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宝宝爱哭预示某种性格吗?

  1、生理性需求

  这是宝宝表达哭闹心思的常见情况,饿了、渴了、热了、冷了、尿布脏了或湿了、周围太吵了、光线太亮了、蚊虫叮咬了……这些外在因素都可能造成宝宝的身体感觉不舒服,他需要妈妈帮助自己做出调整,所以他用哭闹呼唤妈妈的到来。

  2、心理性需求

  不要以为刚出生的宝宝就像一个小动物那样只有生理需求,其实他已经是一个活泼的小人了,自然有着自己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当他身体上感觉 很舒服的时候,他的心理却还有可能闹别扭,例如睡觉前哭闹一会儿,这样能让妈妈多抱一会儿;自己躺在小床上有一阵子了,妈妈怎么还不来呀,用哭声喊两嗓子 吧;我不要阿姨陪我玩,妈妈呢?我就要妈妈!妈妈在抱别的小宝宝,这样绝对不行,妈妈再不过来,我的哭声就要划破长空了……

  3、病理性状况

  如果小宝宝的哭声比较尖锐、短促,持续时间比较长,并伴随着握拳蹬腿、烦躁不安等状况,而且妈妈给予的生理照顾和心理慰藉都不能安抚他,那就有可能出现了病理状况,例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甚至神经系统出现问题,导致宝宝鼻塞、发烧、疼痛等,一旦出现类似哭闹信号,请妈妈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解决方法影响宝宝性格

  哭闹是宝宝寻求自我保护的自然现象,但妈妈对待宝宝哭闹的态度却是一种教育,将对宝宝的心理和性格产生影响。在成人世界里,哭闹是遭遇挫折、情绪爆发的 表现,新爸爸新妈妈也容易依照这样的逻辑去判定宝宝哭闹的严重性,于是,一旦宝宝的哭声响起,爸爸妈妈就骤然紧张、手足无措。殊不知,正是在这种没有区分 的态度和行为中,有些宝宝才形成了依赖性,在遇到问题自我镇静、自我调节方面就比别的宝宝晚了一步。很多妈妈都没有意识到,在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亲子互动中,宝宝可能形成令人喜爱的性格,也可能形成比较麻烦的性格。

  父母对待宝宝的哭闹大概有3种方式:毫无应答、立即应答和积极应答,而不同的方式将对宝宝产生不同的影响。

  毫无应答

  就是对宝宝的哭声采取冷漠忽略的态度,不管宝宝哭得时间有多长、声音有多大,爸爸妈妈就是不为哭闹所动,认为这样就使宝宝明白哭闹没有用,以后就不再哭 闹了。其实不然,外界的冷漠忽略会让宝宝对这个世界产生不安全感,容易形成烦躁、焦虑和恐惧的心理,不利于积极性格的形成。

  立即应答

  就是马上满足、直接满足宝宝的需求,宝宝的需求和妈妈的满足之间的时间差很小,这样确实能很快并有效安抚宝宝的情绪,但是长久下去,宝宝容易形成依赖心理,凡事都惯于等待别人的帮助,自己并不会主动想办法排解情绪、解决问题。

  积极应答

  就是对宝宝的需求做出积极回应,但是又不会提供立即和直接的满足,这样会让宝宝获得安全感,同时又锻炼他的延迟满足能力,提高面对挫折的自信心和承受能力,形成充满爱但又不依赖人的良好心理。

  至于积极应答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如下缓解哭闹五部曲。

  缓解哭闹五部曲

  宝宝哭闹的心思不同,妈妈的反应也应该有所不同。虽然妈妈对宝宝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不意味着宝宝就学不会自我镇静和自我调节,他的自助能力正是在妈妈既有所助、又有所不助的养育技巧中渐渐获得的。

  第1步:观察判断

  由于宝宝哭闹的起因和心思不尽相同,所以妈妈要先对他的哭声进行观察和判断。在宝宝哭闹的心思中,除了病理性状况需要妈妈立即应答以外,生理性需求和心 理性需求都不需要立即应答,而是积极应答。积极应答的步骤依次为声音慰藉、依恋慰藉和身体慰藉,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宝宝渐渐学会舒适自慰。

  第2步:声音慰藉

  当宝宝哭闹的心思是生理和心理需求时,妈妈首先远远地答应一声(第一种声音),让宝宝知道妈妈就处在自己求助的安全地带之内,接着妈妈踏踏的脚步声(第 二种声音)又让宝宝在希望中等待了几秒,然后妈妈面对着宝宝轻柔地聊上几句(第三种声音):“宝宝想妈妈了,是吗?妈妈知道宝宝想要做什么?妈妈这就来帮 助你。”又是几秒钟过去了,宝宝快乐的承受阈限一点一点在提升,他的自我镇静信心也一点一点在强化,对性格的积极影响也一点一点在加强。

  第3步:依恋慰藉

  声音慰藉已经在宝宝面前出现了3种,持续将近一分钟了,不过妈妈仍旧不要急着抱起宝宝,可以在他面前晃动一个玩具,或者妈妈经常使用、带有妈妈体味的小 手帕,于是,宝宝又在积极的状态中等待了几秒,渐渐地,他就会对这些物品产生依恋,当妈妈暂时不在身边的时候,这些依恋物就会对他产生安慰作用,而宝宝对 人的直接依赖就转化为对物品的依赖,宝宝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也逐渐增强了。

  第4步:身体慰藉

  抱起宝宝满足他的生理或心理需求,宝宝和妈妈都能在这种亲密的身体接触中得到慰藉。不过,经过声音慰藉和依恋慰藉的宝宝能够变得坚强、自信和乐观,反 之,如果妈妈一听到宝宝的哭声,立即就一声不响地直接满足宝宝的需求,那么宝宝就会建立有求必应的依赖性心理,其面对挫折的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就没有得 到锻炼。

  第5步:舒适自慰

  在经过上述4个步骤之后,如果宝宝已经变得很平静了,那么 妈妈可以试着把宝宝放回小床或小车里,让他自己快乐地玩耍一会儿。请注意,舒适慰藉是五部曲中不可以缺少的一个环节,因为妈妈安慰宝宝的目的是让宝宝学会 舒适自慰,并不是让宝宝离开妈妈就紧张不安、不知所措。因此,在此特别提示爱心细腻、年富力强、时间富裕的全职妈妈,请务必完整地将五部曲坚持下来。

  在施行五部曲的整个过程中,宝宝所获得的不仅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还有自我镇静所带来的舒适感,而后者的快乐体验和稳定的心理品质是宝宝自行获得的, 是妈妈无法替代和给予的。总体来说,积极应答宝宝哭闹的五部曲不仅在婴儿期非常有益,在整个童年期也有助于宝宝形成良好的心理与性格。所以,请妈妈们不要 急躁,长期坚持采取积极应答的科学育儿方式,这对宝宝一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63
2013-11-19 00:29:46浏览44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心理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如何判断痔疮是内痔还是外痔
判断痔疮是内痔还是外痔可从发病部位、临床表现、症状特点、检查方式等方面着手。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进行肛门视诊、直肠指诊初步进行判断,必要时还会进行肛门镜检查,直观查看肛管及直肠黏膜情况。1、发病部位:内痔由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位于直肠和肛管之间的分界线以上,表面为黏膜。内痔一般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需借助肛门镜等工具检查才能看到。外痔由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位于齿线以下,在肛门外可见。通过直接观察肛门周围,就能发现外痔。2、临床表现:内痔主要表现为便血,便血颜色鲜红,多在排便后出现点滴状,严重时呈喷射状出血。随着病情发展,内痔可能会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则需用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外痔一般表现为疼痛,在发生血栓或炎症时疼痛剧烈,患者常自觉肛门有肿物,伴有瘙痒、异物感等。外痔表面为皮肤,一般不会出现便血,但在受到摩擦等损伤时可能会有少量出血。3、症状特点:内痔的便血通常是无痛性的,患者在排便时可能仅发现便纸上带血或粪便表面有血,只有在内痔脱出嵌顿,引起组织坏死、感染时才会出现疼痛。而外痔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尤其是血栓性外痔,会突然出现剧烈疼痛,肛门周围可摸到硬结。炎性外痔则表现为肛门局部红肿、疼痛,伴有分泌物增多。4、检查方式:在就医检查时,若医生通过肛门视诊在肛门外发现肿物,可初步判断为外痔,根据肿物的形态、颜色、质地等,还能进一步判断外痔的类型,如静脉曲张性外痔表现为柔软的肿物,血栓性外痔则能看到暗紫色的硬结。对于内痔,医生进行直肠指诊时,有时可摸到柔软的肿物,但较小的内痔不易摸到,需借助肛门镜检查,在肛门镜下可清晰看到内痔的位置、大小、数目等情况。若内痔脱出肛门外,医生也可通过直接观察进行判断。日常要注意保持肛门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粪便残留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排便时间过长,减少蹲厕时玩手机、看书等行为。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若出现疑似痔疮症状,不要自行判断和用药,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痔疮肉球脱出回不去了一直在外面可以吗
痔疮肉球脱出回不去且一直在外面是不可以的。对于出现痔疮肉球脱出无法回纳情况的患者,建议立即采取平卧位,尝试放松肛门,然后洗净双手,涂抹适量润滑油,如石蜡油、凡士林等,轻柔地将脱出的肉球往肛门内推送。首先,当痔疮肉球脱出无法回纳时,脱出的痔核会受到肛门括约肌的持续挤压。这会导致痔核的血液循环受阻,静脉回流不畅,进而引起局部淤血、水肿。随着时间推移,动脉供血也可能受到影响,若长时间得不到改善,脱出的组织就会因缺血而发生坏死。这不仅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还会引发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次,脱出的痔疮肉球表面黏膜容易受到摩擦而破损,一旦破损,外界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就容易侵入。由于肛门周围本身就存在大量细菌,破损的痔核很容易引发感染,形成肛周脓肿。若感染未能得到及时控制,炎症可能会沿着周围组织间隙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而且,长期的局部感染还可能导致肛门周围组织纤维化,进一步加重肛门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困扰。若自行回纳困难,千万不要强行用力,应尽快前往医院肛肠科就诊。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预防痔疮加重。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拉屎有血怎么判断是痔疮还是肠出血
拉屎有血可从出血颜色、出血方式、伴随症状、出血频率与量等方面判断是痔疮还是肠出血,具体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1、出血颜色:痔疮出血通常为鲜红色,因为出血部位在肛管或直肠下端,血液未经肠道消化。而肠出血的颜色相对较暗,可能为暗红色或黑色,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经过消化液作用后会呈现黑色柏油样便。2、出血方式:痔疮出血多在排便时发生,表现为便后滴血、喷射状出血,血液与粪便不混合,常附着在粪便表面。肠出血则可能与粪便混合,或者在排便过程中出现持续性出血,不一定局限于排便时刻。3、伴随症状:痔疮出血常伴有肛门疼痛、瘙痒、肿物脱出等局部症状。肠出血则可能伴有腹痛、腹泻、便秘、排便习惯改变等,若是由肠道肿瘤引起,还可能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4、出血频率与量:痔疮出血的频率和量因人而异,但通常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或药物治疗得到控制。肠出血的频率和量取决于病因,如肠道炎症引起的出血可能是长期、少量、反复的,而血管畸形或肿瘤引起的出血可能突然大量出现。如果出现便血,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肛门指检、肠镜、胃镜等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在就医前,注意观察出血的颜色、方式及伴随症状,以便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痔疮什么原因引起
痔疮是肛门和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扩张形成的疾病,其病因复杂,涉及多种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包括饮食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疾病因素包括便秘、妊娠和慢性疾病。一、非疾病因素:1、饮食因素:长期摄入低纤维食物可能导致粪便干硬,增加排便时的压力和摩擦,进而引起肛门静脉丛充血和扩张。过量摄入辛辣食物、酒精或咖啡可能刺激肛门黏膜,加重局部充血和炎症。2、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久坐或站立可能导致盆腔静脉回流受阻,增加肛门静脉丛压力。缺乏运动可能减弱肠道蠕动功能,导致便秘和排便困难。排便时间过长或用力过度可能直接损伤肛门静脉丛。二、疾病因素:1、便秘:粪便干硬和排便困难可能增加肛门静脉丛的压力,导致充血和扩张。长期便秘可能进一步加重痔疮症状,形成恶性循环。2、妊娠:妊娠期女性易患痔疮,主要由于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导致肛门静脉回流受阻。妊娠期激素变化可能使血管壁松弛,进一步加重静脉扩张。分娩时的腹压增加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痔疮。3、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可能增加痔疮风险。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可能引起肛门静脉丛充血和扩张。慢性咳嗽或腹水可能增加腹压,间接导致痔疮发生。建议患者首先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纤维摄入并减少刺激性食物。改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和过度用力排便。若痔疮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肛门指诊或肠镜检查,同时按照医生指导进行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