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我跟你说话的时候看着我!”
不少人把目光交流看做增大语言“杀伤力”的秘密武器——家长责备孩子时会要求他们看着自己的眼睛,情人间信誓旦旦时“四目相对”也必不可少。
不过,一项刊登于《心理科学》网络版的最新研究显示,有时目光交流不但不能增加说服力,反而可能起到相反效果。
眼神交流有时候能够加强两人之间的情感联结,比如在妈妈和婴儿之间,眼神交流能够使他们建立情感的纽带,或者在一个喧闹的酒吧里,两个人暧昧的眼神交流能激活大脑的愉悦中心。
但是在其他情境下,眼神交流或许会给人造成威胁感。“动物进行眼神交流时一般是在要进行主宰权的争夺。”研究联合作者之一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 Julia Minson 说,“狗与狗之间不会进行眼神交流除非它们想打架。”
难改旧观点
德国弗赖堡大学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合作,用两个实验证明这一结论。
在第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先询问20位大学生对有关安乐死、核能源等问题的看法,再让他们看相关演讲,同时用目光追踪装置追踪他们的眼球活动。看完录像后,研究人员让大学生们评价对演讲者观点的接受度,询问他们是否愿意继续讨论相关问题。
研究人员发现,观看录像时,看演讲者眼睛时间最长的人更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固有观点。这一现象在演讲者通过直视摄像机与观看者有目光交流时更明显。
削弱说服力
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人员找来42名学生,让每人观看4段短片。短片中演讲者的观点都与观看者相左。研究人员让半数学生看短片时盯住演讲者的眼睛,让另外一半学生盯住嘴巴。
这次结果与第一个实验一样——盯住演讲者眼睛的学生更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观点,不仅如此,他们还更不愿意进一步与意见相反人士讨论这个问题。
英国《每日邮报》引述研究人员的话报道,直视对方眼睛是一种“原始现象”,曾被用来“维护主宰权并震慑其他人”,“与人们的普遍观念和先前一些研究的结论相反,我们的研究证明,目光交流会削弱说服力”。研究人员在文章中写道:“我们认为,在劝别人改变观念时看着对方的眼睛并要求对方给予目光回应可能会起到相反效果。”
Minson 称,不管对于一个政治家还是一个家长来说,这项研究结果都是有帮助的。
副主任医师
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
主治医师
西安脑康心理康复医院 精神心理科
杭州天目山医院精神科 心理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心理科
主治医师
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罕山东街12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西路277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贵阳市白云区刚玉街108号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成都市太升南路大墙东街15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沈阳市沈河区大西路316号
二级甲等 中西医结合医院 公立
云南省昆明市万华路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