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逆反如何好

孩子逆反如何好

  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

  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是一个飞跃。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完全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的“关怀”,口罗口罗嗦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其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就会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难怪此时,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而许多孩子却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

  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就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的理想,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

  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于是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为此,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关心少年儿童的心理学。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积极地教育孩子。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应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好奇心,例如,一些不健康的文艺作品,越是受批评,人们越是想看,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一睹为快。

  这些都是由于好奇心的缘故。二是对立情绪,任凭你“苦口婆心”,千言万语,他却无动于衷,认为你是虚情假意,吹毛求疵。三是心理上的需要,孩子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这是人们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孩子理智程度较差,这种欲求也更强烈。

  应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当父母的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正确看待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

  为此,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的积极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辩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应善于理解孩子

  (1)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

  (2)家长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

  (3)家长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子女应理解父母。父母需要受到孩子的尊重,他们大都视子女的幸福为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忠告,往往是自己生活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子女应经常向父母谈谈自己的思想和活动内容。当自己的选择与父母的愿望相违时,要通过商量来解决,要摆出事实,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实习编辑:邓碧琴)

2007-12-07 07:00:00浏览9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青春期孩子失眠是抑郁吗
青春期孩子失眠可能是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症等原因所引起。 1、压力过大 如果患者平时学习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精神过度紧张,从而引起失眠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作息不规律 如果患者在平时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可能会使体内激素分泌发生紊乱,也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 3、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通常是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出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现象。由于长期紧张,导致脑部和躯体得不到休息,引起脑部缺血缺氧,患者会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抑郁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抑郁的状态下,会导致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异常,从而引起失眠的症状,还会伴随兴趣减退、情绪低落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 5、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患者会出现紧张不安、难以控制的忧虑、恐惧,可伴有失眠、心慌、气短、出汗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配合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同时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和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睡觉喘气有蜂鸣声
孩子一般指患儿。患儿睡觉喘气有蜂鸣声很有可能与鼻腔狭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疾病有关。根据不同病因对症治疗。 1、鼻腔狭窄 如果患儿鼻腔先天发育异常,可能会导致鼻腔狭窄,导致睡觉时出现喘气有蜂鸣声的情况。如果症状比较轻微,不用进行特殊治疗。 2、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患儿身体免疫力低下,从而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影响鼻腔的正常通气,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注意患儿的保暖,避免受凉。同时,家长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小儿感冒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由微生物感染、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等,引起的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或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患儿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气急等症状的发生,可能会出现上述现象。患儿可根据医生指示使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药物治疗。如果存在细菌感染,患儿可根据医生指示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 4、哮喘 哮喘是一种肺部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发生,从而可能出现睡觉喘气有蜂鸣声的情况。患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沙丁胺醇、氨茶碱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儿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曲安奈德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肺炎 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患儿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喘气等症状的发生,因此,可能会出现睡觉喘气有蜂鸣声的现象。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患儿可根据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患儿可根据医生指示使用,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儿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并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孩子血压忽高忽低怎么回事
孩子血压忽高忽低一般可能是情绪激动、未遵医嘱用药引起的,但也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心肌炎、心律失常等疾病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治疗。 1、情绪激动 如果孩子情绪过于激动,可能会导致心跳加快,从而引起血压升高的情况。建议孩子在平时要注意保持情绪平稳,避免情绪激动。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改善。 2、未遵医嘱用药 如果孩子没有遵医嘱按时用药,可能会使药物疗效受到影响,从而无法控制血压,出现血压不稳定的情况。建议孩子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按时用药,不可以自行盲目停药或减药。 3、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遗传、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情况。由于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部分孩子可能会表现出上述不适的情况。建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控制血压。 4、心肌炎 心肌炎主要是由于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的急性炎症性病变。由于炎症刺激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收缩力下降,孩子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胸闷、气短等情况。建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氯沙坦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安置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5、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主要是因为遗传、饮食、运动、情绪等因素引起的心脏搏动节律、频率等异常的情况。由于心率变化过快,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部分孩子可能会表现为上述症状。建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片、盐酸维拉帕米片等药物控制心率。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导管消融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属应给予孩子适当的心理支持,避免孩子出现过于焦虑或恐慌的情况。同时还应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11岁孩子鼻子上有小疙瘩怎么回事,怎么办
11岁孩子鼻子上有小疙瘩可能是虫咬反应、痤疮、毛囊炎、过敏性皮肤病、脂溢性皮炎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1、虫咬反应可能是由于蚊虫叮咬之后,导致局部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引起上述症状并伴随瘙痒、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使用肥皂水进行局部清洗,也可以使用冰袋冷敷的方式进行缓解,促进毛细血管收缩,改善症状。2、痤疮可能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从而引起痤疮,导致上述症状出现。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要注意避免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3、毛囊炎毛囊炎是指毛囊发生的炎症反应,可能与局部外伤、皮肤病、身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丘疹、脓疱、瘢痕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红外线照射的方式辅助治疗。4、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是指过敏原通过皮肤或黏膜接触、吸入、注射及食入等途径进入机体后,所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要注意避免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5、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常见于头面、胸背等处,主要和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饮食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红斑、脱屑、瘙痒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式辅助治疗。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在日常的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在饮食上可以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孩子还可以适当的进行锻炼,有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