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职场频繁“闪离”易诱发心理疾病

  年轻人找工作总抱着尝鲜的感觉,然又带着潇洒的心态速速离开,这就是我们所了解的职场闪离一族。其实,频繁闪离对人绝对是有害益。除了升不了职以外,还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因此,小编建议大家,在闪离之前先自问三个问题,弄清楚后再闪也不迟。

  “闪离族”最早是人们对“80后”婚姻状态的描述,是指现在的年轻人在婚前双方了解不够,婚后又不能相互宽容,结果进入婚姻生活时间不长,就草草离婚。如今,婚姻上的“闪离族”已经不再是新闻而成为年轻人当中见怪不怪的现象。

  其实,找工作和找对象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记者曾见到一档取名为《职来职往》的招聘类电视节目的设计与走红的《非诚勿扰》相亲节目十分相似,而上节目的应聘者绝大多数是打算即刻跳槽的员工,其中有不少人刚工作不久就想“闪离”,从而另谋新职。为了防止员工突然离职,公司也学会“多个心”,通过控制招聘成本等举措尽量减少损失。对于这一类人,职场专家提出的忠告是:找工作和找结婚对象一样都要谨慎从事,如今,工作上的“闪离族”更让人见怪不怪了。

  频繁“闪离”容易诱发心理疾病

  大部分频繁“闪离”的职场人士,会比其他人有更多的烦恼和焦虑,他们会只把眼光盯在单位、领导或同事身上,却很少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于是,他们会频繁抱怨公司环境不好、同事关系差劲、领导不公正待遇等外界客观问题,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潜在的心理疾病。而实际上,闪离人士的处境也并没有因为频繁“闪离”而越来越好。

  如果你想“闪离”,那么职场专家建议你在作出决定之前,最好要先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然后仔细地对自身真实状况加以判断分析,才不至于在从事新的工作时后悔当初草率的决定。

  NO.1:这份工作的发展目标契合我的专业、性格、特长与兴趣吗?

  职业生涯能够成功发展的核心,在于所从事的工作要求正是自己所擅长的。从事一项符合自己专长或自己擅长的工作会游刃有余,而从事一项自己所喜欢的工作会很愉快。如果这份工作的发展目标符合自己的专业、性格、特长与兴趣中的任何一点,那么选择“闪离”就一定要慎重了。

  NO.2:这份工作是否能给我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和有可持续发展空间?

  果断选择“闪人”,非是为自己选择一个更好的晋升平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选择跳槽时,必须考虑这份新的工作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同时,必须有一定的职业发展规划意识,要有一个可以贯穿自己整个职业发展生涯的远景展望。

  NO.3:这份工作是否有助于我扩展人脉资源或开阔视野?

  优秀的职业平台应该是一个既可以发挥个人技能优势,又能协助个人不断扩展有益人际关系的开放式平台,能够帮助职场人在工作中不断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扩展视野,获取更多的经验与指导。封闭式的职位只能令人不断退步。如果你只是为了躲避工作中复杂人际关系的缠绕,而一心只想落个清静自在,那么疑是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判了“死缓”。

  要改变心态去努力适应职场

  职场专家认为,那些自身情商有缺失的求职者,他们的意志力比较薄弱,遇到问题和困难不是选择“激流勇进”而是选择逃避。因此,职场专家建议,在如今就业市场异常严峻的情况下,求职者更应该珍惜眼下宝贵的工作机会,每份工作至少做两年以上的时候才能够慢慢体现自身的价值,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改变心态去努力适应职场,而不是幻想让职场来适应自己。

  人力资源总结出了应付员工“闪离”的一套方法

  除了招聘时把好关之外,新员工的试用期也应该控制好人力成本等隐性成本,由于试用期新员工的跳槽率较高,使企业的一部分招聘费用投入后没有带来相应的产出,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对新员工的培训时间可以缩短,不需过多进技能培训而只需进行基础企业文化和制度规范培训,从而控制好这一部分的隐性成本。

(责任编辑:龚艳丽 实习编辑:谢莎莎)

2011-06-20 00:00:00浏览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胡号应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长期过量饮酒是心理疾病吗
通常情况下,长期过量饮酒可能是酒精依赖症、焦虑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1、酒精依赖症长期过量饮酒可能会导致酒精依赖症,该疾病是一种慢性的、长期性的精神疾病,会对酒精产生强烈的渴求,饮酒后会出现全身发抖、心跳加快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地西泮片、氯氮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2、焦虑症焦虑症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持续性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患者会出现紧张、坐立不安、心慌、呼吸急促等症状。也可能会导致长期饮酒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丁螺环酮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抑郁症长期过量饮酒可能会导致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4、双相障碍双相障碍是指患者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精神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会出现躁狂发作时,会出现情感高涨、精力充沛等症状。同时,也可能会出现抑郁发作时,会出现情绪低落、精力减退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状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拉莫三嗪片、利培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5、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严重性的精神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会出现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等。患者也可能会出现长期饮酒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奥氮平片、氨磺必利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心理治疗。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喜欢掐脖子是什么心理疾病
临床上并没有喜欢掐脖子是什么心理疾病的说法,患者如果出现这一情况可能与焦虑症、抑郁症、孤独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有关。1、焦虑症焦虑症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认知过程、不良生活事件、生化、躯体和神经系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精神疾病。患者会出现强烈、过度和持续地担忧和恐惧,这种症状会扩散到其他部位,使患者感到紧张和不安。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坐立不安、心慌、呼吸急促等症状,从而出现上述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丁螺环酮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配合医生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心理疏导。2、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等。抑郁症会导致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出现紊乱,从而引发精神症状,导致患者出现上述表现。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遵医嘱配合医生通过改良电休克治疗等物理治疗方法进行改善。3、孤独症孤独症是一种广泛的发育障碍病症,通常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喜欢掐脖子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立哌唑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不要熬夜。4、强迫症强迫症是指反复持久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患者会出现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遵医嘱定期复查,并且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度焦虑。5、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一般以知觉障碍与心境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地塞米松片、氟哌啶醇片等药物治疗。同时,还可遵医嘱配合医生通过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等物理治疗方法进行辅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属应多注意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一旦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问题,应及时前往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诊,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动不动就暴跳如雷是不是有心理疾病
动不动就暴跳如雷不一定是有心理疾病。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1、生理性原因如果患者在平时生活中突然受到了惊吓,或者是情绪过度紧张,可能会出现心跳加快、发脾气、大喊大叫等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心理暗示的方式进行改善。2、焦虑症焦虑症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持续性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患者会出现紧张、坐立不安、心慌、呼吸急促、出汗等症状,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艾司唑仑片、盐酸丁螺环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恐惧症恐惧症是指患者对外界某些处境、物体或人际活动产生强烈、持续性恐惧,并因此出现显著的紧张、害怕,患者会出现不自主地回避行为,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4、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等症状,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可导致机体代谢活动加快。患者主要表现为高代谢综合征,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如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以免导致神经兴奋。患者还需要注意定期复查,及时监测病情的变化,有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失语症是心理疾病吗
失语症一般不是心理疾病,可能是听力障碍、脑部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损伤等原因所引起的。 1、听力障碍 如果患者存在听力障碍,可能会导致听觉系统无法正确接收语言信息,从而引起失语症,患者可以通过佩戴助听器的方式进行改善。 2、脑部损伤 如果患者的脑部受到过外伤,也可能会导致语言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引起失语症,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如果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病原体的感染,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引起失语症,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 4、脑血管疾病 如果患者存在脑血管疾病,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功能缺损,从而引起失语症,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周围神经损伤 如果患者的头部受到撞击或者是跌倒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周围的神经受到损伤,进而影响到正常的语言功能,出现失语的现象。此时可以遵医嘱服用维生素B1片、甲钴胺胶囊等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