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引导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灵引导

自立需要与反抗

举报/反馈
2008-05-25 07:11:0039健康网社区

  婴儿对母亲的依赖性很大,他们以母亲的怀抱为最温暖、安全的活动场所。3-4岁以后,他们的活动场所逐渐扩大,更多的人进入她们的交往范围,逐渐拉开了儿童与母亲的距离,从对母亲的全面依赖向部分要求独立的方向发展。当儿童体验自己做成一件事的满足感后,对发生在他周围的一切事情都产生了“我要自己做”的强烈愿望。对其他人的帮助、禁止、指导等都会用“不”来反抗。面对儿童的反抗,许多成年人没有给予正确的认识,没有给予正确积极的回应,有的采取严厉制止的方式,压制儿童的反抗欲望;有的则采取满足儿童的一切要求,以期达到消除儿童对成人的烦扰行为。无论是严厉制止还是过分溺爱,上述做法都会使儿童的自我独立发展受到抑制,势必影响儿童正常的心理成长。

  经有关部门研究,意志力发展正常的儿童中有84%的人经历过反抗期,而意志力薄弱的儿童中只有21%的人经历过反抗期。对成人的人格调查发现,在儿童期经历了反抗阶段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在儿童时期未表现出反抗行为的人,在成人后一般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

  由于我国目前采取的计划生育政策,让家长们把注意力都投放在自己的独生子女身上。在对孩子的关爱中投入了过多的情感,而缺少了应有的理智。表现在不能给予孩子平等和尊重,强迫孩子无条件遵从成人的意愿,并在被尊从中感受家长威严的满足;不放心让孩子自己处理他们自己的问题,过多的包办代替,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不注意培养儿童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感;没有适时拉开与孩子的情感距离,总想满足于孩子对家长的依恋感,有意减少孩子对更大环境的注意力。家长满足于培养了一名听话的不惹是生非的孩子,或满足于没有让孩子收到过任何挫折,对得起孩子。正是这些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让家长遇到了未曾想到的成长障碍。如:逃避学习困难,厌学;自我为中心,缺乏宽容心,不会与人交往,导致自闭;自卑感大于自信心,失去面对现实的勇气;自我期望值过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偏低,自我认同出现长时间混乱等,在我们的咨询中屡见不鲜,让人痛心。

  从心理成长的角度看,成人的诸多问题来自于儿童期的不健康成长的影响。所以,每个成年人有责任帮助儿童顺利渡过成长期的各个阶段,在孩子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不要因家长一时的疏忽造成他们成长中的困难。

(实习编辑:贺凤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