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剧透”反而让故事更精彩

  经验说:看电影前最怕被剧透了。

  实验说:其实,剧透可以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剧透对于各种电影电视剧的粉丝来说都是一件恼人事。和朋友一块吃饭,却发现他们在讨论最新一集自己还没来得及看的电视剧情,是捂住耳朵还是起身离席?实际上都可不必。今日,美国心理学会(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APS)网站新闻透露,最新的研究发现,提前知道剧情的发展并不会毁掉看电影或者电视剧的体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克里斯滕菲尔德(Nicholas Christenfeld)和里维特(Jonathan Leavitt)通过最新的实验研究发现,剧透并不会毁掉一部剧。和人们预期相反,就算是魔幻和悬疑类故事,提前知道剧情反而会提高观看的感受。

  其实你喜欢被剧透

  克里斯滕菲尔德和里维特进行了3个实验。他们按照悬疑、魔幻和文学研究三大类选择了12个小故事,又将每个小故事又稍动手脚变为三个版本:原版(无剧透)、文前剧透版(在故事的前面添加一段剧情简介,透露了故事的情节)和文中剧透版(将同样的一段剧情简介安插在故事中间,看起来像是故事原本的一部分),每个故事的每个版本都请来30位没有读过这些故事的参与者阅读。

  结果发现,文前剧透版的故事更受读者欢迎。提前知道恶人的逍遥法只是幻觉,他终将被绳之于法的情节并不会影响阅读魔幻故事的质量;而对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读者而言,先于波洛侦探找到案件真凶反而会使阅读故事的过程更加愉快。文学研究类作品并不像其余两类受读者欢迎,但读起来,读者还是更喜欢剧透版。

  其实情节对你的吸引力没那么大

  为什么看起来令人害怕的剧透实际上却更受人欢迎呢?答案或许和研究无关,但是非常简单:因为情节的重要性被高估了。克里斯滕菲尔德表示,人们总以为是跌宕起伏的情节才让故事更加吸引人,但实际上情节只是作者写下去的理由之一,情节如何发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文字本身。就像莫奈的作品中,《睡莲》并不仅仅是表现睡莲,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意境。

  另外一种解读是,剧透能让欣赏故事变得更简单。有其他心理研究发现人们更乐于欣赏那些易于理解的事物。里维特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一旦你知道故事的情节将如何发展,便扫清了理解的障碍,欣赏故事的过程会更加愉快,也能感受到故事的深层意义。但这些研究并不能为作家和编剧们提供一个更有效的写作指南。不过至少可以确定,剧透只有放在故事前面才有效,那些把剧透安插在故事中间的做法并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

  这项研究的发现其实与我们平时的生活体验并不矛盾。自己最喜爱的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仍然爱不释手,观看一部新电影还不如把最爱的电影重温一遍来的精彩。

  其实悬念的效果没那么好

  在人类各种不同的文化中,都喜欢讲故事。人类的这一喜好也催生了如今数十亿计的电影电视产业,同时故事也是不同地区的人们传递社会观念的重要渠道。故事对于人类来讲极为重要,但它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故事的悬念。

  克里斯滕菲尔德和里维特认为,人们在其他方面对悬念的认识可能也是错误的。也许,生日礼物还是用透明纸包装为好;求婚戒指也没必要藏在女朋友的蛋糕里。悬念有没有用尚不清楚,只要有真心、有大钻戒,姑娘基本上也会说“yes”的!

(责任编辑:周菌)

2012-05-02 01:22:00浏览5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阴囊湿疹外用药膏不明显怎么办
阴囊湿疹是发生在阴囊皮肤的一种炎症反应,表现为阴囊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等,常因搔抓导致皮肤增厚、苔藓样变,当外用药膏不明显时,可通过调整用药、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应对。建议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真菌检查等,排查病因。1、调整用药:若现有外用药膏效果不好,可更换药物种类。可在医生指导下换用中强效糖皮质激素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增强抗炎作用。若存在继发感染,可使用含有抗生素的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控制感染,促进湿疹恢复。2、物理治疗:患者还可以遵医嘱采用紫外线照射治疗,窄谱中波紫外线能抑制皮肤炎症反应,促进皮肤细胞的正常代谢,改善阴囊湿疹症状。每次照射时间和频率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确定。也可进行冷敷,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浸湿纱布,敷于阴囊湿疹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可减轻局部瘙痒和肿胀,缓解不适。3、中医治疗:中医通常会采用中药外洗的方法,如使用苦参、黄柏、地肤子、蛇床子等中药材煎水后,待温度适宜时清洗阴囊部位,这些中药具有清热、利湿、止痒的功效,能辅助改善阴囊湿疹症状。日常要注意保持阴囊部位清洁干燥,勤洗澡,勤换内裤。避免搔抓阴囊皮肤,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易致敏食物的摄入,如辣椒、海鲜等。避免长时间久坐,适当起身活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若阴囊湿疹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刘琴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尖锐湿疣用药膏能治好吗
尖锐湿疣用药膏不能彻底治愈。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表现为皮肤黏膜的疣状增生性病变。药膏在尖锐湿疣治疗中可发挥一定作用,但其仅作用于皮肤黏膜表面,无法从根本上清除病毒。从药膏的作用机制来看,部分药膏如咪喹莫特乳膏,通过诱导局部免疫反应,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被HPV感染的细胞,从而可使疣体缩小或脱落。但这种免疫调节作用局限于药膏涂抹的皮肤表面区域。HPV病毒在感染人体后,除引发可见疣体,还可在皮肤黏膜基底层细胞潜伏,形成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状态。药膏无法深入到这些细胞层次,难以将潜伏的病毒完全清除,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便可能再次活跃,导致尖锐湿疣复发。此外,尖锐湿疣病情复杂多样,疣体大小、数量、分布部位以及患者自身免疫状态等因素都影响治疗效果。对于较大、较多或位于特殊部位(如肛管内、尿道口等)的疣体,单纯依靠药膏治疗往往效果不佳。这些疣体可能需要借助物理治疗手段,如激光、冷冻、电灼等,直接去除肉眼可见的病变组织。而且,即使疣体被去除,若潜伏病毒未被清除,仍有复发风险。所以,仅靠药膏治疗,难以应对尖锐湿疣复杂的病情,通常无法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若怀疑患有尖锐湿疣,建议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案。例如,物理治疗如激光可精准气化疣体,冷冻能使疣体组织因低温坏死脱落,快速去除可见病变。同时,对于病情较严重或复发频繁的患者,可能还需使用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增强机体整体免疫力,以辅助对抗病毒。
郭凯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肾结石较小的用药物就能打掉吗
打掉肾结石的说法不太准确,应为排出结石。肾结石较小的情况下,通过药物治疗有可能排出结石。一般来说,直径小于0.6厘米且表面光滑、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的肾结石,可通过药物治疗排出;然而,若存在先天性尿路狭窄、前列腺增生等梗阻因素,或者饮水少、久坐不动的患者,以及较硬的结石如草酸钙结石,仅通过药物可能较难排出。药物治疗肾结石的具体时间取决于结石的大小、成分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对于较小的结石,如直径小于0.6厘米且表面光滑、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的肾结石,药物治疗可能在数周到数月见效,结石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排石药物,如金钱草颗粒等中成药,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来放松输尿管平滑肌,促进结石排出。然而,患者自身尿路情况可能影响药物治疗效果。若存在先天性尿路狭窄、前列腺增生等梗阻因素,即使结石小,也难以顺利排出,排石周期会延长,甚至可能导致结石滞留、病情加重。另外,患者的饮水量和运动量不同,效果也有差异,饮水少、久坐不动,结石排出动力不足,耗时必然增加。再者,结石成分不同,对药物反应也不一样,如草酸钙结石相对较硬,溶解排出难度稍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如B超或CT)明确结石的大小、位置和成分。其次,患者应大量饮水,每天保持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以帮助结石排出。此外,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观察结石动态,若排石过程中出现疼痛加剧、血尿等异常,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病毒性感冒该如何用药
病毒性感冒可选用利巴韦林片、连花清瘟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药物,建议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年龄、基础疾病以及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1、利巴韦林片: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通过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阻止鸟苷单磷酸的合成,进而阻碍病毒核酸的合成,对多种RNA和D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成人的拉沙热或流行性出血热。常见不良反应有贫血、乏力等,停药后可逐渐恢复。2、连花清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是中成药,由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能有效缓解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对本品过敏者禁用。3、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和播散,从而阻止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以起到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适用于成人和1岁及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患者也可能出现头痛、眩晕等,极少数可能有精神异常等严重反应。病毒性感冒用药期间,患者要密切关注症状变化,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治疗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和药物排泄。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室内要保持通风良好。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