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08职场 短信超强攻势

08职场 短信超强攻势

  “路道粗”的由来

  外企市场部 Yvonne

  我这招是从以前带我的前辈那里学来的,现在她虽跳槽了,我却把她传下的“秘诀”百试不爽。公司几百上千个员工,不可能每个都认识,所以在年会或某个商务场合上认识的其他部门的同事,我都会细心地把他们手机号码保存下来,事后发一则短信问候或是致谢。隔三岔五的节日,我也会发些温馨或好玩的短信过去,让对方始终能想得起我是谁。久而久之,大家在大楼里遇见或是因公务再次碰到,都会显得备感亲切。同事们都开玩笑地说我“路道很粗”,总是能找到其他部门的同事来咨询或帮着解决大家都觉得棘手的问题。其实,所谓的“路道粗”、“人脉广”全得仰仗日久天长的几条短信。让别人觉得你一直在关心他、让别人心里温暖,人际关系自然而然就扩大而长久了。

  老板也疯狂

  制造业外企职员 小陆

  我们老板平时看着是个尤为严肃的人,上班时只要他在座,大家都会夹紧尾巴乖乖做人。但没想到他居然也有亲民的一面,那就是爱和大家互发好玩有趣的短消息。

  不过玩归玩,一到工作场面上老板还是那张紧绷的脸。有时候前一刻刚给人发了幽默短信,后一刻走进会议室就毫不留情地把人批评。公是公,私是私,老板这个短信达人心里清楚得很呢?

  老板爱收集搞笑短信

  广告公司Peggy

  刚进公司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老板有收集短信的嗜好。一次月末的群发中我无意间给老板发去了一条短消息,意外地收到老板哈哈哈哈狂笑的回复,我对着手机愣了半天,在彻底确定了是老板的号码之后,吃惊之余也发现了老板的可爱之处,于是每次有什么群发消息的时候,总是会给老板送去一条。竟然有一天我还收到了老板发来的消息。这种好玩又能“拍马屁”的短信,何乐而不为呢?

  尴尬时给上司发条短信

  外企市场营销部主管Amy

  我和上司都是属于性子比较急的人,一般要联系的时候都打电话。有次我和老板陪一个客户吃饭,走出饭店的时候突然发现老板的丝袜破了,这可是很尴尬的事情。如果这时当面跟老板指出,那无非是让老板出丑。我看到她手上拿着手机,于是灵机一动,就给她发了个消息。晚上她第一次主动发了个信息给向我致谢。从那以后,每到节假日我们都会发祝福信息。

  给上司一点考虑的时间

  会计师事物所主审会计李智

  我觉得在向上司讨论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或者提要求的时候用短信这种方式比较好,因为这样就给了对方一定的考虑时间。即使被拒绝,跟上司碰面的时候也不会尴尬。

  短信这玩意儿还不错!

  中外合资人力资源部经理

  最近可能是受那些选秀节目的影响。我发现发短信成了我们公司里主要的交流模式了。年末我们学校举办了个十佳职员的评比,在最后的颁奖礼上还设了两个最佳人气奖,评选的方式就是发送候选人的编号到一个短信平台上,得票多的人获胜。我们公司手机的普及率是100%,这种方式既简单又有很大的保密性,因此几乎所有在场的人都参与了这次活动,短信中大家还表达了对候选人的夸奖、赞扬等,还有以他们名字命名的粉丝团,这些都毫不夸张。因此我觉得短信在工作上除了给我们员工带来极大方便外,更加拉近了上司与下属、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老板的定心丸

  知名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Maggie

  我的短信现在成了我老板的定心丸。平时老板要预定机票、饭店、车库什么的都是由我负责。有次老板在日本出差,本来说好第二天要赶回公司的,但日本航空公司已经没有办法订到票了,情急之下,只能让我在上海订,我通过旅行社的朋友才帮他搞到张头等舱的机票,就帮他订了,这时候已经比较晚了,我想是第二天中午的飞机,就没告诉老板,结果第二天清早就被老板的电话吵醒,他抱怨说订到票了即使晚也要发个信息让他安心点,因为担心第二天不能准时回上海,害得他一整晚都没睡踏实。

  用一条短信申请手提电脑

  货代公司助理李先生

  说实话,看到我那位顶头上司,有时我是比看到大老板还害怕。平日里我都极为小心,更别提轻易提什么要求了。不过,我的工作量日渐增大,有时白天做不完的活儿要拖到晚上,因为数据都在公司电脑里,只能在公司加班。如果像上司那样有台公司的笔记本电脑就好了,我就可以把工作带回家做。

  但要我跑到上司面前去开口申请,恐怕我还做不到,没准底气不足词不达意,还被上司以为我想占公司便宜。终于让我逮到一个他休假的日子,也正好临近月底,是单据都必须结掉而工作最大的时候。于是,我字斟句酌地打了一条短信,忐忑地发给上司。我告知了近期的工作情况,婉转表达了想法,试探性地问可否配备手提电脑一台。没想到,这招果然管用,上司马上回复短信应允了我的申请。我捧着手机,仿佛接到一条“准奏”的圣旨,充满胜利的喜悦!

  专家出场 为什么会有职场短信攻势?

  二级心理咨询师潘继东

  单单分析那些有事没事爱发短信给老板或同事的人,可能会有两种主要的心理驱动:一是为了引发一点点关注,为了在老板面前强调自己的存在而不断加深印象,寻求正面甚至负面的心理安抚,比如哪怕是最后挨老板几句骂,心理上的效果也达到了;二是本身比较缺乏交流技能,出于害羞或者表达能力欠缺而改用一种书面且较为简便的沟通方式。

  其实从老板的角度说,遇到此类现象无非是在喜欢和反感两种态度中徘徊。最主要的是,员工为何会采取这样的短信攻势,取决于老板平时呈现给员工怎样的姿态。如果老板日常的行为表现让员工感觉那样发短信确实会对老板产生心理影响,甚至容易得到老板的回应,那么这种策略是有效的;还有一种情况是,老板本身给员工的印象是不擅长做面谈交流或很难沟通的,那么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员工也可能采取短信或邮件等书面形式来和老板沟通。

  我会更关注他们

  高级主管江女士

  我不是很严厉的那种领导,喜欢和下属们在平和的气氛下共事,只要把公事做顺当,我可以像朋友一样对待他们。20几个人的部门里,不乏有人常用短信联络工作,也会有个别几个短信达人常常转发好玩的短信给我。我本来不以为然,后来渐渐地也会产生一些心理变化。人心是肉做的,某个人总是固定地关心自己,哪怕明知可能是一种对上级的讨好或巴结,但心里总会与他们越来越熟悉的倾向感。事实证明,我的确会在平日里更多地去关注这类人,可能看一看他们的工作内容、问一问他们的工作进展。当然,这不会影响到我处理公事上的公平公正性,我也不断督促着自己不能因为这些小小的私下沟通而让自己处理事情时有失偏颇。

  少了份诚意

  某国企工会主席蔡先生

  可能我年龄、观念的问题吧,和现在年轻人之间有代沟了。我看他们每天上班的时候不时会看看自己的手机,若是一直没动静恐怕还会若有所失。我并不是嫌现代科技不好,撇开短信本身不谈,我觉得至少在工作上以短信交流代替传统模式不值得提倡。比如现在逢年过节大家都流行发祝福短信,这些短信往往是互相转发的,一点都不带着自己的真心诚意,我曾经就收到过一条转发的祝福短信,祝福写得倒是很有诗意,但明显末尾写了给亲爱的……,我看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我想发我消息的这个人肯定是转发了别人的短信,我觉得这样的事情一点意思也没有,说得专业点就是通讯污染,还容易带给别人误会。所以我们过年的时候还是用传统的方式给客户寄亲自手写的贺卡。

  短消息用作祝福

  国企职员小顾

  我平常和老板的短消息交流并不多,老板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这一辈的人,普遍汉语拼音水平都不大好,所以也懒于收发消息。平日工作中有事情还是直面交流比较干脆利落,但唯独在节假日,给老板发一条节日快乐的消息是我每个节假日的必修课。

  要说为什么不打电话过去,原因有二:一是我作为一个新进职员,还没有和老板熟到一通电话随便聊天的地步,电话里的局促拘谨反而会使老板心生厌恶,倒是一个简洁明快的短消息更能达到我“拍马屁”的目的。而且作为年轻一代,短消息可以说代表了我们这一代的一种气息。老板是个不服老的人,和年轻人拥有相同心态是他的骄傲,搞笑幽默的短消息祝福正中老板的心怀。第二,因为和老板不是很熟悉,而且是单位新人,贸然打电话也会引起旁人的反感,觉得你自以为是,刚进单位就妄图和老板“亲密无间”。这时候短消息便是用一种比较隐晦的方式让我和老板有所沟通。

  但在平日工作中,我还是不主张用短消息和老板交流的,除非是信息十分明确的命令事项。短消息限于它的篇幅和输入方式,不可能代替直面交流的作用,短消息运用要有的放矢。

  专家出场 使用短信策略先看企业文化

  Inspiration Consulting诸斐文不同的企业文化所注重的方面也是迥然不同的,这也就影响到“短信攻势”利用起来的效果。比如像一些比较开放、透明度比较高的外资企业,老板本人也是直截了当的办事风格,那么他更需要的是能干实事、能想他所想的人,帮他把肩上的担子扛掉一大半。至于平时那些温馨短信之类的糖衣炮弹并不能对他们的判断力产生重要影响,可能也不一定是他愿意看到的现象。关键时刻,这样的老板依旧会以员工办事能力、所完成工作的质量以及同样一段时间内完成工作的效率来评估员工。再者,在大多数这样的企业文化里,倡导面对面的高效表达并讲究公正公平,因此频繁地利用短信交流反而会使人认为你缺乏交流技巧,这等于踩进了几乎所有公司都很避讳的“雷区”。甚至有时候短信的表达也容易引起歧义,让本身简明的事情变得复杂化。

  然而在一些比较讲究人情关系的企业里,短信的交流方式可能更容易生存,这在一些中资企业里会比较明显。中国人包括其他一些亚洲人本身比较重视感性维系,人与人之间的人情交流会多一些,因此这种“短信策略”就容易有用武之地。当然,情况还是因人而异的,还要看每位老板的个性。

(实习编辑:邓碧琴)

2008-01-11 00:14:00浏览1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细菌性急性支气管炎是什么细菌
细菌性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急性炎症,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建议患者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肺炎链球菌是细菌性急性支气管炎较为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咽部,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受凉、过度疲劳等,细菌可侵入支气管引发炎症。肺炎链球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和侵袭性酶,能够损伤支气管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产生咳嗽、咳痰等症状,痰液多为脓性或黏液脓性。流感嗜血杆菌也是导致细菌性急性支气管炎的重要细菌。该菌通常在呼吸道黏膜表面定植,在一些诱因作用下,如病毒感染后,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受损,流感嗜血杆菌便容易大量繁殖并侵犯支气管。其会引起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反应,使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表现,严重时可能影响肺部功能。卡他莫拉菌同样是引起细菌性急性支气管炎的常见病菌。一般存在于人的上呼吸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下行感染支气管。卡他莫拉菌感染后,患者的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痰液可呈黄色或绿色。患者还需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细菌滋生。若症状严重,如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有效控制感染,促进病情康复。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什么引起的症状
急性支气管炎主要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环境因素等引起,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等。若出现疑似急性支气管炎症状,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血常规、胸部X线等检查以明确诊断。一、急性支气管炎的病因:1、病毒感染:这是急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病因,如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病毒入侵呼吸道,在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细胞损伤,引发炎症反应,破坏气道正常防御机制,使支气管出现充血、水肿,从而引发急性支气管炎。2、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也可引起急性支气管炎。通常在病毒感染后,呼吸道黏膜受损,防御功能下降,此时细菌容易乘虚而入,在支气管内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进一步损伤支气管组织,导致炎症发生。3、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如空气中的粉尘、烟雾、化学气体等,会刺激支气管黏膜,使其抵抗力降低,容易诱发急性支气管炎。寒冷空气也可对气道产生刺激,引起支气管痉挛,黏液分泌增加,为病原体滋生创造条件,从而引发疾病。二、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1、咳嗽:急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症状,初期多为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有痰咳嗽。咳嗽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通过咳嗽能清除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及病原体。2、咳痰:痰液性质多样,可为白色黏液痰、黄色脓性痰等。当支气管发生炎症时,气道黏膜充血、水肿,杯状细胞分泌增加,形成痰液。痰液的颜色和性状可反映感染病原体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如黄色脓性痰可能提示细菌感染。3、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可低,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高热。发热是身体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一种表现,病原体及其毒素刺激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发热。日常应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减少室内病原体浓度。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若有基础疾病,积极治疗,控制病情,降低急性支气管炎发病风险。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支气管炎一般几天好,一直咳嗽怎么回事
急性支气管炎的恢复时间一般在1-2周。但具体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得当以及个体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一直咳嗽可能是炎症未完全消除、气道高反应等原因导致。通常情况下,病情较轻的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如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控制感染,配合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对症治疗,1-2周症状可明显缓解,咳嗽也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然而,如果患者病情较重,感染未能得到及时控制,炎症持续刺激支气管黏膜,就会导致咳嗽症状持续时间延长。此外,一些患者在急性支气管炎恢复期,虽然炎症有所减轻,但气道黏膜仍处于修复状态,气道反应性增高,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也会引起持续性咳嗽。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如过敏体质,在急性支气管炎发作期间,接触了过敏原,导致气道过敏反应,进一步加重咳嗽症状。或者患者本身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这些都会影响急性支气管炎的恢复进程,使咳嗽症状迁延不愈。对于急性支气管炎一直咳嗽的情况,建议多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刺激性气体。遵医嘱继续服用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若咳嗽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急性支气管炎一般打几针
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打针的次数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等因素。首先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身体恢复。从病情严重程度维度来看,对于症状较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如仅有轻度咳嗽、少量白痰,无发热或仅有低热,肺部体征不明显,可能通过口服药物治疗即可控制病情,无需打针。但如果患者咳嗽剧烈,伴有大量脓性痰、高热,甚至出现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肺部听诊有明显的干湿啰音,说明炎症较为严重,此时可能需要打针治疗,一般需要连续打针3-7次,以快速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因为对于这类严重患者,打针能使药物更快地进入血液循环,发挥抗炎、止咳、化痰等作用,比口服药物起效更快,效果更显著。从患者自身身体状况维度来看,年轻体健、无基础疾病的患者,身体的免疫力和恢复能力较强,在病情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可能打针3-5针,病情就能得到较好的控制。而对于老年人、儿童,或者本身患有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身体抵抗力较差,急性支气管炎容易引发并发症,且恢复相对较慢,可能需要打针5-10针,以确保炎症得到彻底控制,防止病情反复或出现并发症。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待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如果病情好转,也应按照医生的建议继续巩固治疗,不要擅自停药或减少药量,以免病情反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