39健康

适当沉默益身心 养声又养心

周迎春 心血管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级甲等

  现代生活在赋予人们丰富色彩的同时,也附带着扰人的喧闹。甚至对大部分人来说,“求静”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在这个沟通至上的社会,人的嘴巴、耳朵无时无刻不在被过度使用着。

  在上海从事公关工作的马小姐,每天都要跟客户沟通,跟领导汇报,跟同事讨论,下了班有时还要跟朋友到KTV高歌一曲。“有一天,闺蜜因感情问题约我小聚。那天我刚刚开了3场项目会,口干舌燥、头晕眼花,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她嫌我不搭茬,我只能用‘倾听是最好的心理安慰’做托辞。”马小姐这样的“话累族”其实并不少见。他们或许不是爱说话,而是因职业需要必须不停地说。医生、教师、导游、客服等都有这样的体会。

  当然,也有人天生爱说。北京的胡奶奶年轻时是厂里的工会主席,退了休也闲不下来,帮小区大龄青年做媒,调解家庭矛盾。她天生“大嗓门”,说话又快又急。胡奶奶有时也会觉得喘不上气,底气不足,却没查出啥毛病。“前些天,有个出国定居的老朋友回北京,见我第一句话就是:‘你的声音怎么跟以前不一样了?好像变哑了很多。’”胡奶奶对老友的这番评价有些担忧。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周迎春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古人有“日出千言,不病自伤”的说法。中医认为,“多言则气乏”,说话多、声音响都会耗费人体的气。性子急、嗓门大、声音洪亮的人,看起来中气十足,却会耗气伤阴,肝火旺盛。火随气上,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五心烦热等不适。这些人常表现出提不起精神,稍一活动就气短大汗,休息也不能解乏;对气候变化敏感,天气稍稍变冷就容易感冒;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变弱,出现胃胀、食欲不佳、腹泻、消瘦等症状;易过敏,常被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哮喘等疾病困扰。此外,语速太快容易造成情绪激动,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焦躁情绪还会伤肝、肺、脾,影响内分泌及机体正常运转。

  说得太多也会影响心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李建明教授说,如今很多白领都出现了“下班沉默”现象。他们上班时侃侃而谈,回到家沉默不语;酒桌上妙语连珠,亲人相聚面无表情。他们面对亲友一言不发,更像是对白天嘈杂生活的一种报复。然而,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要,也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来获得支持。“下班沉默族”忽视了对亲人的关注、对他人的同情,自己也会逐渐缺乏社会支持,感受不到身边人的关怀。

  《孙思邈方书》里有一句话:“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依次四少,神仙诀了。”他将少说话列为“四少养生”之首。适度沉默是一种身心受益的养生方式。

  沉默养声

  沉默养生最直接的受益对象就是声带。人的发声依靠声带黏膜震动。用嗓过多的人,声带震动多,老化进程快。如果放任不管,可能患上慢性咽喉炎,导致声带红肿、疼痛,反复发作还可能产生声带小结。其早期表现为声音粗糙,发声易疲劳,用声多时发生,时好时坏,经常在发高音时出现声嘶。一旦发现声音突然变化,要到医院就诊。说话多的人还要尽量控制少说话,不得不说时要降低音量、音调。

  沉默养气

  肺主气,吸入则满,呼出为虚。说话发声需要气的鼓动,说得太多就会耗气伤阴,时间久了出现气阴两伤,导致疲劳乏力、气短、自汗、食欲不振、失眠、大便秘结、腰膝酸软等问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的中老年人还可能病情加重。

  经常出现上述症状的人,平时要试着少说话,放慢语速。中老年人养气可以试试沉默步行法。明代养生专著《遵生八笺》中说,凡行步时,不得与人语。欲语须住足,否则令人失气。也就是说,散步时最好别与人说话,如果要说话,必须停下来,才不会伤气。

  沉默养脑

  说话时,大脑也要跟着运转。说话太快,大脑跟不上嘴巴,说出口的话没有经过周密思虑,就可能“言多必失”。因此,建议大家有意放慢语速,慢条斯理地说话,理清自己的思路,让自己处于一种平心静气的状态,大脑也会变得放松。

  中医认为,养生的第一要务在于养神,而静坐正是养神的最好方法。现代研究也表明,静坐会使呼吸次数减少,心跳减慢(每分钟约24次),肌肉紧张程度降低。

  静坐的方法很简单:保持端坐姿势,大腿平放,小腿保持垂直,双肩下垂,双腿自然分开,双手放在膝盖上,让全身肌肉放松。保持背部挺直,下颌微收,头颈正直。静坐时,闭目闭口,排除杂念,可用舌顶上腭,采取腹式呼吸,即慢慢鼓起腹部做深吸气,再慢慢呼气使腹部恢复正常;不要刻意控制或改变呼吸频率,以感觉舒适为宜。持续20分钟,早晚各一次,可安排在起床后及晚餐前。

  沉默养心

  每天拿出一段时间自己静一静,有助修身养性,克服浮躁心理。

  周末关掉手机,在阳台上支起一把躺椅,品读一本小书;晚上关上房门,挂上“请勿打扰”的牌子,站在窗前看看这座城市的夜色;假期去城郊找个有山有水又无人问津的“私密景区”,与花鸟鱼虫待上半天。时常过过这种不说话的日子,会让你的心重回宁静。

2015-04-11 01:47:46浏览13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没有发烧、但是咳嗽怎么回事,怎么办
发烧一般是指发热。没有发热、但是咳嗽一般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过敏性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导致的。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并根据不同病因选择针对性治疗。 1、环境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可能会吸入大量粉尘、颗粒等,会对呼吸道黏膜造成刺激,从而引起上述症状。患者应及时改善环境,尽量处于空气清新的环境中。同时还可以多喝水,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2、过敏性咳嗽 过敏性咳嗽可能是接触过敏原、吸入刺激性气体、食用易过敏食物等原因导致,由于过敏原刺激咽喉部黏膜,从而引起咳嗽的症状。如果病情比较轻,可能不会出现发热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还要注意避开过敏原。 3、急性咽炎 急性咽炎主要是咽喉黏膜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咽喉肿痛、咳嗽、发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硼砂溶液、生理盐水等进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疾病康复。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4、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可能是由于微生物感染、化学性刺激等原因导致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炎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注意戒烟,避免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 5、哮喘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过敏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胸闷、气急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幼儿急疹没有发烧怎么回事
发烧一般指发热。幼儿急疹没有发热,多考虑是疾病正处于恢复期,但也不排除是护理不当、自身免疫力低下、体温调节中枢异常、病毒感染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1、疾病正处于恢复期幼儿急疹是一种婴幼儿期比较常见的发疹性传染病,通常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的,会导致患者出现持续发热、皮疹等症状。由于疾病正处于恢复期,体内的病毒含量比较少,就可能会导致幼儿急疹没有发热的情况。通常该情况属于正常的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日常注意休息,多喝水即可。2、护理不当如果幼儿接触了病毒感染的患者,可能会导致自身受到病毒的感染,也会出现没有发热的情况。建议幼儿注意防护,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3、自身免疫力低下如果患者自身免疫力比较低下,可能会导致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减弱,从而出现病情进展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匹多莫德口服溶液、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4、体温调节中枢异常体温调节中枢异常一般是指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片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冰敷、温水擦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5、病毒感染如果患者受到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损伤,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温水擦浴的方式进行物理降温。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多喝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患病期间注意多休息。如果患者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没有发烧头痛怎么办
发烧一般指发热。通常情况下,没有发热头痛怎么办需要根据引起该症状的具体原因综合分析,此类症状多考虑是睡眠不足导致的,也不排除是精神紧张、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1、睡眠不足若患者长时间熬夜,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大脑疲劳,进而可能会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调整作息时间的方式改善,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2、精神紧张如果患者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出现头晕、心跳加快、出汗等症状。建议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放松心情,多与家人沟通交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进行改善。3、偏头痛偏头痛是指为一侧脑神经一阵一阵抽痛,同时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疾病,可能与精神压力大、遗传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要注意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4、紧张性头痛紧张性疼痛是指双侧颈枕部或全头部的紧束性、压迫性、非搏动性头痛,可能与不良的生活习惯、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酮洛芬缓释胶囊、萘普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来缓解症状。5、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受凉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发热、头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不要熬夜,并且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例如苹果、西红柿等。患者平时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怎么看新生儿扁桃体有没有发炎
看新生儿扁桃体有没有发炎,可以通过临床症状、查体、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检查、咽拭子检查等方式进行判断。1、临床症状扁桃体发炎通常是受到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等症状,如果新生儿出现了以上症状,可能是扁桃体发炎。2、查体查体主要是对新生儿的口腔进行检查,观察口腔内是否有扁桃体红肿、化脓等症状,还可以对新生儿的咽喉部位进行触诊,观察是否有疼痛的症状。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可能是扁桃体发炎。3、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通常是对血液进行化验,观察血液中的白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等计数是否正常,从而判断新生儿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如果出现了白细胞计数升高的情况,可能是扁桃体发炎。4、C反应蛋白检查C反应蛋白检查是一种炎症性的指标,如果扁桃体发炎,可能会导致C反应蛋白升高。5、咽拭子检查咽拭子检查主要是对咽喉部位的分泌物进行检查,从而判断新生儿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如果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咽喉部位红肿、疼痛等症状。家长要注意新生儿的保暖,避免带其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并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家长还要注意新生儿的口腔清洁卫生,可以使用棉棒蘸取温水清洁口腔,并在清洁后注意及时擦干,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