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交际心理学:如何结束一段友情?

66

  一、

  Jeryl Brunner是曼哈顿的一名作家,二十几岁的时候,她认识一个朋友,正好属于人在年轻时初到一座新城市里开始奋斗时认识的那种,这样的熟人在人们的社交圈中比比皆是。她的这位朋友风趣、外向、时髦,不管是在Area(注:纽约著名夜店)里跳一整夜舞,还是郊游去新泽西的Neiman Marcus(注:美国著名商场品牌)折扣店血拼一整个周末,她都随时奉陪。

  但当Brunner女士年届四十之时,她们共度闲暇的理由却越来越不明确了。“我们几乎就像活在不同的电影里。”现年46岁的Brunner女士说道。“我们在什么是重要的这种基本问题上没有共同语言。我对物质方面不太感冒。我是那种会花100美金看场戏的人,要么用来享受某种体验。她的愉悦感却来自拥有一只Gucci手袋。”

  她决定是时候离开她的朋友了。于是,Brunner女士采用了“坏男友法”,不再给她打电话。她的朋友前几次并没在意,有几次尴尬的谈话中,问起 Brunner女士为什么总是太忙没时间碰头,那之后她朋友终于明白了她的弦外之音。但是几年过去了,这场绝交问题似乎还是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我希望当时能用不同的方式处理。” Brunner女士说,“我想,与其让她们继续胡乱猜想,还是要对人家负责任的。”

  Jeryl Brunner 声称她对一个希望疏远的朋友采用了“坏男友法”——不再打电话,不再联系。

  二、

  是否存在一种告诉朋友,是时候散伙的正确方法呢?

  多亏了Facebook,“取消关注”的概念已然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鼠标轻轻一点,你就可以从你的好友花名册上除去某人,再也不必看一条烦人的状态更新,再不要看一张他的度假照片,让他从你生活中永远消失。

  在现实世界中可不是这么回事。即便有研究显示,人们成年以后要除去自己社交圈里的“杂草”是很自然的、或者说是不可避免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试图取消关注朋友的人发现,事情会发展得跟一场小型离婚纠纷一样——夹杂着尴尬的交流、胡诌的借口、受伤的感情,以及持久不散的恶意。

  三、

  就连最不挑食的社交好手都承认,有时候有必要把某些人的名字从他们的小黑本上划掉。

  Roger Horchow是百老汇的制作人,曾经因在Malcolm Gladwel的《转折点》一剧中扮演一名出色的“联系者”而声名鹊起,意思是,他能玩转社交圈,其潜在才能就是维系社交圈内一帮朋友的关系。但即便是他,也得把某些人束之高阁。

  人们开始“甩掉‘初始老友’,也就是那些早期单身时认识的朋友,或是刚开始工作时认识的同事,或是早结婚的夫妻,他们的小孩长得还像你生的。” Horchow先生说,他和女儿Sally一起写了《友谊的艺术:70条简单规则帮你建立有意义的关系》(圣马丁出版社,2006)一书。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无可避免的人生阶段,人们从某一时刻起变得成熟、自觉,从而意识到他们是谁、他们的余生想获得什么,而且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哪些朋友值得全力关注,而哪些只是在消耗精力。换言之,是时间筛掉了人们年轻时交上的朋友,而彼时人们还是为了“多多益善”而交友。

2012-10-26 00:51:16浏览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喝饮料,听音乐会导致失智吗
许多人都把失智症和老化画上等号,认为年纪变大是导致失智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不需要特意去预防。但很多研究都证实,特定的生活习惯会显著增加患失智症的风险。下面将为您说明哪些生活习惯会增加患失智症的风险,并给您提供改善这些生活习惯的建议。【5个可能会让你患失智症的生活习惯】1、喝太多含糖饮料:很多人都喜欢喝饮料,不少人每周一定会喝1到2次奶茶,每天喝1杯的也大有人在。饮料能消暑解渴,还能为繁忙枯燥的生活带来一点小确幸。但您知道吗?含糖饮料不仅可能引发肥胖、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还可能导致失智症。研究证实,摄入过多含糖饮料可能会降低脑容量和记忆力,进而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而且长期摄入含糖饮料容易导致肥胖、血糖升高,而肥胖和高血糖状态都是引发失智症的危险因素。与BMI正常者(18.5≦BMI<24)相比,肥胖者(BMI≧28)患失智症的风险增加了27%。根据建议,每人每天糖的摄入量应低于50克。因此,建议大家少喝含糖饮料,可以从减少饮用量或减少糖量入手,逐渐转向无糖茶饮。举例来说,1杯700毫升的全糖珍珠奶茶就含有62克糖,已经超过了每日建议量。2、睡眠不足:充足的睡眠可以调节生理机能、恢复体力,帮助大脑代谢有害物质。而长期睡眠不足,除了会引发植物神经失调、精神疲惫外,还会使脑内的有害物质难以代谢,进而增加失智风险。研究显示,中年人(50至60岁)每天睡眠时间如果少于6小时,日后患失智症的几率将上升30%。建议大家每天保证睡足7至9小时,并且固定睡觉和起床时间。同时避免酗酒,在午后不要摄入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以保证夜晚的睡眠质量。3、听音乐的音量过大:听音乐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甚至有助于激发创意或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如果听音乐的音量过大,就可能对听力和大脑造成伤害。患有听力障碍的人通常不容易接收外界信息,和亲友、同事沟通不畅,影响社交生活,也增加了学习新事物的难度,进而导致认知功能比一般人更容易衰退。听障者患失智症的风险是听力正常者的2倍。鉴于此,大家平时应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或听音乐时音量过大,同时尽量不要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如果戴上耳塞后仍能听到明显的声音,就说明所处环境噪音过大,应避免长时间待在那里,以保护听力。4、习惯负面思考:比较悲观、消极的负面思考方式,往往容易让人陷入负面情绪中,进而使大脑更容易产生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这2种物质,对脑神经、记忆力和认知能力造成影响。长期如此,可能会增加患失智症的风险。负面思考与成长环境及个人性格密切相关,所以要立刻转变为正面思考并非易事。然而,习惯负面思考的人可以通过规律运动、静坐及瑜伽等方式释放压力,让自己在心情比较放松的状态下,学习接受自己及周围人、事物的不完美,一步步练习正面思考。如果患有焦虑症或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建议前往精神科寻求专业治疗。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病情恶化,还能预防因抑郁症而导致失智症提前发生。5、坐太久:研究显示,久坐会影响大脑内侧颞叶的厚度。当人长期久坐时,脑部灰质会减少,使大脑容易萎缩和退化,增加认知衰退及失智症风险。此外,患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也会上升。一般而言,连续坐超过6小时就算久坐。建议无论在工作时还是在沙发上休息,每30至60分钟就应该起来活动一下,可以去上个厕所、倒杯水,或者做一些简单的伸展或肌力训练动作,这些都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久坐带来的危害。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