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寄养造成的人格障碍

  我们姐弟五人,四妹自一岁半由没有结过婚的姑姑抚养。姑姑对她百依百顺,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不能自理。上初中时,她才回到妈妈身边,全家人自然疼爱有加。但她不但对任何人无一点感情,反而像对待仇敌一样,时时刻刻怀疑,提防着家人。走出家门,与别人交往时,常紧张得咳嗽,以致失态。回家来,对谁都理直气壮。尤其对年过花甲的妈妈,她动辄恶语恶言,甚至破口大骂。

  四妹现已22岁,生活依旧不能自理,其它不足之处,亦数不胜数。去省城看过心理医生,也无济于事,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怎样去正常工作、生活呢?请问,四妹这是怎么啦!

  目前像你四妹这样的孩子不少,从小被父母寄养在姥姥家、姑姑家,长大以后(多半是到达上初中的青春期)才回到父母身边来。结果有相当部分发生了家庭人际冲突,甚至是家庭内暴力。不是闹得鸡犬不宁,就是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医生称这种状态为“青春综合症”。青春综合症的表现形式因人而异,但有个总的特征,就是基本上属于人格发展障碍。在精神医学里,这种人格障碍大体上可分为偏执性人格(即不相信任何人,有明显的防卫攻击心理,好怀疑,偏见和固执);癔病性人格(喜怒无常,情绪极度不稳定,强烈的暗示性和突出自己);强迫性人格(行为拘谨、刻板、过分规范约束自己,追求尽善尽美、认真和缺乏感情);反社会人格(明显的对权威的反抗,常无理取闹,以使他人不安为快,道德观念差,行为往往失控,对家庭、社会有一定的危害性)等。至于为什么会发生人格发展障碍,根据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分析,主要还是教养方式和缺乏父母协同之爱的缘故。假如姑姑是已婚的并且有自己的子女,情况会好得多。可偏偏姑姑是个老处女。

  单从这一点上看,就足以使一个儿童的心理发展受阻。因为谁都知道,老处女是具有其独特性格的。这些老处女们,对待养子如同对待宠物一样,她们只是把养子做为一种精神寄托,一种移情的对象。而你的四妹从姑姑身上必然学到许多孤僻、乖戾、自私和攻击防卫的性格特点。一旦这些性格固定下来,再加上青春期本该出现的逆反心理以及对生父母的怨恨(为什么非把我送给别人抚养,你们做父母的对我负了什么责任:)和对哥姐们的嫉妒错综在一起,于是爆发了你所述的情感与行为问题。

  如今她已22岁,想改变这种人格障碍确实不易,充其量只能是修正,但这也要依社会给她施加什么样的影响而定。当然,婚姻这一关也是不可轻视的。如顺利则可提供一次修正的机会,如不顺利,则有可能向更坏处发展,成为一个人格上的残疾人。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值得父母们深思的。

(责任编辑:谭静宇)

2008-02-21 11:57:00浏览7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