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两岁宝宝爱“自虐”?源于心理需求的缺失

  两岁的涵涵最近变了。以前,她爱发脾气,也只是哭闹一下就罢了。现在,她竟会用两只手打自己的脑袋,揪自己的头发,要是前面有东西,不管前面是墙还是人,就拿自己的脑袋往上撞,撞疼了又会委屈着更大声的哭……这种奇怪的举动可吓坏了涵涵妈!才两岁的宝宝,怎么会这样呢?

  实际上,像涵涵这样发脾气的宝宝并非个案,网上也有不少妈妈的留言,看到宝宝用千奇百怪的方式伤害自己,都心疼不已,难过不已,可又不知道用怎样的办法才能让宝宝不伤害自己。也有妈妈表示担忧,这样的宝宝是不是有自虐的倾向呢?

  特邀专家:梁健恒

两岁宝宝爱“自虐”?源于心理需求的缺失

梁健恒01

  著名亲子教育心理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培训师,心海榕心理公益团队成员,香港园艺治疗协会会员。曾任广州电视台多个节目的心理指导专家和嘉宾评委,并曾多次在《中华名人》、《家庭健康》、《心灵世界》、《广州社区通》等杂志和报刊上发表心理文章,以及接受《新快报》、《信息时报》、《老人报》等媒体的采访,获得一致好评。

  一发脾气就“自虐” 宝宝是怎么了?

  宝宝也会自己伤害自己?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在成人看来,这种行为就是自虐,是有心理问题。那么,为何这么小的宝宝也会出现如此奇怪的行为呢?

  知名心理专家梁健恒表示,在心理学上,涵涵的这种自我伤害的行为,我们称之为“自我攻击”。这其实是孩子的一种长期不被理解、不被信任和尊重的心理压抑,和心理上自我防御机制的消极的保护性反应,也是负性情绪的发泄。

  此时,父母应该明白的是,所谓对孩子的好,不应该以父母自己的标准去衡量,而是要以宝宝的感受去衡量。“很多父母只知道对宝宝好,可有没有想过,宝宝是不是真的觉得舒服?”梁健恒说,譬如,宝宝哭闹不已,因为他渴了,这时,你也很关心他,给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等等来想尽办法的安慰,可宝宝口渴的需要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便产生了偏差。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实,你并不懂宝宝的真正需求。

  而且,太小的宝宝还不懂的表达。他们无法像成人一样,有需求可以表达出来,所以父母要理解宝宝的情绪是件困难的事情,这需要你慢慢的学习。

  另外,在孩子的成长中有三个点很关键,即安全感、自信和关爱。对婴儿来说,其获得的安全感和关爱够不够尤为重要。如果宝宝的需求经常被忽视,他会觉得爸爸妈妈是在冷漠他,不理解他,慢慢的就会发展成一种情绪,即认为“我是不好的”。这是宝宝天生的一种“原始自恋”——喜欢归咎于自己。若宝宝经常觉得“我不好”,便会出现“自我攻击”的情况。

  所以,问题的关键点在于父母对孩子的关注是否足够,又能否能读懂孩子的真正需要。一般来说,心理缺失较多的宝宝比较容易出现自我攻击的现象。如果这种行为一旦重复多次,就可能会形成孩子人格的一部分,长大后更容易出现自虐倾向,需要父母引起重视。

  冷处理or事事顺从?皆不可取

  那么,如何应对宝宝的这种“自我攻击”行为呢?有些宝妈们表示,不用理会,慢慢的就会好了,而大部分妈妈的做法则是事事顺从,想尽办法的去满足宝宝,毕竟看着太心疼了。

  “从成长规律来看,3岁以前的孩子是最需要安全感和关爱的时候,应该尽量去满足孩子。”梁健恒说,因而,这种“不理会”的冷处理方式是不可取的,宝宝只会因此感受更多的冷漠和被忽视,觉得自己没价值、不值得被爱,还可能会为以后的抑郁症打下基础。

  所以,3岁前的孩子一定要尽量的去关心他、满足他。当然,这种满足并不代表事事顺从,它也得讲究方法。譬如,宝宝一旦哭闹,有些父母为了不让他哭,就会想方设法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是不科学的。其实,孩子哭是说明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此时,你应该做的是去陪伴他,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并去满足他,而不是盲目的哄,或是干脆不理会。

  宝宝爱“自虐”该怎么办?

  对孩子要有包容的态度,允许孩子犯错。不要因为犯错而打骂孩子,否则很容易让孩子出现“我是不好的”的心理。梁建恒说,父母应该允许孩子犯错,并且在说话时也要注意,避免将错误与孩子的本质联系起来,譬如不要对孩子说“你没用”、“你没出息”之类的话。

  要善于关爱孩子,观察、感受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注意!需求和要求是不一样的。父母应该满足的是孩子的需求,而不是要求。譬如孩子不断让爸爸妈妈买玩具,却从来不玩,“买玩具”是他的要求,不一定是需求。买玩具的要求背后可能是因为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一般来说,这种不断要求父母买玩具却从来不玩,实际上是源于父母的关爱、陪伴不够,便要求买玩具来获得父母的关注。正因为有这个需求的缺失,即父母的关爱不够,才会衍生出买玩具的要求,这都需要做父母的你去细心的观察、感受……当需求得到了满足,可能孩子的要求也会慢慢地变得合理。

2014-04-10 10:18:44浏览43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鹏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腰肌劳损吃什么药好得快啊
腰肌劳损吃什么药好得快,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临床并没有治疗好得快的药物,一般治疗腰肌劳损的主要机理在于促进患部血液循环,解除痉挛,使腰背部肌肉得到充分放松,缓解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理疗。腰肌劳损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1、药物治疗 腰肌劳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具有抗炎、止痛作用,临床常用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等。患者也可使用肌肉松弛剂,比如盐酸乙哌立松、氯唑沙宗片等,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痉挛,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另外,部分中成药外贴敷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可用于缓解腰肌劳损相关症状,如活血止痛膏、麝香壮骨膏等。 2、理疗 腰肌劳损患者在理疗上可以选择超短波、磁疗、超声波、红外偏振光、冲击波、电脑中频等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松解局部僵硬痉挛的肌肉组织,改善局部的循环,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利于减轻局部酸痛不适,活动受限等相关的症状。患者配合使用局部的推拿、牵引、针灸等治疗方法,能够进一步地改善腰部的活动功能,提升腰椎的稳定性,防止腰肌劳损进一步加重。患者自身也可以配合功能训练,来增强腰部的肌肉力量,对于腰肌劳损的治疗,也会有一定的效果,必要时患者可以佩戴护腰等支具对腰椎进行保护,有助于防止腰肌劳损病症的加重。
林庆荣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腰肌劳损水肿
腰肌劳损水肿可能是由于过度劳累、局部受凉、腰椎间盘突出症、外伤、肌筋膜炎等原因导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1、过度劳累如果患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可能会使局部肌肉处于收缩状态,从而出现腰部疼痛、水肿等症状。建议患者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2、局部受凉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寒冷的环境中,并且不注意自身保暖,可能会使腰部受到刺激,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通畅,出现腰部水肿、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注意自身保暖,适当增加衣物,也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3、腰椎间盘突出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腰椎会发生退行性病变,如果在此期间长期弯腰工作,可能会使局部神经受到压迫,从而出现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甚至会出现水肿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牵引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4、外伤如果患者腰部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使局部软组织受损,从而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先冰敷,24小时后再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5、肌筋膜炎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疼痛性疾病,可能与慢性劳损、外伤、受凉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部水肿、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另外,如果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王晓东主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三甲
腰肌劳损出现明显硬块
腰肌劳损出现明显硬块可能是腰肌劳损出现充血、水肿所致,但也可能是外伤、骨质增生等原因所致。 1、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指由于过度运动、劳累所引起,由于腰肌损伤,患者会出现腰肌充血、水肿以及无菌性炎症,从而出现局部肿块的现象,通常还会伴随疼痛、活动受限的情况。患者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塞来昔布、布洛芬、洛索洛芬钠等药物缓解疼痛。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促进硬块消退。 2、外伤 患者如果受到外伤碰撞可能会导致腰椎、腰肌受损等情况,由于皮下血管破裂、腰肌损伤,患者会出现局部血肿、皮损、瘀血等症状。对于没有皮损、局部瘀血的患者在损伤24小时内可以使用冷敷,减少出血减轻疼痛,对于损伤24小时以后的患者可以使用热敷,促进瘀血消散。 3、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骨骼在自我修复期间会沿着骨骼边缘生长,形成骨性突起,在腰椎出现明显硬块的现象。患者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硫酸氨基葡萄糖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通常可以通过关节镜清理术、截骨术、关节软骨修复术等手术治疗。 除上述常见原因外,腰肌劳损后出现明显硬块还可能是由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所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崔尚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慢性腰肌劳损的症状
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临床上主要会出现腰部疼痛、下肢牵引痛、腰椎活动受限等症状。慢性腰肌劳损多见于腰部长期从事负重劳动、腰部活动量过大或者长期腰部姿势不良,导致局部肌肉和韧带发生无菌性炎症的患者。 1、腰部疼痛 慢性腰肌劳损的患者以腰部疼痛症状为主,主要还是表现为腰的两侧肌肉的地方出现明显的酸痛症状,尤其是在转身弯腰过多,久坐久站劳累或者受凉的情况下,就会引起患者局部酸痛症状明显加剧。 2、下肢牵引痛 如果患者慢性腰肌劳损严重时,会出现脊柱侧凸的症状,可伴有下肢牵引痛,还可能会伴有钝痛感。 3、腰椎活动受限 慢性腰肌劳损严重者,会引起腰腿活动受限,比如弯腰活动受限、翻身疼痛、活动不利、腰部僵硬、起卧床费力等情况。 慢性腰肌劳损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腰部乏力、腰部肌肉紧张、有压痛点等症状,患者应积极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以免加重病情,平时避免久站久坐,劳逸结合。可通过卧床休息、局部热敷、针灸、按摩等方式治疗。建议患者平时需要做好腰间的保暖工作,避免受凉。睡觉时不要睡过软的床垫,还要保持一个好的习惯,不能长时间的坐着,注意正确的用腰姿势。建议多进行运动,控制好自己的体重,避免过度的肥胖,增加腰部的负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