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FAQ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成长FAQ

心理问答:父母如何离开 才能让留守的孩子不受伤?

举报/反馈
2012-05-16 01:06:0039健康网
  每一次的离别,对于这些幼小的灵都是一种巨大的伤害,而这些伤害往往是隐性的,深藏在他们心底,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尽管物质上可以得到满足了,但心灵上慰藉呢?由于父母长期在,与孩子交流特别少,回来也呆不久。所以父母与子女间的感情有时就显得淡薄,尤其是小孩子,不在显得依依不舍或者哭闹不休。

  场景一:

  2012年2月2日下午1点,气温接近零度,寒风中飘着小雨,陈宗阳、向东芝夫提着大包小包在家门口等车准备再次南下,他们不停地回头张望,希望孩子们能来送送他们。而此时,两个孩子正在家里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对父母的远行没有表现半点不舍。即使是回来的这几天,长期被寄养在外婆家的两小孩对自己的亲父母感觉就像是陌生人,甚至这样谈论其父母:“他们呆在我家怎么还不走?”

  场景二:

心理问答:父母如何离开 才能让留守的孩子不受伤?

  每年的八月底,在广州火车站,这样的一幕幕总是在不断重演:留守童捧着爸妈新买的礼物,在爸妈的怀中享受着暂别前的温存;父母们撩拨着儿女的头发,心中的不舍溢于言表。随着火车鸣笛,当别离变得具体,他们底盘旋的泪水就会夺眶而出。对他们而言,下一次全家团圆也许要等到春节……

  心理专家表示,父母应该把孩子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孩子的生理心理活动、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孩子沟通交流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即使对于长期外出打工的父母,也能通过一些行动减少对孩子心灵的伤害。

  > 指导专家:沈家宏 广州白云青少年中心、广州白云心理研究院首席心理专家【向他提问

  父母如何离开,才能让孩子少受点伤害?

  1、不要“欺骗”

  父母千万不要不辞而别,否则会更伤害孩子。虽然你是为了不让离别变得困难、痛苦或难受而决定悄然离开。可是你们可否想过,当孩子突然面对“妈妈不在”的现状时,他们会多么的伤心失望。他们会在心底产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对父母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他们会对这个世界产生不安全感,甚至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并由此产生愤怒情绪。当父母下次再回来时,孩子可能会对父母不亲热,或不再受欢迎,或会时刻担心父母离开而变得不安或焦虑

  2、不要“突然”

  不要在孩子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向孩子宣布自己将要离开。爸爸妈妈的离开对孩子来说是件非常重的大事。比较稳妥的方法是提几天对孩子说自己将要离开,使孩子能有足够的时间慢慢接受这一现状。

  3、为离开做准备

  如实告诉自己将要什么时候离开,将要到什么地方去,为什么一定要离开,将要在那里做些什么,将呆多长时间,去那里后将如何与孩子联系,告诉孩子你会一直想他们。你也可以通过地图、或者照片来告诉你将要去的地方。并叮嘱孩子自己走后要如何听大人们的话,如何照顾好自己等。

  4、举行“仪式”

  可在离开的前几日举行一个“离开仪式”,其实就是诸如给孩子买些新的玩具和衣服,陪他去动物植物园或游乐园游玩,或去电影院看一场儿童电影,或到肯德基、麦当劳去吃一顿大餐等等,告诉孩子妈妈回来的时候还会带他到这里来,享受亲子时光让孩子开心的同时,给孩子一个可靠的期待。

  5、离开时和孩子告别

  离开的当天一定要亲自和孩子告别,当孩子哭泣时要给孩子一个拥抱和安慰,不要压抑、批评、指责孩子的哭泣,更不可打骂或强行将孩子拉开。当孩子不意让父母离开的时候,父亲应停止离开,并蹲下来拥抱和安慰孩子,直到孩子平静下来为止,再慢慢和孩子分离。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