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生活中,相亲不再是为了寻找最适合的另一半而相亲,而是成为了一种生活潮流。自从《非诚勿扰》将电视相亲带入大众的视野,不少新型的相亲模式走进人们的生活,父母代子女相亲、网上相亲、微博相亲等等。不知不觉,我们不自觉的去相亲,以至停不下来上了瘾……【心理IN词:相亲成瘾症】
相亲俨然已成了不少单身男女生活内容中的一部分,从而养成了习惯,如果打破这个习惯,会非常的不习惯,如果有一个月没有相亲了,TA会疑问:怎么没有人给我介绍对象了?我是不是该再好好寻找周边的目标了?等等一些暗藏在心理的想法,产生了控制。
知名心理专家刘松燕指出有专家指出,频繁相亲而不成功的人,至少证明自身确实存在问题,很有可能已经相亲成瘾。不过,她认为,一般性的相亲成瘾并不代表有心理问题,正确调节即可改善,如果发展成不可控的心理疾病范畴,则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刘松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轻松心理工作室创始人。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国家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培训讲师,心理咨询督导师。擅长婚恋情感、亲子关系、情绪管理、心身疾病、神经症等。
为何会相亲成瘾?
一种是相亲无数上了瘾,相出了快感,并以此为乐,从此光相亲不恋爱;另一种则是相亲失败次数多了,心生自卑,从此看破红尘,不再相信爱情。
无论哪种现象,“这都是相亲的动机有问题”,刘松燕认为,相亲不再被赋予重大“使命”,而是成为了不少年轻人交朋友的新方式。这种对相亲的不重视,往往会影响对相亲的最初期待,相亲的方式甚至决定,最终的成功率也会大大折扣。这种人一般生活圈子相对狭窄,生活方式单调。
另一种动机,即是从相亲中获得一种新鲜感和满足感。比如有相亲,不少人会把自己打扮的非常漂亮,成为了一种公式,并不是真的喜欢这身打扮,而是被控制了;相亲了无数次,而和她相亲的人她大部分都不记得了。刘松燕说:“这种人的生活方式比较单调,通过相亲中打扮时髦等新刺激,寻找生活新鲜感,也是动机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