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个案分析

家长如何走进孩子内心

举报/反馈
2008-01-23 07:12:0039健康网社区

家长如何走进孩子内心

  孩子是大人的一本书,也是一面镜子

  家长总是期待假期能与孩子更好地沟通一下,对于孩子来说。这可行吗?

  甄中科:孩子是大人的一本书,永远读不完。家长应该是随着孩子一起同步成长,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假期的期待上。一个家庭搞好沟通、

  和谐,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不是拥有多少财富,物质条件的良好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心里环境才是重要的。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孩子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的摇篮,也是孩子一生的幸福,恐怕是一本书也说不完。

  做到经常与孩子沟通,这可能吗?甄中科:随着孩子成长的不圊年龄阶段,其特征、需求不同,所以家长与孩子的接触方式、沟通语言都会不同。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时期感兴趣的事情来沟通。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所提问题有些幼稚,脱离实际。其实,孩子不能区分真实与想象、理想与幻想的不同,心理学研究发现,只有18%的6岁儿童能区别真实与幻想;有90%的9岁儿童能够理解故事是编造的还是真实的;11岁的儿童开始能从新的角度理解诚实的问题。

  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他会折射出你教育成功的一面,也能折射出你教育失败的一面。所以家长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而且,沟通要无形地在每天的点点滴滴中完成。

  学龄前孩子主要培养合群性

  与学龄前孩子沟通要注意什么?

  甄中科:0-6岁的孩子,其安全的需要是主要的。孩子需要家长的温暖,在这一年龄段家长主要对孩子进行生活方面的照顾、健康方面的关注。如果一个孩子在幼小的时候有过脑外伤、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对他_生都会留下影响。

  但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些上面,3岁前是孩子和谐的心理态度、健康人格形成的黄金期。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教育着孩子,譬如,家长对于不喜欢的来访者或电话,即使在家也随便说"告诉他我不在家",无形中教会了孩子说谎,但是你认识不到这一点;又如看电视过程中,对内容的评价不回避孩子,这些是不应该的,孩子应该看孩子的频道,家长与孩子应该有所区别。

  在1岁前(特别是7-9个月),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爬行训练。这对孩子的感觉统和能力有锻炼作用,感觉教育不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有多动的表现,甚至影响孩子的形象,产生自卑感。

  在德育方面,幼儿园的小朋友主要培养的是合群性,与小朋友一起分享游戏的愉快、分享食物。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独立性、任性,但家长常常这样教孩子一"他打你,你就打他,我们的孩子不能吃亏"。其实,幼儿阶段合作能力的培养比竞争能力更重要,对孩子以后事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小学生主要培养是与非

  孩子上了小学,沟通时又要注意什么呢?

  甄中科:名正言顺,这时家长酋先要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但是有些家长以为这样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其实,中国的文化教育底蕴是很深厚的,"最难的难

  不过中国的方块字",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对学习的概念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家长要陪读,要一笔一划帮着写作业。而且,学问不仅仅是老师教的,还要鼓励孩子问同学,与小朋友交换不同看法。同年龄段的几个孩子放学以后在~起做作业,这种小组学习很值得提倡。

  其次,还要关心孩子的在校情况(与老师、与同学的关系),培养孩子落落大方、积极、快乐的惰绪,不要斤斤计较,这就得从自己做起,譬如丢了一块橡皮,裤子屁股磨破了口,不要喋喋不休。多和孩子聊聊在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多和孩子做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如带孩子去参观科技展、看儿童剧,而不是去逛商场买衣服、去证券市场做股票生意。在德育方面,小学生主要培养是与非。家长要做表率,要有耐心,更不能糊涂,举个例子,孩子不小心摔倒了,有的家长就揣地一脚,说都是这地的错。这明显不对,会养成孩子委过于人的毛病。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要循循善诱,不能以粗暴态度对待,也不要~味迁就。

  在是非教育过程中,有些事情家长确实说得对而且很有道理,但孩子不服气,怎么办?

  甄中科:口服就行了,不要强求孩子灵魂深处的东西;要允许孩子有疑问,有不同看法。有些家长就犯这

  样的错误--"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又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不是大人,什么话不是说过一次就行了,况且大人也不是圣人,也不会被"教育"过一次就记住了。

  家长可能假期把小学生交给老人,这时应该注意什么?

  甄中科:从中国总体情况来看,年轻的父母因为工作忙,老人带孩子是有正面意义的。老人带孩子有一定的经验,而且老人心细、有耐心,但是因为老人体质方面变弱,无法满足孩子好动的天性,不能跟孩子一起运动做游戏。有条件的话,夏天应该多带孩子去游泳,冬天溜冰,而不仅仅是坐在家里看电视,然后给孩子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

  在监督孩子作业方面,老人虽然无法辅导孩子了,但是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假期同步作业。

  最让家长不放心的是,老人比轼娇惯孩子,其实,不管是年轻的家长,还是爷爷奶奶们,要改变一个观念--那就是,挫折教育是孩子一生成长中的维生素,如果孩子有理性的家庭成员、爱他的老师们,这个孩孑的童年是最幸福的。

  青春期主要是道德教育

  孩子大了,到中学时代沟通要注意什么?

  甄中科:孩子小的时候,可能会把家长、老师的话当成圣旨,但是到了青春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厉来很听话的孩子一下子变得不可玛喻了,原来很乖巧

  的孩子经常打架斗殴。这是人生的第二个反抗期,而且,青春的暴风雨时期是多事之秋.这些变化使孩子不假思索地反抗如变天了,母亲要求孩子添件衣服可孩子马上一摆手说:"不用!不用!"相反,这进来了个伙伴说"加件外套走吧",马上照办就走。

  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比文化知识教育更重要,因为此时的孩子,心理的成长落后于生理方面的发展,其逻辑、判断、忍受挫折、自我调节、自控等能力远远不足,而且,此时的孩子更愿意与社会接近,有时一时的冲动会酿成一生的悲痛。举个例子,中学生甲坐在桥边,这时走过来中学生乙,互不认识,甲看了乙上眼,乙看了甲一眼,"不服气,跟我来",于是乙就跟着甲进了一条胡同,这时走出来4个男孩把乙围住,乙见势不妙,随手抽出一把小刀,扎了其中一个就逃走。不巧的是,刚好扎在心脏位置,后来这孩子死了。事后调查原因,就是因为你看了我一眼,我看了你一眼。

  孩子拒绝与家长谈心,怎么办? .

  甄中科: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家长正儿八经地说"找你谈谈心",那是不可能的。家长要付出加倍的关心,要学会"在动中交流",此时的孩子都喜欢游戏、旅游,要与孩子走出去,看看大自然,在这些动态过程中旁敲侧击地了解孩子所思所想。 .

  青春期孩子对家长的话听不进去,怎么办?

  甄中科:在德育方面,青春期主要是社会伦理道德教育。这时的家长就需要出更深层次的亲情、爱护,更深层的爱与关怀,比简单的谴责、给零花钱复杂多了。

  家长不可能整天跟着孩子、盯着孩。给孩子自我管理的尺度,就是道德教育。这在我们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如岳母刺字,教的是精忠报国。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交友问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交得是不三不四的朋友,拒绝孩子的朋友于门外,以为这样就可以杜绝孩子与不良少年的交往。其实,把孩子的朋友请进来,可以在自己的视野范围里观察孩子,就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朋友的家庭成员、特长爱好;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心理世界、他的审美观,甚至他的不良习惯的蔓延,否则两眼一摸黑黑,鞭长莫及。

  如何把孩子的朋友更好地请进来?

  甄中科:请进来的方式很多。举个常见的例子,现在的孩子喜欢下馆子过生日聚会,几个要好的伙伴、一些啤酒甚至白酒,常常喝得一醉方休。这时,家长可以为他们开启方便之门,做一桌的饭菜,买好适量的饮料与啤酒,让孩子自己邀请好伙伴到家里来,家长做好饭菜后再出去,这样,孩子的伙伴会来,所喝的啤酒数量可以预见,聚会的结束时间可以控制,孩子的好伙伴都有谁一目了然。何乐而不为?

  (实习编辑:邓碧琴)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