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新校园适应恐惧征,你的孩子出现了吗?

  不知不觉,到了8月底。暑假结束,学校的军训生活即将开始,这个时候是真正去体验新校园生活的时刻了,那您的孩子是否出现了“新校园适应恐惧征”呢?

  家属们都会质疑:何为“新校园适应恐惧征”呢?又该如何去评判呢?如何去预防呢?是否会造成严重后果呢?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师余晓洁认为,“新校园适应恐惧征”是一个全新的一个“代名词”,它指的是因升学而换更高一级学校,进而出现的对新校园的不适应,恐慌,紧张,焦虑的初高中学生群体。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模式与体系发展而出现的,在最近几年的时间,该现象越来越普遍,该群体越来越大,应当引起社会、家长和我们青少年朋友的关注和重视。

  余晓洁表示,归其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为军训结束后,开始无法进入学习状态,找不到以前的那种冲劲和氛围,回家后会情绪低落,少语,闷闷不乐的,提不起精神。其二,感觉不适应高一级的教学方法,觉得跟不上节奏,老师也不像以前那么耐心,那么关注自己,会产生消极的自卑的,读书积极性下降的表现,可能会在军训结束没多久会提出转学的要求。其三,由于周边的同学都是陌生的,感觉和同学接触交流比较困难,或者在兴趣爱好上无法融入,感觉人际关系紧张,没有朋友,缺乏支持,甚至会厌倦校园生活,辍学。

  若“新校园适应恐惧征”没有正确的、适当的、合理的引导和处理,首先会造成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下降,自信下降,自卑心理的出现,其次会出现厌学、失学、辍学在家的情况,更有甚者会孩子会因为长期压抑,情绪低落而出现抑郁状态或抑郁症。因此,应该引起社会、学校以及家长的关注和重视。

  对于如何预防以及处理,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师余晓洁表示,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处理:

  一、社会方面需要依托教育部门将教育模式与体系更多的和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集体特征相结合。从而减少孩子对学校的排斥,提高归属感。

  二、学校方面,第一,可以在开学前或军训后可以以组织短期的学校体验夏令营的方式,让孩子彼此之间,孩子与学校之间更多更深一层了解。夏令营以校园生活为主题,介绍即将的校园生活与之前的差异性,给予提前适应,提前感知的平台,为积极适应奠定基础。第二,要对该类孩子的出现表示一定的理解,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和关注,给予他们一种支持,一个过程。

  三、家长方面,第一、可以从理解开始,孩子是想去适应,想去学好他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他上进的一个表现,切忌不要盲目的责怪,指责,这样只会让他们觉得不被理解,从而加深情绪的产生。第二、可以针对校园生活和孩子分享一下你们的经验,人际交往的技巧,给予孩子支持,鼓励。第三、若是觉得孩子情绪方面有些难以把握,可以建议孩子进行一些心理咨询来解决,要尽早,及时。若是孩子主动提出来,寻求帮助的话,父母一定要给予支持,寻求心理援助。切忌不要因为父母对心理的排斥而耽误孩子的问题的解决,甚至使情况更加恶化。

2013-08-28 15:48:45浏览6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成人腹泻、拉绿色水便、发烧怎么办
发烧即发热,成人出现腹泻、拉绿色水便、发热的症状,通常需要从一般治疗、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三个方面,联合处理来进行治疗。1.一般治疗首先,建议患者卧床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并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大便次数、大便性状、体温变化、精神状态等。同时,饮食上建议以清淡为主,可适量进食小米粥、软烂面条等食物,并避免进食炸鸡、辣椒等油腻、辛辣的食物。2.物理治疗其次,建议做好保暖措施和防护措施,避免身体受凉或重复感染而加重原有症状。同时,若患者体温尚未达到38.5℃,则可先通过温水擦拭身体、冰袋冷敷额头、贴退热贴等方式进行物理退热。3.药物治疗最后,若经过一般治疗和物理治疗后,患者的腹泻、绿色水样便、发热等症状持续无缓解,此时则通常需要用药治疗。当患者体温升至38.5℃及以上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退热。而针对腹泻、水样便的症状,常可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药物止泻。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积极明确病因进行对因治疗,如阿莫西林等药物抗感染、双歧杆菌等药物调节肠道菌群、多潘立酮等药物促进消化等。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的使用均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建议患者时刻注意饮食卫生安全,并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腹泻引发脱水等问题。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成人绿色稀便是怎么回事
成人出现绿色稀便可能与服用药物、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有关。 1.服用药物 首先,成人服用补铁药物期间,可能会因为铁剂与消化液及肠道内的细菌共同作用,转化为硫化铁并沉积在排泄物中,最终导致大便呈现墨绿色。同时,铁剂也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腹泻的症状,此时大便性状多可能为稀便。此种情况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停药后一段时间上述症状通常会逐渐消失。 2.消化不良 其次,正常情况下,胆汁会参与脂肪的消化过程,而消化不良有可能会导致胆汁无法被充分利用,并因此随大便排出体外,最终导致绿色稀便的症状出现。患者可通过腹部按摩来帮助消化,也可遵医嘱使用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肠道菌群失调 最后,肠道菌群失调通常会出现有害菌过度滋生,而食物残渣经过肠道时可能会与这些有害菌发生反应,影响到粪便的性状,导致患者出现绿色稀便。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来调节肠内菌群。 此外,长期服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也可能会导致大便变绿,因此若患者用药期间出现上述症状,建议立即咨询医生,必要时可更换其他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