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拯救”叛逆期孩子

  前几日,一位同事说起他的苦恼。今年13岁的儿子突然性情变了,有些不可理喻。只要一提学习,就把耳朵捂住,甚至关上门不出来了。我另一个朋友也伤心地说,她14岁的女儿现在不愿意与她一起逛街,觉得跟母亲一起买东西特别丢脸。

  其实,这都是青春期闹的,作为人生第一个心理转折点,这个时期的孩子逐渐形成了自我概念,却因既不再享有儿童撒娇的特权,也没有大人般的自由,而可能出现自我认同感的缺失。父母不要太过心急,只要掌握好三大法则,就能陪孩子一起战胜它。

  法则一:关心但不干涉

  比如孩子晚上要去朋友家玩,家长可以说“天都黑了,不要去危险的地方好吗?否则妈妈会担心的。”而不是强硬地指责说:“都几点了还玩!玩能玩进大学吗?9点必须回来!”如此让孩子觉得被干涉了自由和隐私,自然会更叛逆。

  则二:放低家长的姿态

  青少年已经有了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不应该把他们当孩子看,更不要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跟孩子说话。就像一位爸爸说的:“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儿子已经可以跟我平视了。看着他坚毅的眼神,我觉得再也不能用一个权威的角色去强迫他什么了。”家长应尝试从孩子的角度体会他们的想法,可以和他们探讨最佳亲子相处模式。

  法则三:注意对孩子的评价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较脆弱,很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如果父母给了过多的负面评价,可能会让孩子形成较差的自我评价,逐渐失去自信心。因此,应以鼓励为主,对其评价要客观、有建设性,帮他们培养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

2015-02-05 01:21:07浏览4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心理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保华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三甲
男孩叛逆期怎样教育开导
男孩叛逆期可以通过耐心沟通、鼓励教育、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等进行教育或开导。男孩叛逆多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直接缺失安全感或者是交友不慎染上恶习引起的。 1、耐心沟通 叛逆期的孩子都很难沟通,对于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大部分都听不进去,这时家长和老师在与其沟通的时候要多些耐心,这个时期的孩子犯一点错是难免的,只有多些耐心和孩子进行细心的沟通,才能知道孩子的心里想什么,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 2、鼓励教育 男孩叛逆期比较活泼好动,主要是为寻求独立、自由,家长应该多正视孩子的独立自由的要求,鼓励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孩子就会从中获得安全感、成就感、认同感。 3、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的好坏对叛逆期的孩子而言影响时直接的,父母的言行举止每时每刻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的身心成长。故而父母平时一定要更加要端正自己的言行,尽量避免命令式、说教式的语言和态度,让孩子感到是被尊重的,互相是平等的,这时孩子就会愿意和父母交谈,家庭氛围也会变得更为和谐。 男孩叛逆期除了可以通过以上方式来教育或开导外,还有其他方式,如尊重信任、换位思考等。大部分青少年叛逆心理的产生,都是沟通不到位产生的,因此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和孩子沟通,学会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没有叛逆期的孩子长大后会怎样
没有叛逆期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比较自信,但也可能会出现不爱说话、不爱参加社交活动、出现叛逆期症状、暴躁易怒等情况。 1、比较自信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叛逆期的情况,通常表现为不喜欢与人交往、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等。但如果孩子长大后,比较自信,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一般不会出现不理人的情况。建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适当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有助于改善上述情况。 2、不爱说话 没有叛逆期的孩子长大后不爱说话,容易导致其内心出现自卑心理,不喜欢与他人交流的情况。建议家长多鼓励孩子,多与孩子进行交流,也可以适当参加一些户外运动,比如跑步、爬山等,有助于改善上述情况。 3、不爱参加社交活动 这类孩子长大后不爱参加社交活动,可能会导致其不喜欢与他人交流,性格孤僻的情况。建议家长多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也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有助于改善上述情况。 4、出现叛逆期症状 孩子在长大后,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叛逆期症状,如不喜欢听家长的话,不喜欢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或者出现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的情况,可能是出现了心理问题,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等。 5、暴躁易怒 可能会出现了明显的暴躁、易怒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等。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带孩子到户外进行活动,有助于缓解上述情况。如果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林勇强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孩子叛逆期的十个症状是什么
临床上不存在孩子叛逆期的十个症状的说法,孩子叛逆期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不易控制情绪、存在反抗心理、不喜欢被家长管制、自我意识强、不愿沟通等。孩子叛逆期一般为孩子青春期12-16岁,处于一种半独立、半成熟、半依赖的状态。 1、不易控制情绪 通常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易怒,不爱听家长说的话,不听从家长的建议,还会与家长起争执,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 2、存在反抗心理 叛逆期的孩子,一般有一种抗拒的心态,那就是不想学习,不专心听课,不会主动完成家长和老师交代的任务,而是会不尽力去完成,做事拖拉,甚至会故意犯错,以示对父母和老师的不满。 3、不喜欢被家长管制 叛逆期的孩子不喜欢自己的意见,不喜欢听取父母或者是其他长辈的建议,也不喜欢听取父母的建议,会出现不服从管教的情况。 3、自我意识强 叛逆期的孩子通常会出现自我意识强的情况,会表现出不喜欢与父母在一起,顶撞父母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3、不愿沟通 叛逆期的孩子一般不愿和家长沟通,不想和家长在一起,也不想和家长交流,喜欢在自己的房间里唱歌跳舞,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孩子处于叛逆期时,家长可以试着多一些耐心,在理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避免打骂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若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叛逆期孩子一天只吃一顿饭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叛逆期的孩子出现一天只吃一顿饭的情况可能是由于情绪波动、厌学、偏食挑食、减肥或者胃肠功能紊乱等导致。建议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并进行相应的处理。1.情绪波动:如果处于叛逆期,可能因为学习压力大或者是家庭矛盾等因素而影响到心情,可能会造成食欲不振的现象,表现为一天只吃一顿饭。此时需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帮助缓解不良的情绪,改善进食情况。2.厌学:部分叛逆期的孩子进入学校之后会感觉比较压抑,对学习产生厌恶感,所以会出现不想吃饭或者是暴饮暴食的症状。此时需要积极地与老师以及同学进行沟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必要时也可以请心理医生做心理咨询辅导。3.偏食挑食:如果经常摄入单一的食物,有可能会造成营养元素的缺乏,从而会影响到身体发育,还会伴有生长缓慢等症状。因此平时要注意饮食均衡,适当补充富含优质蛋白以及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牛奶、猕猴桃等。4.减肥:若孩子认为自己已经长胖,想要通过节食的方式达到瘦身的目的,则会导致机体能量不足,引起消瘦、乏力等情况。此时要正确引导孩子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过度节食,同时也要监督孩子坚持运动锻炼。5.胃肠功能紊乱:若长期存在该现象,还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是否存在胃肠道疾病,比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等。确诊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抗感染治疗。此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例如精神分裂症所致。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变化,对于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长应给予更多的耐心教导,不要打骂责备,以免加重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