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克服自卑?多照镜子 直视他人 挺胸走路

  生活中,总有人受到自卑的困扰:有人自觉能力不行,做事畏首畏尾;有人不敢直抒己见,也不敢看人;有人自认为外貌差,不敢追求爱情……奥地利心理学先驱阿德勒认为,人在成长路上不断承受生活带来的挫折,因此,几乎每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自卑感。然而,自卑可以克服,并给人正能量。

  1.回忆过去的闪光点。自卑的人爱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不足上,使自我形象扭曲。积极心理学强调,把注意力放在哪里,哪里就会成长,回忆成功的经验和过去的闪光点能提升信心和正能量。美国心理学家露易斯·海认为,通过冥想自我肯定和做擅长的事,能提升自我价值感。

  2.做自己的伯乐。阿德勒自小就驼背,而健康活泼的哥哥令他自惭形秽。但他奋发努力,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自卑能使人振作,以补偿弱点。做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的优点,及时激励自己,自信心会大增。

  3.多照镜子。美国心理学家布里斯托表示,照镜子能给人信心。早上,不妨笔直地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的眼睛,微笑地告诉自己“你看上去真棒”,或想开心的事,体会与心灵对话的美好感觉。

  4.直视他人。不敢正视别人是心虚、胆怯的表现,因此,经常提醒自己正视别人,用温和的目光与别人打招呼。这种练习不仅能增强亲和力,还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强化自信。

  5.让步履轻松稳健。调整步态可以改变心理状态。挺起胸膛,让步子稳健轻松,你的自信心就会增长。

  此外,与自卑的人相处,我们要理解和接纳他们,用平等谦和的态度与之交流。让他们知道,人无完人,有缺点是正常的。要肯定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做擅长的事,这会提升他们的内在心理能量,强化自信心。

2014-03-13 01:19:47浏览8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总是自卑自我否定怎么办
孩子总是自卑自我否定,可以通过多与他人沟通、多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1、多与他人沟通如果孩子总是自卑自我否定,可能是因为平时生活中与别人沟通比较少,导致心理比较孤独引起的。建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可以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改善,能够增进孩子的自信,有助于改善症状。2、多鼓励孩子孩子自卑自我否定,也可能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他人的责骂,导致孩子出现自卑自我否定的心理。建议家长多鼓励孩子,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多与同龄人玩耍,能够增进孩子与他人沟通的兴趣,改善症状。3、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如果孩子平时生活中比较偏爱玩一些电子产品,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自卑自我否定的心理。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打羽毛球、跳绳、游泳等方式,能够让孩子的自信心逐渐恢复,改善症状。4、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家长平时要多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如让孩子与他人一起玩耍、交流,或者是一起参加一些活动等,多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有助于改善症状。5、心理治疗如果孩子自卑自我否定的情况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方式无法改善,可以及时到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疗法等。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可以适量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也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青春期的孩子自卑有哪些表现
通常情况下,青春期的孩子自卑可能有不爱说话、自我评价极低、独处、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出现叛逆的表现等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关注孩子的身体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 1、不爱说话 由于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可能会表现为不爱说话,不喜欢与别人交流,也不喜欢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甚至还会出现自卑心理。建议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从而改善症状。 2、独处 由于青春期的孩子自卑,可能会不喜欢与人交往,不喜欢到人多的地方,只选择自己独处。建议让孩子试着与熟悉的人进行交流、玩耍,然后循序渐进地将孩子带出他的独处空间,若孩子的情况加重,则需到医院的精神心理科进行就医。 3、自我评价极低 青春期自卑的孩子通常会对自我的评价极低,对自己的能力、外貌等都极度不自信,严重时可能会产生自残或者自杀的倾向。建议家长多鼓励孩子,让孩子重拾自信。 4、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 由于孩子自卑的情况,可能会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不喜欢到人多的地方,害怕陌生的环境。建议家长循序渐进,让孩子慢慢适应新环境,若独处情况加重,则需到医院请心理医生进行辅导。 5、出现叛逆的表现 如果孩子出现自卑的情况,可能会表现为不喜欢听取父母或者是别人的建议,有时会出现叛逆的现象。此时注意找一个孩子亲近的家人,与孩子进行友善地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并作出改变。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给予孩子陪伴,多鼓励孩子,不要一味地打击孩子,同时也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从而改善孩子自卑的情况。必要时,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改善。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总是很自卑怎么回事,怎么办
总是很自卑可能是由于自信心不足、性格因素、家庭因素、焦虑症、抑郁症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自信心不足自信心不足主要是由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做好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能力、外表等没有做到心中有数,导致患者出现自卑的现象。患者可以通过自我心理暗示的方式,缓解自卑情绪。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游泳、跑步等,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2、性格因素如果患者性格属于悲观型人格,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自卑等不良情绪。患者可以适当调整心态,多与家人及时沟通交流,还可以适当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3、家庭因素如果患者的父母长期生活在比较压抑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患者长期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中,进而出现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等现象。建议多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能够改善性格内向的情况。必要时,也可遵医嘱服用帕罗西汀、舍曲林等药物进行治疗。4、焦虑症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过度和持续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患者会出现坐立不安、紧张和出汗等症状,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艾司唑仑片、盐酸丁螺环酮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并且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放松心情。5、抑郁症若患者患有抑郁症,会存在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可能会出现自卑的心理。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丙米嗪片、盐酸氯丙嗪片等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日常建议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胸大自卑怎么办
胸大自卑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运动、调整心态、物理治疗、穿合适的内衣等方式进行缓解。1、饮食调理胸部的大小与体内的激素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体内的激素水平分泌过多,就会导致胸部过大。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少吃一些富含雌激素的食物,比如豆浆、豆腐、腐竹等。2、运动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扩胸运动、游泳、瑜伽等,可以促进胸部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使胸部变小的目的。3、调整心态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紊乱,也会导致胸部过大。建议患者调整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可以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改善症状。4、物理治疗如果患者通过饮食调理、运动的方式,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也可以通过物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比如热敷、按摩等,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也可以达到使胸部变小的目的。5、穿合适的内衣选择合适的内衣可以使胸部看起来更加匀称,避免因穿着不合适的内衣而造成的不适和不自信。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照镜子头晕是怎么回事
照镜子头晕可能是眩晕症引起的,也可能与颈椎病、贫血等原因有关,可以根据引起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1、眩晕症 眩晕症患者容易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脸色苍白等症状,尤其是在照镜子时,可能会导致头晕的情况加重。如果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的方式进行改善。如果是神经性眩晕症,可以遵医嘱服用营养神经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维生素B1片、维生素B6片。 2、颈椎病 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可能会导致颈椎发生退行性病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使神经受到压迫,从而出现疼痛、肌肉僵硬、头晕等不良反应。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改善病情,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必要时,也可以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通过牵引治疗的方式改善病情。 3、贫血 经常挑食偏食,容易导致体内的营养摄入不足,由于中枢神经组织缺血,也可能会出现眩晕、浑身乏力等症状。如果贫血比较轻微,可以适当吃补血的食物,比如菠菜、猪肝、大枣等。如果贫血比较严重,也可以临床用药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碳酸钙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也不排除是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等原因导致的,如果症状无法得到好转,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免给身体带来严重损伤。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