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行为强迫症典型症状:做事反复检查、有洁癖

  强迫症属于焦虑症中的一种,而强迫症又分为强迫观念以及强迫行这两大种类。行为强迫症的症状是什么?行为强迫症其实离我们的生活不远,甚至有的人自己患上行为强迫症了也悄然不知道。而“做事反检查”、“洁癖”都是典型的行为强迫症症状。

  行为强迫症的症状:

  1、不断进行强迫性计数。

行为强迫症典型症状:做事反复检查、有洁癖

  有的行为强迫症患者会对电话号码、汽车车牌号码、门牌号码、钞票号码以及票据文件上的数字等进行强迫性记忆。其中有一位患者则出现这种情况,他对于5位数以及末尾数字为7的数目尤为敏感,并产生强迫性记忆的行为。而且为了记忆,他还重复把数字抄写了几十本的笔记本。

  2、不断强迫自己进行清洗。

  这种情况一般被称为“洁癖”。也就是不断强迫自己对手部、衣服、生活用品以及被褥等进行清洗。在临床上,这种强迫性清洗行为是经常发生的、最具典型性以及症状表现最鲜明的强迫症表现。

  3、对物品进行强迫性检查

  有的行为强迫症患者会不断重复对门窗、煤气、电灯、电视剧、空调等是否以及关好进行检查,另,他们也会对日常信件、学习功课以及文件等资料进行多次的确认,看是否有误。这些都是典型的强迫性检查行为。

  4、对自身具强迫性仪式动作

  患行为强迫症时间较长的患者,会常常出现一些对自身具强迫性仪式动作。他们会把自己的行为动作程式化以及模式化,进而形成具有顺序性的一种特殊仪式。比如遇到桌椅时,一定要从左侧绕行过去,走路过程中一定是进5退3等等。

  如何自我减轻强迫症状

  对那些有强迫行为的人,心理专家提供了几种自我减轻症状的方法:

  1、理暗示。比如怀疑车门没锁好,在第一次锁好车门后,站在车子旁,心里反复告诫自己:“我已经锁好车门了,现在转身离开,没事!”如此这样反复念叨几遍,并坚持这样做下去。

  2、纸条提醒。在办公桌醒目位置贴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已经做得很棒了!很好了!”提醒自己不要事事太过追求完美。

  3、自我统计。做一个统计表格,查看自己一天下来,在哪些方面会重复强迫行为,记录重复的次数。并给自己设立目标,要求自己逐渐减少强迫次数。

  以上3种方式针对症状较轻的人群,必须综合起来实行,效果才会比较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龚艳丽)

2011-12-14 01:16:00浏览7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皮肤出现小白斑原因是什么
皮肤出现小白斑可能与皮肤老年性改变、接触刺激性物品等非疾病因素有关,也可能与花斑糠疹、白癜风等疾病因素有关。如果皮肤出现小白斑且持续不减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一、非疾病因素:1、皮肤老年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内的黑色素细胞数量会逐渐减少,导致皮肤出现老化现象,其中就包括皮肤上逐渐出现的小白斑。这些白斑通常表现为米粒至绿豆大小的圆形白色斑点,稍微凹陷,对健康无碍,一般无需特殊治疗。2、接触刺激性物品:皮肤长期或短期接触某些刺激性物品,如化学药品、染发剂、化妆品、日光暴晒、电离辐射等,也可能导致皮肤上出现小白斑。这些刺激性物品可能引发皮肤异变或炎症反应,导致色素减退或脱失。二、疾病因素:1、花斑糠疹:该病好发于胸背部,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部位,包括面部、颈部等。花斑糠疹的皮损表现为褐色、淡红色或白色的边界清楚的点状斑疹,存在糠秕状的脱屑。2、白癜风:白癜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皮肤失去色素,形成大小不等的白色斑点或斑块。这些白斑可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且可能逐渐扩散并相互融合。白癜风的成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定期清洁皮肤,避免过度暴晒和接触有害物质,有助于预防皮肤疾病的发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吃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高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此外,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减少皮肤疾病的发生。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皮肤晒后发痒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皮肤晒后发痒的治疗方法包括冷敷、涂抹外用药膏、口服药物、补充营养等。皮肤晒后发痒可能是由紫外线照射引发皮肤炎症反应,刺激神经末梢所致。若皮肤晒后发痒严重,出现大面积红斑、水疱,或伴有发热、头晕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1、冷敷: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或直接将毛巾浸湿后放入冰箱冷藏一会儿,取出敷于晒伤发痒部位。冷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炎症反应和瘙痒感,每次冷敷时间15~20分钟,可多次进行。2、涂抹外用药膏: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其收敛、止痒的作用能有效缓解皮肤晒后瘙痒,均匀涂抹于晒伤部位即可。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膏也可选用,能减轻炎症,不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大量应用产生副作用。3、口服药物:当瘙痒较为剧烈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通常可以使用氯雷他定,选择性地阻断组胺H1受体,减轻组胺介导的瘙痒症状;西替利嗪也有类似功效,可抑制组胺释放,缓解晒后皮肤过敏反应带来的瘙痒。但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4、补充营养:可在医生建议下适当补充维生素C制剂、维生素E制剂,一定程度上能保护皮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辅助改善晒后皮肤状况。日常应重视防晒,外出前15至30分钟涂抹防晒霜,选择防晒指数合适的产品。佩戴遮阳帽、太阳镜,使用遮阳伞,减少皮肤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避免在紫外线最强的时段外出。定期使用保湿面膜,为皮肤补充水分,增强皮肤屏障功能,降低晒伤风险。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晒后皮肤痒怎么办
晒后皮肤瘙痒是常见的晒伤症状之一,通常伴随着红斑、脱皮等现象。为了有效处理晒后皮肤瘙痒,可以采取冷却和舒缓、保湿护理、药物治疗、饮食与营养补充。1、冷却和舒缓: 晒后使用冷水冲洗或浸泡晒伤部位10-20分钟,能够迅速降低皮肤温度,缓解灼热感。冷敷也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使用湿毛巾或冰袋包裹在干净的布料中,轻轻敷在晒伤区域,每次15-20分钟,避免直接接触冰块以防冻伤。2、保湿护理: 保持皮肤湿润对于晒后恢复至关重要。选择无香料、低刺激性的保湿霜或乳液,如含有透明质酸或甘油的产品,可以帮助锁住水分,防止进一步干燥和脱皮。在皮肤完全冷却后,轻轻涂抹一层薄薄的保湿产品,避免摩擦受损区域。3、药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缓解晒后皮肤瘙痒的症状。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控制疼痛和炎症。局部类固醇药膏如氢化可的松可以在短期内应用以减轻严重的炎症反应,但应避免长期使用,以免引起副作用。需注意,药物需遵医嘱服用。4、饮食与营养补充: 增加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摄入,如新鲜水果尤其是柑橘类、蔬菜和坚果。蛋白质也是修复组织的重要成分,建议多食用鱼类、鸡肉、豆类等高蛋白食物。针对晒后皮肤瘙痒的人群,在户外活动前务必做好防晒措施,包括使用广谱防晒霜、穿戴防护衣物和佩戴帽子及太阳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紫外线暴露。定期监测皮肤状况,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护理,确保最佳效果。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