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吃对零食助白领消除疲惫感

  供给能量的食物:饼干、巧克力

  饼干的主要成分是小麦,它提供的能量来自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早餐中,普通饼干、黄油饼干或是专用于早餐的饼干所提供的能量能够保证人们一直到午饭时都精力充沛。如果再吃一个水果、一个鸡蛋、喝一杯牛奶,就是一个完整而且能量充足的早餐,保证你一上午都精力充沛。下午的茶点,吃几块饼干巧克力和喝一杯饮料,可以使你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一直持续到下午下班。

  优秀的能量补充剂:干果

  平时我们在进行体力(远足、打网球等)和脑力活动之后,常常觉得十分疲劳,这时你可在口中嚼些花生、杏仁、腰果、胡桃等干果,对恢体能有神奇的功效,因为它们含有大量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E、钙和铁,以及植物性脂肪,却不含胆固醇。所以应常在包里放一些杏干、杏仁或榛子等零食,以备不时之需。

  机体的必需食品:奶制品

  奶制品是平时我们最常见也是最容易买到的食物,它能够为我们人体提供蛋白质、维生素和钙质,而且不会含有太高的脂肪。另失眠的时候,每天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喝一杯温热的牛奶可以使人的身心更加放松,有助于睡眠。

  选择使用的食物:饮料

  平时我们适量饮用矿泉水对于补充矿物质十分有效。矿泉水中或多或少都含有矿物盐(钙、钠、镁的含量各不相同),因此可以满足我们日常的营养需要。镁有助于体物质的规则转化,钙能补充奶制品的不足,钠能避免身体脱水。含咖啡因的饮料如茶叶、咖啡等,能增加人体的呼吸频率和深度,促进肾上腺分泌,兴奋神经系统,因而能增强抗疲能力.

  可供维生素的食物:水果、蔬菜

  疲劳由环境偏酸造成,多食水果、蔬菜这类碱性食物能中和酸性环境,降低血液肌肉的酸度,增加耐受力,消除疲劳。大脑正常工作需用多种维生素。对于维持人体的生长生育以及神经系统运行的不可缺少的维生素,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绿色带叶蔬菜(例如莴苣、野苣、菠菜等)、甜瓜和草莓中叶酸的含量最高。维生素C有助于保持认识活动(记忆和学习)的有效进行。维生素C含量多的蔬菜和水果有石榴、香芹、甜椒、猕猴桃、草莓和橙子等。所以每天保证要吃1~2个水果和约500克的蔬菜。

  补充高蛋白的食物:豆类、肉类

  适当的食用高蛋白食物,如豆腐、猪牛羊肉、家禽肉、鱼类等,可及时补充体内损失的热量。因为热量消耗过度也会使人疲劳,所以及时补充热量可很快消除疲劳感。

  食用滋补品保健品:人参等

  如果疲劳到了一定程度,可能就需要补充一些具有良好滋补作用的营养品如人参、银耳等,可以达到补气活血、改善神经系统、减轻疲劳的功效。

(责任编辑:龚艳丽)

2012-05-18 01:46:00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高考前心理疏导方法有哪些
高考前心理疏导可以采取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冥想、家庭支持等方法。如果紧张、焦虑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包括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通过定期进行这些活动,帮助高考考生在考试前缓解紧张情绪,提高心理稳定性。这些方法通过调节身体的生理反应,如降低心率和呼吸速率,来减少焦虑和压力。高考前可以在每天早晨或晚间进行深呼吸练习,深呼吸时需要放松双肩,深吸气将空气进入腹部,使胸部膨胀,屏气几秒钟后再呼出气体,持续时间在3-5分钟。 2.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与心理咨询师的对话和实践,帮助高考考生识别并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提高自信心和应对能力。该方法通过帮助考生识别并挑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如过度担忧、完美主义等,来减少焦虑和压力。高考前的心理疏导需要考生与心理咨询师密切合作,逐步改善思维模式,每次治疗时间在45到50分钟。 3.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交流,帮助高考考生识别并处理心理问题,提供支持和建议。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考生应对考试压力和其他心理问题。高考前的心理疏导需要考生与心理咨询师建立信任关系,并定期进行咨询。 4.冥想 冥想是一种通过集中注意力和放松身体来减轻压力和焦虑的技巧。高考考生可以通过定期冥想来缓解考试前的压力。冥想可以帮助考生提高自我意识和情绪调节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压力。可以找一个幽静、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最好每天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练习,这样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一般坚持5-10分钟。 5.家庭支持 家庭支持包括家长的理解、鼓励和支持,为高考考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家庭的支持可以帮助考生减轻考试压力,并提供一个稳定的情感基础。高考前的心理疏导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并与考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家长应避免与考生反复谈论高考、成绩等话题,不要在无形中施加压力。尊重考生的付出,提供支持和鼓励,正确引导考生对考试成绩的认识。 建议高考生养成晚上11点左右入睡,早上6点起床的习惯,中午也要休息30到40分钟,以契合高考时的作息习惯。
程梦婕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高考前一天吃什么补充能量
由于个体差异较大,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营养状况。如果想要在高考前一天补充能量,通常可以吃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食物,如面条、鸡蛋、面包、坚果、牛奶等。1.面条:面条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矿物质成分,比如钙元素、铁元素以及镁元素等,适量食用后能够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并且还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于食物消化与吸收。2.鸡蛋:鸡蛋属于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食品,其中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和卵磷脂成分,同时还包括了钙元素、铁元素等多种矿物质成分,这些都属于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在考试前适当摄入以后,能够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而且还可以达到提高记忆力的效果。3.面包:面包是一种用五谷磨粉制作而成的一种糕点类食品,其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相对较高,容易被机体所吸收利用,能快速提供能量,适合作为早餐食用。4.坚果:如核桃、腰果等,此类食物中不仅含有大量脂肪,而且还包含着一定量的蛋白质,也具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平时适当的吃些坚果,也能给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5.牛奶:牛奶含有优质蛋白、脂肪、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元素,不仅能够为大脑提供充足的能量,还能帮助增强记忆力,缓解紧张情绪。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空腹喝牛奶,以免刺激胃酸分泌过多而引起反酸、嗳气等症状。建议不要暴饮暴食,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麻辣烫、酸辣粉等,以免影响第二天高考的考试状态。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高考前焦虑怎么办
高考前焦虑可以通过合理饮食、适度休息、音乐疗法、深呼吸练习、心理咨询等方法缓解。 1.合理饮食 在高考前,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食用瘦肉、鱼虾、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保证每日摄入蛋白质60-80g,新鲜蔬菜不少于500g,水果200-300g,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2.适度休息 充足的睡眠对于缓解高考前的焦虑非常重要。建议每晚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并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如晚上10点左右上床睡觉,早上7点左右起床,以建立良好的生物钟。 3.音乐疗法 听轻柔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放松身心,减轻紧张情绪。选择一些自然声音或轻音乐,如钢琴曲或古典音乐,在学习或休息时聆听,有助于缓解压力。建议音量控制在60%以下,否则可能扰乱思绪,加重焦虑。 4.深呼吸练习 定期进行深呼吸练习也有助于降低心率和血压,从而减少焦虑感。可以在每天固定的时间进行深呼吸,深呼吸时,慢慢地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慢慢地呼气,如此重复5-10次。 5.心理咨询 如果高考前的焦虑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学习,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谈话疗法或其他技术帮助识别和处理焦虑源,并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建议每周进行一次心理咨询。 除了上述方法外,考生还可以尝试使用冥想或瑜伽来放松身心,可每周进行3-5次,每次15-30分钟。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提高注意力集中力,同时也能促进身心健康。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高三学生考前焦虑症怎么办
高三学生考前焦虑症可以通过调整作息、心理治疗、饮食调理、体育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1、调整作息高三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此时学习压力较大,可能会导致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建议家长可以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有利于缓解不适症状。2、心理治疗如果孩子长期处于高压力的状态下,可能会引起焦虑症,出现心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恐惧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方式进行心理治疗,也可以通过精神分析疗法的方式进行心理治疗。3、饮食调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例如香蕉、火龙果、西红柿等,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例如肥肉、辣椒、炸鸡等,以免加重症状。4、体育运动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缓解,例如跑步、羽毛球等,适当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释放压力、缓解焦虑,还可以增强体质。5、药物治疗如果孩子长期处于高压力的状态下,可能会引起考前焦虑症,出现紧张、无法静坐等症状。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焦虑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地西泮片、艾司唑仑片等,也可以遵医嘱服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孩子的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