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危机中给员工怎样的关怀

危机中给员工怎样的关怀
 

  危机期问,企业身处困境,员工是企业的血液,供给企业正常运作所需的“氧气”。

  那么员工需要什么来支撑突然变得脆弱的神经呢?其实,企业领导人和HR也可以供给员工工作和生活的“营养”,这是一个相互关怀的过程。SARS来了,它不仅考验企业本身的抗风险能力,让众多企业在暴风雨中要么更为奋勇地飞翔,要么淋湿翅膀、跌落大海;更为重要的是,在这场危机中,企业进一步认识到人是企业最为关键的资源,对员工的体贴和关怀是否做得好,是否从外到内地对员工进行“人文抚摸”,直接关系到企业度过危机的难易,令企业不得不高度重视。

  员工关怀项目(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在国外企业中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管理,在中国的很多企业中,工会或者人力资源部门承担了部分职能,但尚没有系统和完善的员工关怀体系。危机前的准备结合本企业的行业特点以及员工基本情况、个性特点和家庭情况,预先了解员工在面临危机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

  以北京为例,在广州大规模爆发SARS时,企业有关部门和人员就应该对员工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员工关怀方案。

  危机中的应对

  危机时期员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恐惧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面对突发性危机时,人们的安全需要得不到很好满足,出现强烈恐惧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回避表现,尤其是SARS还具有传染性和未知性的特点,所以恐惧的表现更加明显。

  冲突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人们行动中常常具有两个以上的目的,而这些目的不可能同时实现,因而会产生内心冲突。在SARS危机中,一方面,员工当前最重要的是安全需要,少接触人群;另一方面,还要保障生活,但上班就必然会接触别人。这两个目标都很重要,但又彼此矛盾,由此引发了员工内心激烈的冲突和斗争。

  焦虑心理:由于个体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容易产生广泛性紧张不安、焦虑、烦躁,高度的警觉状态、容易激动。在对疾病本身担忧的同时,再加上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及自己前途的担忧,使焦虑感加重。员工关怀策略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危机中员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都有一些新变化,一个好的员工关怀计划应围绕着这一中心从各个维度和层面展开。

  第一、提供必要的外在条件支持由于危机一般是突发性的,在决策者没有指定出具体的工作、业务运转等方面的应对策略前,应保证所有员工得到及时有效的外在条件保障,如做好办公室的消毒、通风工作,保证工作餐的卫生;适当改变办公室的布置;增加相应的福利项目,如开通或增加班车;发放口罩、药物、体温表、消毒液;免费的公司内部体检;集体购物;对有些工作人员增加额外的健康险、医疗险或寿险。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降低员工的恐惧感,并为管理者作出战略调整赢得时间。

  第二、进行必要的工作模式调整基于SARS的特点和各企业的行业特点,按是否需要现场完成为标准,对工作性质类型进行划分,对于那些可以在家完成的任务,制定好具体任务描述;对于那些必须现场完成的工作,详细说明性质、需要的条件、必需的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对员工个性和具体条件进行匹配性程度评价。具体可采用远程办公模式、弹性时间制等方法;还要考虑工作分担,非典时期一个部门的工作通过平均分担的方式共同做满一周,减少每个员工在公司工作的时间。

  第三、提供深层内在心理支持有了外在条件的保障和工作模式的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员工的消极心理反应,但仅仅做到这两步还不够,因为如果员工深层的心理问题和疑虑得不到疏导和缓解,仍然会带来诸多问题。认知偏差纠正对外界情境的认知偏差是导致恐惧的重要原因,企业应该通过培训、企业内刊、板报等形式宣传非典的科学知识、及时通报疫情和非典研究的进展,使信息渠道畅通,遏制小道消息的传播。

  情绪调适心理学及相关的生理学研究认为,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刺激机体内免疫激素的分泌,从而增强人体的疾病抵抗能力和康复能力;而悲观消极情绪的功用正好相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面对非典,为提高免疫力,应减少负面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方法:

  创造交流沟通的机会,宣泄恐惧、无助等消极情绪。进行放松训练和注意力转移:紧张、恐慌的情绪引起人体肌肉紧张,从而导致各种身体不适。通过学习和应用一套放松练习可以控制这些不适感,常用的放松法有深呼吸放松法、想象放松法和躯体放松法。

  分散注意力训练:在短暂的某一时刻,一个人的注意力只能集中于一件事情上,当你把注意力转向中性或愉快的事情上时,就可以把你从,忧虑性的思维和观念中解脱出来,使情绪处于积极定向中。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机体免疫力。危机后的员工关怀在经历了剧烈的心理动荡之后,即使危机已经过去,员工仍然有一些遗留问题需要解决,再加之整个企业处于调整和重建新平衡之中,因此绝不能忽视危机后的员工关怀。

  员工心理分析:危机过后,随着员工对危机的深入了解,恐惧心理会有所下降,但依然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焦虑心理中由对疾病的焦虑转向对企业发展前景和个人前途的担忧,因此应围绕这一重点展开。继续提供外部支持条件,并随事态发展及时调整。

  沟通和情绪疏导:由于在危机中很多员工在家办公或减少上班时间,期间会有电话和其他形式的交流,但还是会导致信息获取不足和交往需要的缺乏,容易产生孤独感,并且要特别注意一些个性内向敏感的员工,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心理辅导。

  危机过后,应适当增加员工之间和管理者之间的直接交流机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并互相倾听,并对危机中员工关怀的措施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利用这样的沟通,一方面可以疏导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团队凝聚力。

  反馈与激励:员工对自己在危机中的表现一般都没有把握,希望得到其他人和管理者的反馈,一定要对所有员工的表现进行及时和积极反馈,并针对不同个性员工进行不同方式的激励,这是一个企业重新塑造企业文化的契机。针对SARS,尤其要对那些坚持工作或家中有医务人员亲属的员工进行特别激励。

  除了进行心理激励外,管理者还应根据内外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运作策略,并告知所有员工未来的计划和发展,这是减少员工不必要焦虑的重要环节。

  危机前、中、后员工和企业状态分析从上面可以看出,在一次大的危机过后,个人或企业都会经历三个阶段,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处于极度不平衡的状态,直至再次建立起新的平衡,员工关怀的重点和具体措施就应以这三个阶段为线索来实行。

(实习编辑:黄燕红)

2008-02-04 07:20:00浏览9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