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备用文章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备用文章

崔永元:走出抑郁症的阴影

举报/反馈
2008-03-16 22:45:0039健康网社区

  从“实话实说”到“小崔说事”,再到“电影传奇”。有人这样概括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的形象:潜藏在冷峻外表下犀利的批判,时常有“不经意”而来的经典妙语,缜密的思维和不动声色的引导,从容自信潇洒的风度,这就是新一代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最佳的诠释。

  除了这些,崔永元还有他另外珍贵的一面,就是做个实实在在的人。他的工作间里有着这样一幅对联:“说天说地莫若说真,话东话西不如话实。”真实和坦诚地做人,是崔永元一贯遵循的准则,这背后是父母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的爱影响着他

  这一生对崔永元最具有影响力的是他父母的爱。他把这爱打了一个精彩的比喻:父爱就像日出,那样光明磊落,真挚情深;母爱就像月亮,那样温柔无私,慈爱无边。

  崔永元1963年生于天津,3岁时,全家跟随父亲所在的工程兵部队迁往北京良乡,小时候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

  小崔的家庭很正规、很正统,父母对他的教育,印象最深的就是诚实。他们认为这是第一位的,不能说谎,不能骗人,不能去占人家的便宜。这些要求非常严格,直到现在,父母依然这样要求他。

  他们家曾经养了一只大花猫,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吃过饭的他背着书包正准备去同学家做作业,发现他家的这只猫正洋洋得意地守着两条大黄花鱼准备用餐呢,他连忙把他的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顺着脚印一查,原来黄花鱼是大花猫从屋后墙外的国营菜市场叼来的,二话不说,就带着黄花鱼和儿子直奔菜市场,说明情况后,把鱼钱付给了营业员。

  记得有个邻居,脾气非常古怪。她今天和你很好,明天就可能骂你,还骂一些非常难听的话。甚至她儿子考试没考好而崔永元考好了,也会令她不满,乱骂一通。为此,母亲常常唉声叹气,但从来不会去和她争辩一句。通常是过了两三天以后,那个阿姨又来找她聊天,就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母亲还经常做与人为善的事情。70年代初,他刚开始上学,父亲在团里做政委,部队上经常有家属来探亲,有时候没地方住,母亲就把他们接到家里来住,给他们做饭。弄得孩子们都有一种做好事的冲动感和神圣感,看见妈妈如此待人,他们也跟着学。妈妈把热汤面端过去了,他们就把自己珍藏下来准备自己吃的苹果献给客人。

  父母的榜样,使他养成了善待他人、坦诚处世的好品德。但小崔也有心情不舒畅的时候,跟同事也会有矛盾,但他有一个原则,有话当面说出来,决不会在背后鼓捣。对你有意见,什么事儿看不惯,直接告诉你。

  欢乐的童年

  那时每次逢年过节学校都要组织文艺演出,节目丰富,独唱、合唱、表演、舞蹈一应俱全。

  记得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他参加了群舞《地道战》的排练,节目构思巧妙,二十多个学生手拉手在旋律中变换着队形,忽而是地道的墙壁,忽而是运动的民兵,通过手与胳膊的组合,还出现堡垒和洞口等等。由于表演难度过大,只好不断调换演员。最终他落选了,很是难过,回家后一直闷闷不乐。当父母知道情况后,拍着他的肩膀笑着安慰到:小小挫折算什么呢?并鼓励说今后有的是机会,其实,生活中坎坎坷坷的事情总会发生。最后经过努力,他出演了压轴节目的主角,在歌舞剧《野营路上》中扮演部队指导员。

  当时他穿的是父亲借来的军装,尽管是小文艺兵的演出服,帽子还是太大,帽沿在头上转来转去,看上去虽然滑稽,但并不影响心潮澎湃,又急于展现的小小崔的发挥。戏的结尾是高潮,群众让战士吃甜瓜,战士不肯吃,互相推让,僵持不下时,他所扮演的指导员迈上台阶,和战士们一起唱起一首歌:军队和人民/鱼水不能分/发扬好传统/永远记在心……

  演出格外成功,于是第二轮就到附近的部队、家属院巡回演出。到父亲所在的部队演出结束时,父亲作为政委走上台逐一和演员们握手,祝贺演出成功,当然也握了“指导员”的手。在小崔的印象中,他们父子正式握手只有这么一次。父亲握他的手时,感觉到父亲的手好重也很暖和,并从父亲赞许的目光中感受到了强烈的父爱,这爱是那样炽热,那样深沉……

  小崔同志小时候也是个“人来疯”,那时侯曾学过小提琴,小提琴这东西太苦,他很不爱练,感觉每次练习硌得腮帮子直疼。可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他肯定要抄起琴,到隔壁的房间去拉,希望客人能对他的琴技发表评论。后来真就有客人对他妈妈说了:呦,你儿子二胡拉得真好啊!

  小的时候身体弱,打架的时候老不占上风,所以只能过嘴瘾,喜欢打嘴架,但这里有个度。比如跟他们班一个经常欺负人的同学打嘴架,在他用嘴赢了这个同学之后,对方肯定是会动手的。所以这里还有个度,既要占了上风,还不能让人家太下不来台。

  上学的时候搞集体活动,他经常献计献策,出过很多好主意,结果功劳最后总要落到别人头上。等他们实在不好意思了,也会说是集体创作。弄得他特郁闷,就不愿意出主意了。但下一次搞活动,别人出了很多烂糟主意,逼得他不得不把他的主意再拿出来,就是这样,老有一种知识产权被侵害的感觉。

  好在后来小崔同志终于熬到能利用他的脑子和那张嘴坐上了主持人这张椅子,因主持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而一举成名,受到观众的喜爱。他的幽默、机智和带着坏相的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在《实话实说》办得越来越火之际,他却突然退出了。原来,他患上了非常严重的抑郁症,一度痛苦得想自杀。

  风光背后的痛苦滋味

  崔永元从小就有失眠的毛病,而且是有家族史的——他的外婆患有失眠症、母亲晚上睡不着觉。也许是母亲过多地在他面前强化了失眠的痛苦,以致上小学时偶尔睡不着,他竟夸大了失眠的程度。结果,他越怕睡不着,晚上就越是瞪着天花板毫无睡意。

  考大学前,崔永元的失眠更加厉害了。他知道父母在自己身上寄予很大希望,自己必须考上大学。可是,失眠却让他每天都昏沉沉的。幸运的是,他以顽强的毅力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之后,又一路周折地闯进中央电视台。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话实说》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知名度和收视率越来越高,崔永元就更加觉得压力大。当时《实话实说》的策划,都是大腕级的社会学者和教育学者。他们希望在节目表面的娱乐色彩后面能讲出一些大的道理。这对他来讲非常累,他是学新闻出身,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要把这些专家学者给他的思想先消化掉,然后变为自己的东西,这个翻译过程非常非常累。他每准备一期节目平均都是半个月以上。要看历史材料,要看懂,还要变为自己的。这些工作劳动量非常大。”崔永元举了个例子:《实话实说》做到第十二期,请的二位嘉宾在做学术层面的交流,我根本听不懂,根本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我要听不懂,观众怎么办?

  那时就觉得有压力了。这种压力就一直持续着,直到2002年9月他已经无法正常工作了,完全处于崩溃的边缘。他说:“我当时甚至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觉得自己是个没有用的人。”相信电视观众知道小崔为大家带来这么多欢乐背后付出了如此艰辛和痛苦,就再也不会笑出来了。

  在抑郁症折磨下,崔永元变得面容憔悴、人消瘦。有时,他会突然情绪失控,莫名其妙地发火。有时,他会久久地呆坐,不和任何人说话。后来,他发现自己开始掉头发。有一次,他三天三夜都没睡着,他觉得活着真是太痛苦了,还不如死了彻底解脱。极度的痛苦中,崔永元不得不开始认真地反思。他想来想去,觉得自己越来越严重的抑郁症是由于主持《实话实说》引起的。他太看重这个栏目,太想把它搞好了,并且残酷地要求自己必须做到一期比一期更好看、更受欢迎,如果继续主持《实话实说》,他的病情将不会有任何改变,惟一的出路是离开《实话实说》!

(责任编辑:谭静宇)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