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工作倦怠小自测
1.工作中,你是否变得愤世嫉俗或爱挑剔?
2.你是否变得爱拖延?
3.面对同事与客户,你是否变得暴躁或不耐烦?
4.你是否越来越缺乏创意?
5.你是否经常对自己的成绩感到不满?
6.你是否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失望?
7.你是否开始酗酒,甚至滥用药物?
8.你的饮食或睡眠习惯是否发生了改变?
9.你是否遭受不明原因的头痛、背痛或其他身体不适的困扰?
只要有一个问题的答案为“是”,那你就可能处于工作倦怠状态。但上述表现也可能与某些身心疾病有关,如甲状腺疾病或抑郁症。
现状 感受就一个字“累”
年初是职场变动最频繁的时候。有些人在重压下感到身心疲惫;有的人对工作提不起任何兴趣;还有人对以往得心应手的任务无所适从……上述“症状”都可能是工作倦怠在作怪。
据“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七成人会出现工作倦怠。人们产生工作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人甚至工作半年到8个月就开始厌倦工作。日前,美国梅奥诊所的心理学团队综合大量研究,就工作倦怠做出了详细解读。
工作倦怠最突出的感受就是“累”,感觉自己的心理能量、工作热情、创意想法正在被榨干,对工作和生活失去掌控感,不仅没有耐心、工作态度消极,而且难以承受任何挫折,经常怀疑自己的价值以及选错了职业,又缺乏改变的勇气。工作倦怠的负面感受还会蔓延到生活中,对许多事情丧失兴趣,对家人、朋友越发苛刻。
工作倦怠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赫伯特·弗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随后,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克里斯蒂娜·马斯勒把工作中长期的负面情绪及人际冲突引起的心理综合征称为工作倦怠。她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压力状态,会让人身心俱疲,并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她把工作倦怠者称为“企业睡人”。
原因 获得正面评价少
工作倦怠的来源有迹可循,7个原因最容易让人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
1.接受他人鼓励少。研究发现,如果领导或同事对自己的期望程度不明确,或者得到的正面评价少,心里就会不舒服,也就很难对工作得心应手。
2.缺乏自我掌控感。有些人杂事太多,常被同事、领导打扰,工作进度不能由自己合理安排,就可能导致疲倦感。
3.老被欺负或挨批评。此时压力更大,还会把愤恨转移到工作上。即使批评得有道理,这种负面感受也会让人心里不舒服,进而对工作产生厌倦。
4.价值观有冲突。若价值观、做事方式与老板不同,心理冲突会让人身心俱疲。
5.工作与兴趣不符。此时就会感到工作是负担、任务,而不是乐趣、事业。
6.工作过于单调。比如会计一直在算账,程序员一直在编程,人需要持续保持专注,就会加深疲劳感。
7.人际圈子狭窄。许多在大城市的“漂族”白领,工作压力无处排解,孤独感会增加压力,进而影响工作的心态。▲
人群 性格也是倦怠源
性格、职业等因素也与工作倦怠息息相关。
四类性格易倦怠。自卑的人自我评价低,容易丧失信心,失去动力。完美主义者过分吹毛求疵,总对结果不满意,缺乏成就感。A型性格者是工作狂,表面冲劲十足,但身心早已超支。外控型人格者总是听天由命,遇事找外因,从不反省,心理能量不足。
助人行业最高发。弗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最容易发生在助人行业中,如教师、医护人员等。梅奥诊所调查发现,超四成医生对工作感到疲惫。助人者将内心的资源耗尽而没有补充,就会引发倦怠。此外,压力过低、缺乏挑战性的工作,由于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无法获取成就感,从业者也容易倦怠。
初入职场的新人。毕业生常会漫无目的地四处撒网,没有思考喜欢什么样的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好像入错行。职业错位会导致工作倦怠。新人往往想做得更好,一旦遭受挫折,容易颓废。
后果 身心像跌进黑洞
身体方面,梅奥诊所研究发现,工作倦怠会导致深度疲劳、失眠、焦虑、抑郁、酗酒、过敏、躯体疼痛、反复感冒、消化道溃疡等,还是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尤其是女性)的高危因素。
情绪方面,工作倦怠的人难以放松,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忧虑的事,注意力难以集中。有些人易怒,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不满,常常拖延和犹豫不决,很难承担责任。他们总觉得,“无论我做什么都是不对的”。
人际关系方面,工作倦怠者没心情与人聊天,只想一个人呆着。久而久之会缺乏同情心,为人冷漠,没有耐心,进而影响人际和家庭关系。一位倦怠的教师曾说过:“我感觉自己跌进了一个黑洞,很绝望,不得不在崩溃前逃离学校。”
对策 找准一些兴奋点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工业组织心理学教授塞缪尔·庞德认为,工作是一种心理需要。但在很多时候,工作是谋生手段,有时体会不到乐趣,如果拥有一份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事业,就不容易被倦怠缠上。假如你正处在职业倦怠中,不妨马上采取行动。
首先,找准职业兴奋点。如果目前的工作是自己所爱的,就想想有哪些地方让自己很累。外因可以找领导谈谈,并试着在目前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兴奋点。如果不喜欢,那就与父母、老师、同学、好友沟通,找准方向,慎重地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工作。
其次,改变态度。有时,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如果感觉自己变得愤世嫉俗或经常从旁人口中得到类似评价,就要赶紧调整对人对事的态度了。不妨短暂跳出工作,找个压力宣泄口,参加一些感兴趣的活动。
再次,寻求支持。除了同事,人要有其他可以谈心的圈子,否则容易陷入同样的思维模式。倾听者不一定能帮你解套,却有助于排解情绪。
最后,运动不仅助眠,还能改善心情。运动有“333”原则,就是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心率达每分钟130次。快走、游泳都是适合上班族的运动。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临床心理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精神科 精神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
二级甲等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中心) 公立
河北省邢台市东马路街413号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南街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绵阳市三台县南河路5号
二级 中医医院 公立
河北省涉县城关镇振兴路498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湖南省津市市孟姜女大道19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贵州省铜仁地区万山特区万山镇土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