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你的健康由你的性格来决定

  从一个人的性格能判断其健康状况吗?答案是“能”,而且性格还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的健康。健康心理学家表示,人的个性受到遗传基因和生活环境的双重影响。个性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八类,同时它们也能分别映射出不同疾病。虽然人们不能绝对对号入座,但它至少能提醒我们身边存在的潜在风险。

  1.乐观型人格

  他们往往是看到“杯子里有一半水是满的”的那群人,但他们的问题在于容易体重超标。日本一项实验发现,在同一组减肥人群中,最乐观的人往往也是减重最少的人。研究人员认为,凡事都往好处想的乐天派对自己的体重问题不够关心,而且也更容易屈从于诱惑。此外,他们自视能战胜生活困境的自信心会使其甘愿冒很多风险,这也是他们容易早亡的原因。一项涉及多人的成长调查记录显示,孩童时期就极具幽默感的人竟然比一般人短命,因为他们成年后更容易染上吸烟、饮酒的习惯,并养成很多高风险的嗜好。

  2.焦虑型人格

  法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焦虑型人格最容易染上胃溃疡。这些习惯于依赖他人、情绪不稳定的人更容易形成吸烟、饮酒的习惯,并出现饮食不规律和睡眠障碍等现象。这都会促使人体分泌出高出正常值很多的胃酸,进而引发溃疡。另外,过高的压力荷尔蒙——皮质醇也会诱发头痛痤疮和膀胱感染。有意思的是,有关“性欲和性格”之间关系的研究则发现,焦虑型人格做爱频率最高。其中高度神经质的女性焦虑者短期性伴侣更多。也许是找不到如意伴侣或无法繁衍后代的担忧促使他们和更多人发生性关系。

  3.敏感型人格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性格偏于女性化、富有同情心的男性压力水平较低,不容易得心脏病。研究人员分别根据男性在“领导能力”、“力量”、“侵略性”、“冒险性”和“同情心”、“怜悯心”、“友爱”、“敏感性”等方面的“男性化”和“女性化”表现打分。结果发现,“女性化”表现分数越高的男性患慢性心脏疾病的风险越低。研究人员表示,因为这些“跟着感觉走”的“新男性”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也更善于向外界求助,包括求医。

  4.争论型人格

  敌意和侵略性人格是最不健康的性格之一。希腊一项胸透实验发现,敌意型人格的女性更容易被诊断出乳腺癌。在男性身上则表现为结肠癌。研究人员认为,敌意和愤怒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使人更容易被疾病侵袭。易怒者患心脏病的风险会高出常人50%。他们对压力的身心反应都更迅速、更强烈,往往表现为血压和心率升高,这对心脑血管系统会造成很大损伤。

  5.外向型人格

  外向型性格的男性不容易得心脏病,不容易被感染,疾病后康复也比较快。也许就由于其体内较低的压力荷尔蒙水平。外向者善于直面生活中的挫折,而且一旦他们发觉身体不适,会及时就医。研究还发现外向者会比常人多生育14%的子女。

  6.害羞型人格

  害羞型人格患心脏病和脑中风的几率高出常人50%。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这些人过着较为封闭的生活,而且他们在新的生活环境面前会感到压力重重。害羞者更容易遭受病毒性感染,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感冒,也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压力的反应更强烈。

  7.迟钝型人格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低智商往往和焦虑症、晚发型痴呆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密切相关。低智商的儿童患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也更高。这也许因为低智商者较难懂得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8.善良型人格

  俗话说:“善有善报”。善良者往往也能得到丰厚的健康回报。诸如糖尿病、疝气、骨病、坐骨神经痛、脑中风和老年痴呆症等疾病都很少和他们有关。善良者的生活方式也很健康,他们喜欢运动,也十分注意饮食健康。

2014-01-09 00:59:44浏览6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孟庆丰
精选
孟庆丰主任医师精神心理科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去咨询
擅长焦虑症、抑郁症、心理障碍、强迫症、睡眠障碍、酒精依赖、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神经症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药物、心理及物理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治疗各类难治性精神心理疾病。
高小宁
精选
高小宁副主任医师精神心理科
南京脑科医院
去咨询
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失眠症、强迫症、青少年抑郁症、网瘾、精神障碍、微笑抑郁症、植物神经紊乱、酒精成瘾、神经官能症、妄想症、神经衰弱、人格障碍、睡眠障碍、恐惧症、心理发育障碍、恋物癖、躁狂症、神经性厌食症、恐艾心理、广泛性焦虑障碍、分离性焦虑障碍、多重人格、性心理障碍、焦虑抑郁症、躁狂抑郁症、顽固性失眠、应激障碍其它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王学红
精选
王学红副主任医师心身疾病科
十堰市中医院
去咨询
诊疗范围:1、各类神经症(如焦虑症、恐惧症、疑病症等)、心因性精神障碍及睡眠障碍。2、脑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身心障碍),以及躯体疾病与精神病共病(多病并存);3、癫痫性精神病;4、酒精及药物依赖性精神障碍。5、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重症精神病。6、老年及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7、长期的社会心理压力导致的反复“逛医”,多医院、多种检查“无异常”的全身多处躯体不适症状(心身障碍或疾病)。8、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提供相关精神障碍患者的会诊-联络服务。
查看更多心理医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