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儿女跟爸爸亲,适应能力强

  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瑞典阿普萨拉大学的研究者安娜·萨卡迪称,她和同事在近20年中,对8000多名婴儿和30岁左右的成年人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如果父亲能对孩子多操点心,孩子成人后适应力更强。

  为此,记者专访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詹姆斯·霍文斯。“上世纪80年代,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很多人承认,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一直留有父亲的印记。”霍文斯说,这和父亲的教养方式关系密切。心理学家发现,婴儿在3个月时见到父母就会有不同反映。“当父亲靠近孩子时,孩子就会耸肩挑眉,变得比较兴奋;而看到妈妈就会表现得比较乖。个中原因很有趣,因为母亲抱孩子时,惯用相同的方式;而爸爸则多是变换着手法抱。”霍文斯说,等到孩子再大点,父亲多是用游戏的方法来带孩子,如当马让孩子骑。从小到大,爸爸这种不断变化的身体接触,让孩子最早体验到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适应别人,长大后,他们也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接关系。另外,当孩子遇到陌生的人或物,如小狗等,妈妈一般会拉着孩子走开,并告诉孩子要远离危险。“而父亲往往站在一边,让孩子自己去面对。无疑,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品格和探索的勇气。”

  “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解释。”霍文斯说,父亲是稳固家庭的重要角色,无论儿子还是女儿都会不自觉地以爸爸为榜样。正如主持本次研究的萨卡迪所说,这种生活教益的作用是长期的。假如一个女孩16岁时能和爸爸朝夕相处,她进入婚姻殿堂后,多半也能和伴侣建立起稳固长久的关系。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这是因为子女对父亲的信任情结更胜于对母亲的依赖。

  霍文斯分析:“父亲不要把时间都放在工作上,要知道,挣再多的钱都不如付出一点爱。你看,莫扎特的父亲甚至辞去了宫廷乐师的工作,在家专心培养儿子。当然,现代社会不要求你做专职父亲,只是多分点时间给孩子吧。”霍文斯建议,父亲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出表率。

(责任编辑:谭静宇)

2008-02-28 07:39:00浏览4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