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依赖手机,人会郁闷

依赖手机,人会郁闷

  经常出现手机在响的幻觉;外出不带手机就浑身不自在;亲朋好友聚会时总是拿着手机不停地翻看……这些都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与那些对手机铃声不敏感的人相比,视线总离不开手机者较不快乐。

  为评估手机对人们生活态度的影响,美国俄亥俄州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500多名18~22岁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频繁使用手机不仅使人无法与朋友变得更加亲近,反而让人更加焦虑郁闷;另外,与不时查看手机的人相比,能适时关机的人学习成绩更好。

  研究人员指出,许多人认为,手机便于人们与其他人保持联系,可以改善人们的社交互动,有助于降低孤独感。而该项研究结果恰恰相反,有些人会因此出现戒不掉社交网站的困扰。

2014-03-31 10:00:29浏览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为什么每次睡醒右手都觉得麻
每次睡醒右手都觉得麻木多考虑是手臂受压导致,但不排除是脑供血不足、颈椎病等原因引起。治疗方式需根据患者具体病因症状进行综合分析治疗。 1、手臂受压 若患者睡觉时出现长时间右侧卧位姿势休息,由于右侧肢体长期受到重力压迫压易造成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从而会出现手臂麻木、疼痛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局部按摩、休息后可缓解。 2、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患者主要是由脑血管狭窄或血压偏低时,造成自身脑组织缺血、缺氧等表现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手脚麻木、四肢无力等症状。若患者症状较轻,可通过日常多注意休息进行改善缓解。但若患者不适症状较明显,需在医生的综合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药物预防血小板凝聚成块,帮助脑部的血液供应。 3、颈椎病 颈椎病患者长期情况下右侧卧床低头工作、学习或玩手机等都可引起颈部神经受到压迫或是颈髓受到压迫,从而可以引起手部发麻的症状。若患者症状较轻,可通过调整不良姿势,进行适当颈部活动进行缓解。若患者症状较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等药物营养神经,帮助恢复神经功能。 除以上原因外,高血压、大脑血管病变等疾病也可引起早期后出现肢体麻木等症状,患者应及时就诊,在医生的综合分析下对症治疗。
李鸥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做了痔疮手术后月经紊乱是怎么回事
许多女性在痔疮手术后发现月经周期异常、经量变化甚至痛经加重,常误以为是手术直接损伤了生殖系统。实际上,痔疮手术部位与子宫、卵巢无直接解剖关联,但术后身体的变化可能间接影响月经。以下从医学角度解析可能原因。一、术后月经紊乱的常见原因1. 应激反应干扰内分泌:手术创伤、疼痛及心理压力会激活人体“应激系统”,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可能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引发暂时性月经失调。2. 麻醉与药物影响:全身麻醉可能短暂干扰激素分泌节律,尤其是术后使用镇痛药或抗生素,可能影响肝酶活性,间接干扰雌激素代谢;或者,部分术后止血药(如氨甲环酸)或止痛药可能对凝血功能或激素水平产生影响。3. 术后感染或炎症扩散:若术后护理不当引发肛周感染,严重时炎症因子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盆腔环境,导致子宫内膜炎或卵巢功能暂时异常。4. 营养与作息紊乱 :术后长期卧床、饮食限制(如刻意减少排便)可能导致贫血、蛋白质缺乏或维生素B族摄入不足,进而影响月经周期。二、如何应对术后月经异常?1. 观察与记录 :记录月经周期、经量及伴随症状(如腹痛、头晕),若1-2个周期后仍未恢复或出现剧烈腹痛、异常出血,需及时就医。2. 排除其他诱因 :术后恢复期可能忽略避孕,需首先排除妊娠相关出血;长期便血合并月经量多者,建议查血常规。3. 针对性干预:对于轻度失调,建议患者调整作息,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及维生素C,减少咖啡因摄入。 若是持续异常,建议患者到妇科检查性激素六项、盆腔B超,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原有疾病加重。三、医生建议:两类情况需立即就诊1. 经期延长+肛门出血:需鉴别是月经还是痔疮创面出血,避免混淆延误治疗。 2. 剧烈腹痛+发热:警惕盆腔感染或深部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痔疮手术与月经紊乱无直接因果关系,但术后身心变化可能成为诱因。多数情况下1-2个月经周期后可自行恢复,若持续异常需联合肛肠科与妇科共同排查病因。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郁闷、心里堵应该怎么缓解
郁闷、心里堵可以通过运动疗法、冥想练习、音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沙盘游戏等方法进行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运动疗法 建议患者每天规律地进行适度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通常可安排在早晨或傍晚,每天运动20-30分钟。因为运动能够促进大脑内啡肽的释放,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减轻郁闷心里堵的症状。 2.冥想练习 患者可采用正念冥想的方式,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每日定时进行,时间可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通常建议冥想10-15分钟。冥想通过提高注意力集中度及减少杂念干扰来帮助放松身心,对于缓解郁闷心情具有积极作用。 3.音乐疗法 推荐患者选择舒缓轻柔的音乐作为背景声,每日至少听30分钟,持续数周。音乐能够激发情感共鸣并调节脑内神经递质平衡,从而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另外,它还可以转移对负面情绪的关注焦点。 4.认知行为疗法 由专业心理医生引导患者识别并改变消极思维模式,通常需要4-6次会面才能完成整个过程。此疗法旨在帮助个体认识到其想法可能导致情绪低落,并学习更积极地看待事物;此外,它还可增强自我控制力,减少因无聊而产生的烦躁感。 5.心理沙盘游戏 组织一系列团体沙盘活动,让参与者自由表达内心感受,患者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该游戏提供了一个安全且匿名的空间供人们探索潜意识深处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能促进人际互动与理解,有助于缓解郁闷心理。 除了上述方法外,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可以帮助恢复精神状态,进而缓解郁闷的感觉。若这些措施无法有效改善症状,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便获得更为专业的支持和指导。
张保华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三甲
长期心情郁闷压力大会导致什么病
长期心情郁闷压力大可能会诱发焦虑症、抑郁症、睡眠障碍等疾病。 1、焦虑症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神经衰弱等症状,从而出现精神性和躯体性的焦虑障碍,不利于身体健康。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劳拉西泮片、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来治疗,并且配合医生进行认知疗法等心理治疗。 2、抑郁症 精神心理压力过大是导致抑郁症发生的重要的诱因。如果患者心理压力过大,无法自我调节,就很容易出现难过、自残、紧张等负面情绪,此时患者可采取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心理治疗常用的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药物治疗方面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盐酸阿米替林片、盐酸多塞平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来治疗。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多外出活动,改变负面情绪。 3、睡眠障碍 长期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入睡困难,并使失眠者经常陷入担心焦虑的恶性循环中。睡眠障碍比较严重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曲唑酮、米氮平等药物来治疗。睡眠改善以后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参芪五味子片、谷维素片、复合维生素B等药物来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配合医生进行头部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 另外,长期心情郁闷压力大还可能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失调等疾病。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调节较大的压力,必要时可及时前往精神科、心理科就诊,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情况。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