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家有敏感女儿 如何对待最好?

  网友雅雅:

  我的女儿今年十岁,在家里脾气很坏,常常坐立不安,可是在外面却表现得很听话、懂事、聪明。当她心情好的时候,说出来的话让你心里甜滋滋的,当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发起狠来,都有掐死你的心。我觉得她善于察言观色,我的情绪能被她轻易地觉察出来,并且还经常问这儿问那儿,这给我很大的心理压力,我很烦很急躁。不知道怎样对待她?曹老师,请支招!

  本期主持人:曹浩【曹浩专栏

家有敏感女儿 如何对待最好?

  曹浩,心理专家,擅长婚恋、情感。【我要向专家提问

  能够观察女儿敏感的母亲一定也是很敏感的人,因为自己敏感才能觉察到别人敏感。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与人的关系更多依靠的是感觉,不是语言,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对关系比较在意,希望得到别人的在意与喜欢,做一些事情来取悦大家,是孩子的一种心理能力。心理学把孩子心理发展的动力分成三个维度:一是快感满足(性趋力);二是自爱与自我感;三是建立和维持与人的关系。孩子有时候会害怕母亲离开她,这种分离性焦虑会让她无意识地渴望与母亲更多的建立联系,察言观色就是一种建立关系的手段。

  我想提醒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要去感觉她,不要去理解她,理解是言语的、理性、大脑的工作,感觉是心的工作。用心与孩子相伴,不管孩子做什么,用快乐去回应,形成一种共情与分享。如果母亲纠缠在自己成人的感受里,拒绝接受孩子的感觉,那么孩子有一天会被母亲变成一个胆怯的、过度敏感的人。

  此外,对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学会在家与在外可以不一样,是一种心理成长。学校里,老师是绝对权威,孩子必须学习规则,学习与人交往的技术,学习人际沟通交流的方法。所以孩子对邻居、对周围的人用的是学校里学习的社会原则。家里则不同,没有固化的权威,孩子不必被强迫必须要怎样,她有选择行为或情绪的权力。而且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还能分享某些父母的权力,心性会表现得更自由。

  一般在关系良好的家里,孩子会有比较多的安全感,这也是她表现得随心所欲、不愿约束自己内心的原因。关系不好的家庭,孩子可能会呈现一种虚假的懂事,因为她要分担家庭里面的忧郁与烦恼。有的孩子为了让父母的冲突减少,会逼迫自己快速成长,以便于部分地替代父母在家庭里面的功能,这样的孩子看起来很美,其实内心痛苦至极。

  我想对这个母亲说,十岁的孩子还有一种情绪的“镜像作用”,越关心谁,喜欢谁,心性脾气就越像谁。你觉得孩子“常常发脾气,坐立不安。当她心情好时,说出来的话让你心里甜滋滋的;可一旦发起狠来,都有掐死你的心”,也许正是孩子对你的感觉。你觉察到的孩子身上的东西,也正是你自身的。你很烦、很急躁与孩子无关,与你的情绪特点有关。如果真要孩子在家里变得懂事、温和,你必须做一些表率。可以利用父亲的介入来弥补你自己个性里的不足。如果父亲长期不在身边,或已经分离出家庭,那么你需要与女儿拉开一些亲密距离,很多事不要替女儿做主,不妨用更多的信任、欣赏、认同去处理两人间的分歧。

  关注女儿正面情绪的那个部分,及时与她分享,就能减少她的负面情绪。如果看到孩子无端的发脾气,可以装作没看见,不对这样的信息作回应,让孩子慢慢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处理,更容易让孩子从负性情绪中获得经验和自我管理情绪的技术。如果看到孩子的坏情绪马上就希望能帮她克服或解决,结果不但会强化这些情绪,孩子也不能从中获益。

  如果你的工作忙,心情不好,一定要先给孩子一个信息:“宝贝,别担心,妈妈有点不高兴,但不是你的错,是与……有关。”孩子需要这样清晰的信息,因为孩子可能天真的以为妈妈的一切不高兴都是自己引起的,如果自己表现好,妈妈就是快乐的。对于敏感的孩子,母亲还要说“你能关心妈妈,让我的情绪好多了……”,这样的信息也很重要,孩子可以从母亲处理情绪的过程中获得表达情绪、管理情绪的经验。

  心理问答》栏目:即帮助网友解决诸如心理情感、亲子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并实现专家与网友的直接互动。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心理问答专区http://xl.39.net/xlFAQ/ 

2013-11-05 00:27:46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一边做饭一边狂躁怎么办
在烹饪过程中遇到情绪狂躁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呼吸、短暂休息、音乐疗法、以及寻求外部支持等来帮助改善,如果狂躁的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诊治。1、调整呼吸:当感到狂躁时,首先可以尝试调整呼吸。深呼吸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放松方法。通过缓慢地吸气、屏息、再缓慢地呼气,可以减缓心跳速率,降低血压,从而缓解紧张情绪。2、短暂休息:如果烹饪过程中感到压力过大,建议暂时放下手中的活,给自己几分钟的休息时间。可以离开厨房,到客厅或阳台等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让大脑和身体都得到片刻的放松。短暂的休息有助于恢复精力,重新调整心态,以更平和的心态继续烹饪。3、音乐疗法:在烹饪时,可以选择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来播放,如古典音乐、爵士乐或自然声音等。这些音乐能够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感。音乐疗法不仅适用于烹饪,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帮助缓解各种情绪问题。4、寻求外部支持:如果烹饪时的狂躁情绪持续存在,且难以自行缓解。可以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在必要时,还可以考虑咨询专业医生,了解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抗焦虑药物如舍曲林等来辅助调节情绪。针对烹饪时狂躁情绪的问题,建议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缓解。首先,要认识到这种情绪是正常的,不必过于自责或焦虑。其次,可以尝试上述提到的方式进行调整。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在烹饪中寻找乐趣和满足感,也是缓解狂躁情绪的有效途径。如果情绪问题持续存在,建议就医。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狂躁症生活中如何调理好
狂躁症在生活中可通过规律作息、情绪管理、社交调节以及适当运动等方面调理好。若狂躁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1、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极为关键。固定的起床和入睡时间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对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起到积极作用。患者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通过温水浴、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促进睡眠。规律的作息能有效减少狂躁症发作的频率,缓解症状。2、情绪管理:学会识别和应对情绪变化是调理狂躁症的重要环节。当出现情绪高涨、易激惹等早期症状时,可采用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技巧来平复情绪。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阅读等,在投入兴趣活动的过程中,能转移注意力,缓解狂躁情绪。3、社交调节: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但要注意适度。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提供情感支持,增强心理韧性。与亲朋好友保持定期沟通,分享生活中的点滴。不过,避免参与过于喧闹、刺激的社交场合,以免过度兴奋,加重狂躁症状。4、适当运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对狂躁症的调理有益。运动强度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疲劳。建议狂躁症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监测病情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可制定详细的生活计划并严格执行。同时,避免生活中的重大压力事件,学会应对压力的技巧,如时间管理、问题解决策略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