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焦虑症的10个迹象

  近日,国际知名广告公司“智威汤逊”对全球27个国家的消费者调查发现,有71%的人处于焦虑状态,中国这一数据为57%。每个人都有紧张或焦虑的时候,但有些人焦虑到影响生活,比如出现下面一些症状,就需要看心理医生了。

  1.过度担心。广泛性焦虑症的特点就是思虑过多。若一周担忧超过4天,持续半年,并且恶劣情绪让人痛苦,并影响生活和工作,就可能是焦虑症了。

  2.睡眠问题。难以入睡或睡不安稳往往与焦虑有关。许多焦虑患者睡前对一些事情胡思乱想,就像大脑“堵车”,甚至醒来后也难以平静。

  3.非理性的恐惧。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有些人长期心怀恐惧,却没有具体的害怕对象,就可能是焦虑症在作怪了。

  4.肌肉紧张。双手握拳、背部僵硬、紧捏下巴……焦虑的人往往整个身体肌肉都是僵硬的。可通过定期运动来减压。

  5.慢性消化不良胃肠道对心理压力非常敏感,因此,焦虑常会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最为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胃部绞痛、腹胀、便秘腹泻

  6.怯场。有些人对社交存在强烈的恐惧感,甚至花大量时间来思虑即将到来的社交活动;在社交场合极不舒服,也不知道如何调节。这些症状让他们难以维持社会关系,工作或学业受挫。

  7.惊恐发作。表现为突如其来的恐惧感和无助感,常持续几分钟,伴随呼吸困难、手脚麻木、大汗淋漓、头晕乏力等。

  8.重温伤害。一项研究表明,社交焦虑症患者往往存在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类似的重温伤害现象,比如脑海中反复重现以往被人嘲笑的画面。

  9.反复倾诉。有些人遭遇一点小事就向身边每个人反复倾诉,就像“祥林嫂”一样,可能是焦虑的迹象。

  10.自我怀疑。有些人会围绕某一个问题反复质疑自己,比如“我爱我的丈夫吗”、“我是有能力的人吗”等。这些质疑往往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回答的,也不是绝对的,但他们非要得出一个确切答案,弄得自己很累。

2013-11-07 00:06:11浏览3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焦虑症幻听怎么回事
焦虑症幻听主要是由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神经递质失衡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有关,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如有不适,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心理科就医诊治,以免耽误治疗。 1.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 焦虑症患者病情严重时,大脑皮层兴奋性可能增高,导致对声音等刺激的感知出现异常。建议减少外界噪音刺激,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助于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还可以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建议每天练习20-30分钟,有助于平复情绪,减轻大脑皮层的紧张状态。 2.神经递质失衡 中枢神经系统对焦虑情绪的过度反应可能引发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失衡,从而影响听觉感知。建议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维生素B群等有助于神经递质平衡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全谷类食物等。 3.抑郁症 抑郁症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大脑激素和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血清素的紊乱所致,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大脑皮层对感官信息处理异常,从而产生幻听等幻觉症状。建议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参与社交活动,分享感受和经历,获得情感支持。 4.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包括幻觉、妄想、情感淡漠等。幻听可能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伴随着其他精神病性症状如妄想、思维破裂等。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进行必要的治疗,以缓解抑郁症状,减少幻听的发生。 5.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绪波动较大的心理疾病,患者的情绪会经历从极度高涨到低落的周期变化,这可能导致幻听和其他认知扭曲。患者的症状还包括情绪不稳定、易怒、过度活跃等。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每天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保持情绪的稳定。 如果患者确诊为焦虑症幻听,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评估和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也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必要时,可以考虑进行相关检查,如听力测试、脑电图、血液检查等,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社交恐惧症和焦虑症有什么区别
社交恐惧症和焦虑症虽然都属于心理障碍范畴,但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如核心症状表现、恐惧对象与情境、症状持续时间。明确这些区别,有助于更准确地认识和判断这两种心理疾病。1、核心症状表现:社交恐惧症的核心症状是在社交或表演场合中存在强烈的恐惧和焦虑,担心自己难堪或丢脸,在社交情境下会极度紧张,害怕被他人评判、批评或观察。焦虑症则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慌、手抖、出汗等,是一种泛化的、持续的焦虑状态。2、恐惧对象与情境:社交恐惧症的恐惧主要集中在特定的社交情境,如在公共场合演讲、与陌生人交流、参加聚会等,在这些场合中担心自己的行为或表现会引起他人负面评价。焦虑症没有特定的恐惧对象或情境,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作,其焦虑更像是一种自由浮动的、不针对具体事物的担忧,可能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生活中的各种压力等产生过度担忧。3、症状持续时间:社交恐惧症的症状通常在进入特定社交情境前开始出现,在社交情境结束后会逐渐缓解。比如在准备演讲前开始紧张焦虑,演讲结束后这种症状就会减轻。焦虑症的症状往往具有持续性,可能长期存在,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患者会持续处于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没有明显的情境触发和结束界限。如果怀疑存在社交恐惧症或焦虑症,不要忽视这些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度运动,培养兴趣爱好,这些都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自己把自己吓出焦虑症怎么回事,怎么办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以广泛和持续性担忧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如果患者出现自己把自己吓出焦虑症的情况,通常是由于遗传因素、童年创伤、生物学因素、生活事件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导致。对应不同的病因及时采取积极措施才是关键。1.遗传因素:焦虑症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焦虑症病史的人群后代患焦虑症的概率明显增高,容易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此类人群及时前往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完善血常规检查、脑电图检查等明确诊断。2.童年创伤:在儿童时期受到过应激性的事件刺激,如父母离异或者家庭氛围不和谐等情况,会导致成年后患有焦虑症的风险增加。此时需要积极调整心态,并且家长应该给予关心与鼓励。3.生物学因素:如果大脑内5-羟色胺功能异常,则会影响情绪调节而诱发焦虑症。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治疗。4.生活事件:如果生活中遇到了重大的挫折,比如失业、离婚等,会使人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长此以往则容易发展为焦虑症。此时可以多参加一些感兴趣的活动,分散注意力并缓解压力。5.不良生活方式:部分焦虑症患者发病还可能是不良生活方式所致,比如经常吸烟喝酒以及喝浓茶咖啡等,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进而影响到正常的睡眠质量,也会增加上述症状的发生概率。因此日常要避免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免加重病情。此外,还可能与药物因素有关。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