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婚恋心理:准新人如何克服婚前恐惧症

  女儿是1990年出生的,她的同学不久就要生育了。她去参加结婚典礼和临产人文关怀后,两次和我说的同一句话是:妈妈,我什么时候结婚呢?听到她的话,我由衷地笑了:这就是一个女人的憧憬——美好的向往,这个向往本身就已经足够足够了,它将鼓舞人心,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最终会在遇到爱人的一天,大声说出:走,结婚去!

  女人具有水的属性,男人具有火的属性,婚姻就是试图使水火相容的一种尝试!爱情使人睡不着,婚姻使人打瞌睡!延长爱情的唯一方法,就是推迟结婚的时间!“都市恐婚症”是很多现代都市白领的通病,结婚使每个人在家庭甚至社会中的角色有所转换,从而给一部分人的心理带来压力,对婚后可能有的平淡生活的恐惧、对婚后应该承担的责任的恐惧,当现实的婚姻生活与梦想中的浪漫完美产生巨大的落差时,一些人开始逃避、厌倦和恐惧。据不完全统计表明,90%的准新人患有“婚前恐惧症”。

  恐婚的女人普遍是理想主义者,她们所期待的是一种完美的生活。对于婚姻她们大多根本没有想过是怎么回事,对“嫁”这种仪式的向往远远超过对嫁的结果——婚姻的向往。也就是说她们所谓的想结婚,只是想得到“嫁”这样一种仪式,而不是嫁过之后的婚姻生活。一旦提到婚姻生活,她们往往会呈现出恐慌的表情。一般情况下女性担心的是婚后最初的家庭生活,其中包括和公公、婆婆、小姑及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的处理和协调;因为不会做家务,而担心别人挑剔自己。

  男性对婚姻的焦虑是对自己能不能承担起家庭重担的能力持怀疑态度,主要考虑的是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因此,男人恐婚的“病源”主要是“放大”了生活的压力,在考虑过婚后的经济责任、家务负担、爱人的忠诚等等之后,他们对婚姻显得诚惶诚恐,许多男人因此宁肯采取其他方式和女朋友在一起,却闭口不谈婚论嫁。

  “恐婚症”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现代社会心理疾病。现在的年轻人多是独生子女,一直以来都是习惯接受别人的关怀,自己并不擅长照顾别人和承担一些责任。当他们想到建立一个家庭需要夫妻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还要处理好与另一方家人的关系,面临新环境和新关系,听到周围的人讲一些婚姻生活负面的东西时,就会产生一种焦虑和紧张的情绪。这种社会氛围使尚未走入婚姻的人们感到一种形的压力。对婚后生活的过多考虑在面临婚姻时的表现形式就是对结婚的恐惧和逃避,很多人因此推迟结婚,甚至宁愿独身,也不愿意“受罪”。

  其实有了这种情绪的人也千万不要紧张。谨慎对待婚姻的想法是对的,但因为谨慎而放弃婚姻是不可取的。结婚并且能幸福生活一生的人有很多,如果你不去尝试,怎么能体会到婚姻带来的快乐呢?婚姻是两个不同个体的结合,婚姻生活中肯定会存在冲突,但是不能因噎废食。人的一生中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恐惧,面对恐惧需要我们调整心态,而不是一味地选择逃避。同时善于寻求帮助,要学会沟通,有些自认为很恐惧的事情,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小菜一碟。

  为何会婚前焦虑、临阵退缩

  “这些天来,我经常失眠,难道就这样跟她结婚,结束我的单身生活?怎么有一种开车没加满、没系安全带仓促上路的感觉?都说初恋成功的可能性极小,可为什么这种小概率事件偏偏发生在我身上呢?”24岁的崔东向我抱怨着。“那你爱不爱她呢?如果不爱,你现在有权利不跟她结婚,要知道婚姻是勉强不得的”我反问他道。“我爱她啊,不光我爱,我全家都喜欢她,假如不是我的初恋,而是二恋或者三恋,我娶她一定无怨无悔。可惜我才谈过一次恋爱,你说我会甘心吗?有个哥们儿老是拉着我讲他的四次恋爱经历,虽然他的那几个女朋友我都认识,每一个都比不上我的,但是我依然羡慕得眼红,经历就是财富呀。不过如果真的要分手,我肯定不愿意”。崔东补充道,“更何况,她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得陇望蜀,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人类的普遍心理。很多男女在结婚登记前夕已经有了夫妻之实,正如案例中的崔东,既然这个山头已经稳稳攻下了,怎能不畅想一下攻占其他山头的感觉呢?感情经历相对贫乏的男女更容易有这种心态。也许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想到婚姻,谈着谈着,就一路直落到达了婚姻围城的门口。而爱情的大忌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如果一个人朝三暮四,不能全身心投入爱情,你的青春,你的大好时光势必在一段段的感情中荒废掉。在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抵制外界的一切诱惑,用心爱,否则,你的爱情很难成功。

  其实婚前焦虑症确实存在,人们一想到从此就要和另一个人共度余生,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立刻会有山一样的责任压下来,油然而生逃避之心也是情有可原的。据说很多人会在结婚登记当天争吵不休,名句包括“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之类的。

  陈浩华华其实一年前就已经领了结婚证,而家里人在一年后帮他们选了良辰吉日,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在操办婚礼的小半个月里,陈浩和华华都觉得很有压力,一个做噩梦,对结婚没信心,一个闷闷不乐,总想找朋友聊天喝酒。两人半开玩笑地说,“都过了结婚周年庆了,怎么还是很焦虑啊?”

  1 因为承诺所以焦虑

  没错,即使在法律的名义上,两人已经是夫妻,但婚礼还是让人觉得“我终于要结婚了”。摆酒席,等于把对婚姻的责任告知天下,亲朋好友都来见证你对婚姻的承诺,这和小两口简单地拿个证,意义大不相同。婚礼不仅是别人对婚姻的见证和认可,还是从单身到已婚的一个正式心理过渡,因此,关心自己内心变化的这个过程,对缓解婚前焦虑才是更有作用的。

  2 婚礼不是婚姻的全部

  关心自己的内心变化,首先要看到,婚礼不是婚姻的全部。有人也许会问,这还用说吗?可别小看这种“心知肚明”的事,我们平时也能感觉到,当一件事没有结果时,失控和恐惧的感觉是最强烈的。放在结婚这件事上,似乎婚礼就能很轻易地成为结束婚前焦虑的一个标志:只要把婚礼办好,焦虑就消失了。但焦虑不仅仅是因为操办酒席,ST说,家里人甚至已经帮他们算过,什么月份和时间行房可以生男孩。觉得自己的人生进入一个被别人控制的轨道,这是他最焦虑和难受的地方。显然婚礼无法中止他的焦虑,虽然明白,结婚以后也不至于“那么恐怖”,但是仍然放不下。

  3 停止对抗焦虑

  有人用忙碌来缓解焦虑,“把婚礼的事情忙完,心里多少也踏实点。”可是另一边又感觉到,忙碌只是暂时让人没有精力去面对婚姻的焦虑。因此,停下来体会内心,不失为消除焦虑更妙的方法。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女孩和男朋友分手后,全心投入工作,不让自己去想分手的痛苦。但是这个工作打压战术,似乎并没起作用。后来她和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说起这件事,一聊才知道,这种习惯从她的父亲去世时就有了。她不想承认爸爸已经死去,转而想用工作来忘掉这件事。最后,朋友让她停止所有抗拒痛苦的想法,对去世的父亲说:“爸爸,我知道你已经走了。”说完之后,女孩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正式和从前的矛盾、焦虑告别。

  结婚也是如此,停止对抗忙碌、害怕和焦虑的所有想法,给自己一点面对它们的时间。婚礼举行之前,静下来体会内心那种紧张、兴奋、预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未知生活的失控感,然后告诉自己,我要成为别人的丈夫(妻子)了,那将是一个新的家庭和新的生活。有人会通过在婚礼上宣誓、戴戒指来完成这个体会内心的过程,没关系,没有固定死板的程序,只要给自己留一点时间,都能很好地定心。

2013-02-01 00:02:31浏览3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