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婚后女人如何保持年轻?

  喝:

  灶上油烟易"发福"该病的一系列症候群是食欲减退,虽有饥饿感,却食之无味,全身无力;平时饮食很少,但体重逐渐增加,成为体宽腰粗的肥胖者;油烟还刺激人的五官。

  停止油烟的吸入

  眼受刺激而干涩、发痒、视力模糊、结膜充血,时间长了即成慢性结膜炎鼻粘膜受刺激会充血、水肿、流涕、嗅觉失灵,即慢性鼻炎;咽喉受刺激会咽干,喉痒、干咳,呈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症,甚至导致肺癌

  防治"油烟症"并不难,关键是停止油烟的吸入,有呼吸道症状的,同时采取消炎、止咳等对症治疗措施。经常开门窗,使油烟排出室外。尤其在冬季,更应注意厨房的通风排气。

  唠叨的女人不容易生病

  心理:

  唠叨是女性心理润滑剂日本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对5700名24岁以上的女性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年轻妇女喜欢跟她们的丈夫或者好友倾诉内心的痛苦和烦恼,但她们的身体都比较健康。

  相反,约有l/3的女性是以酗酒、吸烟及用安眠药等方式来解决压力和不满,结果她们都不同程度地患有神经衰弱、月经失调、高血压等疾病。

  这是因为前者消除了女性心理上的压力,维护了心理健康,后者不但未消除心理上的压力,还使这种心理压力超过了承受能力,导致不良后果。

  妻子爱唠叨,表明其心理上已有明显的压力。与丈夫或亲近的人唠叨,这是一种特殊的感情求助法,是一种心理自我调节机制,是对压力作出的正常应激反应,它有助于避免不良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一些身心疾患。因此,丈夫应当耐心地倾听并利用机会引导妻子唠叨。

  保健:

  30~39岁女性如何自我查体妇科检查(每年做一次)。除了检查癌症迹象外,还应检查有无任何可导致不孕症的感染。

  乳房的自我检查(每月做一次)。这是一种可救命的自我检查法。除了检查乳房,这个年龄段还应控制体重,因为最新研究表明:体重每增加2磅,患乳腺癌的机会就增加23%左右。

  全面体检(每3~5年进行一次)。假如你的胆固醇水平超过了200,则应每年复查一次,并建议做一次心电图检查有无心脏病的迹象。

  皮肤癌检查(每3年做一次)。皮肤癌的发生过程可以长达20年以上,只要早期发现,90%~95%的皮肤癌是可以根治的。

  牙科检查(每半年一次)。35岁以上的人约3/4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床疾病,而牙床疾病正是牙齿脱落的最重要的原因。此外,牙根坏烂也是很严重的。

  维生素E 口服是每天1~3次每次10~100毫克

  误区:

  养颜不可乱用维生素E临床上,普通成人使用维生素E的日常用量,口服是每天1~3次,每次10~100毫克。如超过正常剂量使用,会导致很多不良反应。

  早期过量,会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部分人会出现头晕目眩、视力模糊、口角炎,女性可能发生闭经;晚期过量,则可能导致激素代谢紊乱,诱发肌肉无力,妇女乳房肥大,甚至导致乳腺癌。

  专家建议,维生素E最好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E主要存在于植物油、绿色蔬菜、动物内脏、豆类、蛋黄、瓜果、瘦肉、花生中。如果需要特别补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012-12-20 00:22:39浏览12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希高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最简单的治疗早泄办法
临床上一般并没有最简单的治疗早泄的办法的说法。早泄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性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一般治疗、心理或行为干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1、一般治疗 对于精神压力过大的患者,可以通过多与家人沟通,或者通过爬山、跑步等运动方式缓解压力,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手淫,保持规律的性生活。 2、心理或行为干预 通过心理干预增加男性自信心,使其延长射精,减少焦虑。也可使用行为干预,即射精时用手指挤压阴茎,缓解射精感,有助于治疗早泄。 3、药物治疗 如果是前列腺炎引起的早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消除炎症的作用。如果是龟头炎引起的早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伊曲康唑胶囊、甲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抗炎杀菌的功效。如果存在勃起功能障碍的情况,也可能会引起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枸橼酸西地那非片、他达拉非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阴茎勃起,延长性生活的时间。 4、物理治疗 除上述措施外,患者还可以配合医生通过电刺激疗法、超声波疗法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对提高男性的性生活时间有一定好处。 5、手术治疗 对于阴茎背神经敏感的患者,则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阴茎背神经阻断术、阴茎假体植入术等。术后患者应注意保持创口卫生清洁干燥,以免出现感染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刘希高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早泄吃什么
早泄患者可以吃补肾壮阳的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补肾填精的药物、治疗性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等。 1、补肾壮阳的食物 肾阳虚患者可以适量食用一些羊肉、韭菜等具有补肾壮阳功效的食物,有助于补充体内阳气,改善肾阳虚引起的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等不适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物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药物。 2、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肉、牛奶等,能够为身体补充营养,有利于增强体质,对于疾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3、补肾填精的药物 肾精不足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早泄的情况,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五子衍宗丸、六味地黄丸等药物治疗。此类药物具有补肾填精的功效,也具有滋阴降火的作用,经常用于治疗肾精不足引起的早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4、治疗性功能障碍的药物 如果早泄是性功能障碍引起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使用枸橼酸西地那非片、他达拉非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延长射精时间的目的。 5、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 前列腺炎会导致前列腺充血水肿,从而诱发性功能障碍,患者也会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前列舒通胶囊、前列回春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前列腺炎的症状,从而缓解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手淫,规律性生活,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喝水,少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刘希高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男性早泄吃什么西药最好
临床上并没有男性早泄吃什么西药最好的说法,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达泊西汀片、舍曲林片、帕罗西汀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1、盐酸达泊西汀片 盐酸达泊西汀片是治疗早泄的常用药物之一,能够延长性生活的时间,从而改善早泄的症状。 2、舍曲林片 舍曲林片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以用于治疗抑郁症、强迫症、惊恐障碍等精神疾病,也可以用于治疗早泄。 3、帕罗西汀片 帕罗西汀片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反应性抑郁症,也可改善早泄症状。 4、盐酸氟西汀胶囊 盐酸氟西汀胶囊属于一种抗抑郁药物,可用于治疗为抑郁发作、强迫症、神经性贪食症等疾病,对于早泄也有一定的辅助效果。但是服用药物时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盲目用药。 5、盐酸帕罗西汀片 盐酸帕罗西汀片适应症为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反应性抑郁症,对于早泄也有一定的辅助效果。但是服用药物时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盲目用药。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造成病情加重。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
刘希高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年轻人早泄怎么回事,怎么办
年轻人早泄可能是精神压力过大、长期手淫、包皮过长、龟头炎、前列腺炎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精神压力过大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的状态下,会导致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加,从而引起早泄的情况。建议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可以排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2、长期手淫如果患者长期手淫,可能会导致龟头敏感度降低,从而引起早泄的情况。建议患者戒除手淫,以免引起不适症状。3、包皮过长包皮过长主要是指阴茎皮肤覆盖阴茎头及尿道外口,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阴茎包皮外口狭窄等因素有关。由于包皮过长,可能会导致龟头敏感度降低,从而引起早泄的情况。如果症状严重,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包皮环切术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4、龟头炎龟头炎主要是由于外伤、念珠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的龟头部位炎症反应。由于龟头部位炎症反应会导致龟头敏感度降低,从而引起早泄的情况。针对外伤,建议患者穿宽松舒适的内裤,避免龟头受压,针对念珠菌感染,可以遵医嘱使用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5、前列腺炎前列腺炎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感染、不规律的性生活等因素引起的前列腺炎症反应。由于前列腺炎会导致前列腺充血,引起尿道括约肌紧张,从而引起早泄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红霉素软膏、罗红霉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心态,注重劳逸结合,适当学习一些针对性的两性知识,有助于帮助改善早泄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