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色彩心理学:卧室颜色影响睡眠

  要想晚上睡个好觉,蓝色的卧室会有帮助。一项新研究显示,拥有蓝色卧室的人更容易获得一晚近8小时的最佳休息时间,而且醒来时常常有好心情。科学家认为,蓝色可减慢心率,甚至降低血压

  这项由“旅行者酒店”开展的研究,着眼于英国2000个家庭,分析了颜色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睡在以黄色、蓝色或绿色等平静色装饰的房间内的人,能得到最佳的夜间睡眠效果。选择绿色和黄色的人,大致可得到7小时40分钟的睡眠时间。

  英国爱丁堡睡眠中心睡眠专家克里斯·伊德兹科夫斯基表示:“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科研结果。我们眼中的视网膜区域有一些被称为神经节细胞的受体, 它们对蓝色最敏感。这些受体把信息传送到一个控制24小时节律的大脑深层区域,影响我们当天的行为和感觉。光、睡眠和觉醒间的相互作用极为重要。”

  这些研究人员还发现,睡在紫色卧室的英国人,每晚平均只有5小时56分钟的睡眠时间。他们说,这种颜色刺激精神,使人在繁忙的一天后难以停下来 休息,这可能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棕色和灰色是另外两种最不受青睐的卧室颜色。棕色使人每晚获得平均6小时5分钟的睡眠时间,灰色使人每晚得到平均6小 时12分钟的睡眠时间。

  “色彩疗法与整体室内设计”顾问苏西·夏兹阿里表示:“卧室装饰影响你每晚的睡眠质量。尽管许多人认为紫色使卧室产生一种豪华感,但这种颜色会减少你的睡眠时间。睡在紫色房间里,更有可能使人做非常逼真的梦甚至是噩梦,结果使你在第二天一早感到疲乏。”

  研究人员还发现,睡在焦糖色卧室的情侣,比那些睡在红色卧室的情侣更恩爱;拥有灰色卧室的人,大部分时间在床上网络购物;与此同时,五分之一拥有银色卧室的人,对在卧室中健身更为积极。

2013-08-12 10:17:04浏览4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躁狂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躁狂抑郁症,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精神障碍。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高涨或低落、思维奔逸或迟缓、活动增多或减少、睡眠变化等。1、情绪高涨或低落:在躁狂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显著而持久的情绪高涨,感觉无比兴奋、愉悦,对一切都充满积极的看法。而在抑郁发作时,情绪则会跌入谷底,表现为极度的悲伤、绝望,常常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这种情绪的极端变化是躁狂抑郁症的典型特征。2、思维奔逸或迟缓:躁狂状态下,患者思维敏捷,想法层出不穷,语速极快。在抑郁期,思维变得迟缓,记忆力也下降,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简单的日常思考和决策都变得十分艰难,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表现。3、活动增多或减少:躁狂发作时,患者精力充沛,活动量明显增多。但处于抑郁状态时,患者则变得活动减少,精神萎靡,不愿出门,不想参加任何社交活动,甚至连基本的日常生活自理都可能变得困难,对周围的一切都缺乏动力和兴趣。4、睡眠变化:在躁狂阶段,患者睡眠需求减少,常常只睡几个小时就感觉精力恢复,甚至可能连续几天不睡觉也不觉得疲惫。而在抑郁发作时,睡眠问题则表现为失眠或嗜睡,睡眠质量的严重变化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节奏。对于躁狂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建议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有碳酸锂,其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情绪,稳定心境,控制躁狂和抑郁症状的发作,但需遵医嘱服用。同时,患者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压力过大和生活中的不良刺激,家人和朋友应给予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陪伴,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躁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区别
躁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区别体现在病因、症状、治疗以及危害等方面。建议患者及家属在发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精神科评估。1、病因:躁狂症是双相情感障碍中躁狂发作的表现形式,其病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以及脑结构改变等因素。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同样复杂,遗传因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其生物学亲属患病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此外,神经递质失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以及大脑结构的改变也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重要病因。2、症状:躁狂症主要表现为情绪极度兴奋、精力旺盛、思维奔逸、活动增多、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过高以及睡眠需求减少等。患者在发作期间可能出现冲动行为,如挥霍钱财、性行为紊乱等,甚至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双相情感障碍则以情绪从一个极端波动到另一个极端为特征,包括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在躁狂发作时,症状与躁狂症类似,而在抑郁发作时,患者则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减退、自我评价过低、睡眠和食欲紊乱等。3、治疗:躁狂症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控制躁狂发作的症状,包括使用心境稳定剂(如锂盐)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目标是快速缓解症状,减少冲动行为和精神病性症状,恢复患者的正常心境和功能。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则更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躁狂和抑郁两个阶段,治疗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物,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明确诊断后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避免自行调整药物或中断治疗。患者应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躁狂症的方法
躁狂症是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疾病,中医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的精神科或中医科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1、中药调理: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针对不同证型选用方剂。对于痰火扰神型躁狂症,生铁落饮可清泻肝胆实火,重镇安神;礞石滚痰丸能涤痰泻火,有助于改善患者狂躁不安、胡言乱语等症状。肝火扰心型常采用龙胆泻肝汤,清泻肝胆实火,利湿热;丹栀逍遥散疏肝清热、健脾养血,可缓解患者烦躁易怒、失眠等表现。医生通常会根据个体症状加入黄连、黄芩等清热泻火,远志、石菖蒲等宁心安神的药物进行加减配伍。2、针灸治疗:专业的医生会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采用提插补泻、捻转补泻等不同针刺手法,在穴位上进行刺激,调节人体经络气血运行,达到平抑躁狂情绪、改善精神状态的目的。治疗时可以选取百会穴,此穴位于巅顶,可醒脑开窍、升阳固脱;神门穴为心经原穴,能养心安神;内关穴通阴维脉,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之效;太冲穴是肝经原穴,可疏肝解郁、平肝熄风。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通过手法刺激经络和穴位。按摩肝经上的行间穴可清肝泻火,按摩心经的神门穴能安神定志。治疗时以揉法、按法为主,力度适中,每次按摩10-15分钟。还可以进行头部按摩,从前额发际处开始,运用推法、揉法向后至枕部,重点按摩百会、神庭等穴位,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头部紧张,调节情志,改善患者的兴奋躁动状态。建议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推拿按摩,避免对机体造成伤害。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外界刺激。治疗期间需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