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家教的8大注意事项

  1、你是孩子的“克隆”对象

  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由于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以身示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施加影响。对于0—3岁的婴幼儿而言,这种影M向尤为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和主要优缺点大多是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的。这一时期的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孩子在家庭中所学到的一切,包括说话的语调、动作、走路姿态、性格和品德等都会打上父母的烙印。所以有人说,孩于是父母的镜子。如果父母下班回家后只顾吃喝玩乐‘生活自由散浸,甚至行为不轨,无疑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2、别老是“人家孩子怎么、怎么的”

  父母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年龄特征是指一定年龄阶段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及特点。如孩子在幼儿期特别喜爱游戏和故事,父母采用做游戏和讲故事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倘若一个劲地讲大道理,效果肯定不好。个性特征是指每个孩子各自具有的性格特点,如有的孩子性格外向,活泼好动;有的则性格内向,偏于肠腆、安静。因此,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父母学一点儿童心理学知识非常重要,应该经常注意观察和研究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其所思、所为及其心理需要。在家教过程中,父母千万不要用”人家孩子怎么的“来衡量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3、孩子一样有自尊心

  有些父母从未意识到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一味求全责备或轻视孩子的点滴进步,在不经意中就伤害了孩子。自尊心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尊重孩子不仅能促进其自信心、自尊心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其创新精神与自我行为控制。自尊心受到损害的孩子,在发展中必然会产生心理障碍,如自卑感和对抗心理等。因此,父母必须时刻注意尊重孩子,保护并培养其自萄心。在生活、中,注重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和鼓励。对于孩子不及他人之处,不责备,不讽刺,可用其他长处来激励孩子

  4、从小教起,从小改了

  0—3岁是孩子身心发展最迅速和最基础的时期,此时可塑性大,培养良好的品德及性格最易取得成效。同样,若是在婴幼儿时期形成了某种不良行为习惯,纠正也最容易。但是,如果错过了幼年时期再进行教育,难度就大得多[当前,有些中小学生行为品德上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幼儿期缺乏良好教育或教育不当所致。

  5、别总盯着孩子的缺点

  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对于其表现出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会使孩子感到高兴,以后自然愿意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这种做法称之为正强化。有些父母的眼睛总是盯住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就称之为负强化。负强化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反而易于强化这种习惯。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甚为着急,希望孩子改掉,逢人便说:“这孩子只吃鱼、肉、蛋,蔬菜不沾边……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当着孩子的面数落缺点,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孩子出现越管越糟的现象,往往是父母惯用负强化所致。

  6、决不为孩子护短

  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但有不少父母只爱听表扬和赞颂之辞。如果有人批评自己的孩子,往往很不高兴。当自己发现了孩子的缺点,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孩子隐瞒。有的父母还想方设法为孩子开脱、辩解,甚至指责别人。其实,这不是爱护孩子的正确做法。一则由于父母护短,孩子会有恃无恐,变本加厉。二则别人不再反映情况,不利于父母全面了解孩子。但是孩子的缺点是客观存在的,总会表现出来。孩子的短处往往是越护越短,将来铸成大错,父母会悔之莫及。

  7、不用暴力“征服”孩子

  有些父母认为”不打不成才“’常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从而带来许多不良后果。一则孩子的神经系统十分脆弱,粗暴的态度会使其精神紧张,有损其身心健康,并可造成两代人的感情隔阂。二则孩子因为慑于暴力,往往不敢向父母讲实话,久而久之,容易养成说谎话、不诚实的恶习。三则孩子的模仿力强,以后也会成为粗暴纳人。所以,父母采用高压手段来“征服“孩子的做法是很不明智的。

  8、不把电视当成“保姆”

  现在,有为数不少的父母为图省事,把电视当成孩子的全日制“保姆”,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一则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会直接妨碍亲子间的语言和感情交流,也不利于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二则成天让孩子看电视,势必减少户外活动和人际交往,对视力也有不良影响。三则看电视所需要的是被动注意力,若看得太多,不利于发展认真学习的主动注意力,以致学习时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做事易于出现疲劳。因此,孩子看电视要有选择,时间不宜太长,父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别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陪看”。

(责任编辑:谭静宇)

2008-04-15 11:51:00浏览4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宝宝左胸有点突出是怎么回事
宝宝左胸有点突出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缺钙、鸡胸、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所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治疗。1、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双方或者是其中一方身材比较矮小,宝宝在生长发育期间,可能会出现左胸有点突出的情况,如果没有其他异常的情况,则一般属于正常的现象,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2、缺钙如果宝宝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过度挑食或者是偏食,导致体内的营养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身体缺钙,从而出现发育迟缓、身体乏力、胸部异常突出等症状。建议家长平时要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多吃含钙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瘦肉等,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等药物来治疗。3、鸡胸鸡胸是指宝宝胸骨向前隆起,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多数是肋骨和肋软骨过度生长,继发性地引起胸骨前突所致。宝宝可能会出现胸部异常突出、身体瘦弱等症状。家长可根据医生指示给宝宝使用维生素D、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如胸骨沉降术、胸骨翻转术等。4、佝偻病佝偻病通常是因为宝宝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宝宝可能会出现多汗、烦躁、睡眠不安、胸部异常突出等症状。家长可根据医嘱给宝宝使用维生素D、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根据医生指示使用鱼肝油、维生素D等药物进行治疗。5、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一般是指宝宝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宝宝可出现胸部异常突出、口唇青紫、活动耐力降低等症状。家长可根据医生指示给宝宝使用呋塞米、螺内酯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家长还可遵医嘱给宝宝采取手术治疗,如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等。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宝宝的饮食均衡,同时注意宝宝的作息,避免熬夜。如宝宝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谭玉婷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宝宝吃了乳腺炎化脓的奶会怎样
宝宝吃了乳腺炎化脓的奶,可能会出现腹泻、发热、口腔不适、乳房胀痛、皮肤感染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治疗1、腹泻如果宝宝吃的乳汁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腹泻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散等药物进行治疗。2、发热如果宝宝吃了乳腺炎化脓的奶,可能会导致细菌或者病毒侵入血液,引起发热的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使用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腹股沟等部位,帮助宝宝降温。3、口腔不适乳腺炎化脓可能是细菌感染、乳汁淤积等原因引起的。如果宝宝吃了乳腺炎化脓的奶,可能会导致口腔内出现异味、疼痛等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使用清水或者是淡盐水给宝宝进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4、乳房胀痛乳腺炎化脓的奶中可能会有脓液,会导致乳房内的乳汁淤积,引起乳房胀痛的症状。建议家长可以使用热毛巾热敷宝宝的乳房,缓解不适症状。同时,家长也可以使用吸奶器,将乳房内的乳汁吸出,缓解不适症状。5、皮肤感染如果宝宝吃了乳腺炎化脓的奶,可能会导致细菌或者病毒侵入体内,引起皮肤感染的情况。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医用碘伏、医用酒精等对宝宝的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健康,可以适量给宝宝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粥等,避免食用辣椒、芥末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宝宝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三岁宝宝经常病毒感染是什么原因
三岁宝宝经常病毒感染多考虑是免疫力低下引起的,也可能是卫生条件差、季节变换、不注意保暖、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处理。1、免疫力低下如果宝宝自身免疫力比较低下,对病毒等病原菌的抵抗能力比较弱,可能容易导致反复感染的情况。建议平时做好宝宝的护理,注意保证宝宝的营养供给,还要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时间。2、卫生条件差如果宝宝居住的环境比较脏乱,卫生条件比较差,病毒等病原菌容易滋生,从而导致宝宝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建议保持居处的卫生清洁,也要保证宝宝的清洁,可每天使用温水擦拭宝宝身体和手部。3、季节变换在季节变换时,由于环境变化,导致宝宝机体抵抗力发生变化,也容易导致反复感染的情况。建议在季节变换的时候注意尽量减少带宝宝到人群过于聚集的公共场合。4、不注意保暖如果平时不注意给宝宝保暖,或者使用凉水给宝宝洗澡等,也容易导致宝宝受凉,导致上述情况。平时要注意根据环境温度、季节变化的情况及时给宝宝增添衣物,也要避免给宝宝用凉水洗澡或擦拭,以免宝宝受凉。5、营养不良如果平时没有做好宝宝的喂养工作,喂养过少或者过度喂养,都可能会导致宝宝胃肠功能的损伤,出现营养吸收不足或者不良的情况,导致宝宝出现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下降,有可能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平时合理喂养宝宝,在喂养完宝宝后也可以适当给宝宝按摩腹部,促进消化。平时也要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果宝宝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李兰娜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一岁半宝宝还要吃AD吗
AD通常是指维生素AD。一岁半宝宝是否还要吃维生素AD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判断。一般来说,如果宝宝饮食均衡、户外活动充足且生长发育正常,可酌情减少或暂停维生素AD的补充;但如果宝宝存在挑食、户外活动少或有某些特定疾病等情况,则可能需要继续补充维生素AD。如果一岁半的宝宝饮食丰富多样,摄入了足够的富含维生素A和D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奶制品、胡萝卜、菠菜等,同时宝宝户外活动时间充足,能够通过晒太阳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并且宝宝生长发育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出现佝偻病、夜盲症等维生素缺乏相关的症状,那么可以考虑酌情减少或暂停维生素AD的补充。例如,一些宝宝食欲良好,不挑食,每天都有一定时间在户外玩耍,身体状况良好,这种情况下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不急于继续补充维生素AD。然而,如果宝宝存在挑食现象,某些富含维生素A和D的食物摄入不足,或者由于天气原因等户外活动较少,皮肤合成维生素D不足,又或者宝宝有某些特定疾病影响了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那么就可能需要继续补充维生素AD。比如,患有慢性腹泻、肝胆疾病等的宝宝,可能会影响维生素A和D的吸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补充以满足身体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关注宝宝的饮食结构,尽量保证宝宝摄入多样化的食物,以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其次,要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安排宝宝进行户外活动,晒太阳的同时也能增强宝宝的体质。如果不确定宝宝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AD,可以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营养师,其可以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同时,要注意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维生素AD,避免过量补充,以免引起中毒等不良后果。如果宝宝在补充维生素AD期间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