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让孩子远离“心理疲劳”

让孩子远离“心理疲劳”


  生理性疲劳,一般是由于生理上的超负荷而引起的。比如,孩子参加了一些消耗体力的劳动,或参加了一场足球赛,都会使平时缺乏锻炼的孩子感到疲劳。不过,由于孩子们精力旺盛,能在短暂的较充分的休息之后,很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而导致的。是人的主观体验的一种疲倦感,它的危害性,不仅会引起人的生理疲劳,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要想消除孩子的心理疲劳,光靠保证睡眠时间是不行的。心理疲劳严重的,还可能发展成心理病态,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以,一旦发现孩子经常处于“疲劳”状态时,应分析一下,到底是属于生理性疲劳还是属于心理性疲劳。专家们认为,有心理性疲劳的孩子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肚子疼”、“头痛”等。

  2、有的孩子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

  3、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不进去”。

  4、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

  5、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

  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的“累”是属于心理性疲劳,父母不必过于惊慌。首先,父母要减轻精神压力,对孩子要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估计,对孩子的学习不能单纯地从分数的高低来衡量,要考虑孩子学习的原有基础,每次考试试题的难易,孩子学习上的困难及临场发挥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对孩子成绩要做纵向比较,即自己和自己比,过去和现在比。

  二是要经常告诫孩子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在对孩子适当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融进家长对子女的一片慈爱之心,力求鼓励多于斥责,切不可简单粗暴,打击孩子的信心。

  三是家长在课外辅导中,要尽量有针对性,并使方法多样化。比如,孩子对作文感到困难,并不是他缺乏课外读物,而是没有亲身感受可写。这就需要家长多带孩子外出活动,增加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和积累素材,从而形成自己的感受,有助于打开思路。当他们为获得知识而感到有内容可写时,就会感到无穷乐趣,心理上的疲劳症状就会减轻或者消除。

(实习编辑:贺凤丽)

2008-05-12 07:28:00浏览3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则挚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抑郁症怀孕会遗传给孩子吗,有影响吗
抑郁症患者怀孕有一定的遗传风险,但并不一定会遗传给孩子。抑郁症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如果孕妇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和支持,控制抑郁症的症状,减少对自己和胎儿的影响。 抑郁症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遗传因素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亲属患抑郁症的风险比一般人群要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一定会患上抑郁症。 对于怀孕的抑郁症患者来说,抑郁症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孕期的抑郁症可能会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增加孕期并发症的风险,如早产、低体重儿等。其次,孕期的抑郁症可能会影响孕妇的情绪和行为,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孕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增加孩子患心理疾病的风险。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抑郁症怀孕一定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孕妇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支持,控制抑郁症的症状,减少对自己和胎儿的影响,那么孩子患抑郁症的风险可能会降低。此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环境、关爱和支持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降低患心理疾病的风险。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产后抑郁症哺乳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吗
产后抑郁症哺乳确实可能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母亲的心理健康,其情绪波动和抑郁症状也可能通过哺乳过程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产后抑郁症母亲在哺乳时,由于情绪低落和应激反应,体内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于孩子健康的物质。这些物质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孩子,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如抑郁状态下产生的酸性产物,长期被孩子吸收后,可能会影响其身体健康。此外,产后抑郁症还可能导致母亲哺乳意愿下降,影响泌乳素的分泌,从而导致乳汁分泌不足,无法满足孩子正常的发育需求。乳汁的质量和数量不足都可能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如体重过轻、营养不良等。除了身体健康方面的影响,产后抑郁症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长远影响。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是婴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产后抑郁症可能会妨碍这种互动,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影响孩子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患有产后抑郁症的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质量较低,可能导致婴儿出现行为失常、情感障碍等问题,表现为好动、难以集中注意力、焦躁不安等症状。对于患有产后抑郁症的母亲,应及时接受专业的医疗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以缓解抑郁症状。在药物治疗时,需注意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对孩子产生影响,必要时应停止哺乳。其次,家人和亲朋好友应给予母亲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正常发育生长。最后,建议定期带孩子接受儿童保健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抑郁症孩子烦躁是病情加重吗
抑郁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等原因所引起的,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烦躁等症状。抑郁症孩子烦躁可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但也可能是由于周围环境因素、睡眠不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等原因所引起的。1、病情加重如果孩子抑郁症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出现紊乱,从而引起上述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使用盐酸舍曲林、盐酸氟西汀等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2、周围环境因素如果孩子长期处于抑郁症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出现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建议家长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有利于改善症状。3、睡眠不足如果孩子平时经常熬夜,可能会导致睡眠不足,引起上述症状,同时还会伴有精神萎靡、身体乏力等症状。建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期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等,一般会导致孩子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使用盐酸托莫西汀、右旋苯丙胺等药物进行治疗。5、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这种症状会导致孩子出现烦躁、紧张、恐惧等症状。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使用地西泮、艾司唑仑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方式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患者的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等,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增强抵抗力。如果孩子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领孩子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