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教你如何告别“泡婚族”

  婚族指越来越多通过婚恋及社交网络寻求恋爱婚姻对象,却苦苦达不成心愿的人群,唯有继续进网络搜寻,我们将这些大部分闲暇时间都放在网络求婚状态的人称为“泡婚族”。对此,我们想就以下问题采访了国内著名婚恋心理学专家茱莉女士。

  问题一  通过婚恋网络这种交友恋爱模式,从陌生到走向恋爱通常会经历几个阶段?与现实中的人际介绍恋爱交友有什么不同?

  回答:

  网络择偶只是比人际介绍的恋爱多了一个“网络沟通”的阶段而已。如果细分,这个网络沟通阶段可以划分为:1、挑选——从众多注册会员中挑选符合自己择偶要求的人选;2、认识——双方发起联系,建立最初的交流;3、了解——通过网络交流平台相互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比如对方为人、性格、职业、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4、约见——双方通过网络沟通感觉不错,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约会见面,考虑在现实中进一步真实发展。

  网络择偶与别人介绍的不同也正在于多了这个网络沟通阶段。别人介绍大多是推荐身边真实可靠的人给你,对方的情况可能一开始你就能从介绍人那里得到比较详细的了解,初次约会可能介绍人也都会安排好。而网络择偶是一种自助性服务,从挑选到交流到约见都需要当事人自己亲力亲为,因此需要自己多上心、多主动把握机会;此外,由于网络与现实之间毕竟具有差异,所以在网络沟通的初期要保持自己必要的审慎和判断。

  问题二  与以往现实人际交往恋爱相比,您觉得通过网络这一途径,交往者具备哪些因素更容易获得青睐?

  回答:有很多因素会对现实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比如外貌、神情、声音、语调、肢体动作等,网络交往则没有这么复杂,因为它屏蔽了刚才提到的很多因素。通过网络首先接触的往往是个人资料,因此如果你认真填写自己的信息,附上生动的个人说明、有吸引力的照,获得关注的几率会大大提高。显然,个人条件不错、善于做自我展示的会员成功几率更大。

  在沟通阶段,如果你性格比较活泼外向,善于发起话题与对方去交流,自然更容易打破陌生的隔阂。

  问题三  我身边一位同事每天泡在婚恋网上,大概有半年的时间了,但她从来没与对方见过面甚至告诉对方电话,您怎么看这样的网上交友者?通过网络婚恋交友,您觉得双方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如何打破这种障碍?

  回答:我建议你同事不要在网络上浪费时间,不妨换其他的择偶渠道,否则继续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进展。

  网络择偶最大的障碍是信任。打破这个障碍一方面要靠我们婚恋网站建立更严格的机制、提供更安全纯净的网络择偶平台;另一方面要靠会员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判断。就我们方面来说,绝对100所有会员的注册信息都必须经过人工审核,通过审核方可成为有效会员。此外,绝对100也特别研发了一个5步交流的沟通系统,会员可以借助这个匿名的沟通系统按照我们提供的步骤在安全状态下逐步加深了解,从而尽可能规避风险。

  就会员方面来说,需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过于警惕,看到任何人都觉得是骗子;二是过于轻信,仅凭对方几句话就奋不顾身地投入,甚至还没见面就涉及财务往来。其实很多事情需要我们自己掌握分寸,把握好度,网络交友的态度同样如此。

  问题四  有很多网友见面,并相处了一段时间,双方感觉都还可以?但是似乎又有些不甘心,认为还能找到更合适的?于是再次登陆婚恋网站,结果双方发现后,肯定会有些尴尬,对于这样的情况您怎么看?

  回答:有一个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很适合这样的网友重温一遍:说有一只小猴下了山,到玉米林子里掰玉米吃。走着走着,看见桃子,就把玉米扔掉了;走着走着,看到大西瓜,又把桃子扔掉了;这样一路走一路丢,最后看见一只兔子,为了捉兔子,又把手里的东西扔掉。兔子跑得很快,没有捉着,于是小猴就两手空空地回到山上去了。

  问题五  从成功案例中,您觉得双方能最终幸福走到一起,主要基于哪些因素?

  回答:网络择偶只是提供了一种择偶渠道,并没有改变感情发展或婚姻幸福的实质规律。所以论是通过网络走到一起也好,通过别人介绍走到一起也好,要找到幸福,都需要双方真诚以待、彼此珍惜,我想这些基础适用于所有的爱情模式,并且是再过几个世代也不会动摇的。

  问题六  通过婚恋网这类网络恋爱,您觉得有没有什么沟通技巧可以介绍?

  回答:我们建议会员尽量完善自己的资料信息,上传自己的照片,并将自己的个人独白写得更有特色,这都会使你的形象更生动、鲜明,增加自己被关注的机会。

  此外,在给异性会员发信时,不要只是空洞的问候“你好”,而要自己主动发起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这样对方才有机会与你开始对话,从而加深了解、建立感情。

(责任编辑:龚艳丽 实习编辑:谢莎莎)

2011-06-07 00:00:00浏览41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腰间盘突出要怎么治疗
腰间盘突出一般指腰椎间盘突出症,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缓解症状、物理治疗改善循环、手术解除压迫等。建议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阶梯式方案,急性发作期优先保守治疗,避免盲目手术。1、药物缓解症状: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神经根炎症反应,缓解腰痛;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活动受限;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可促进神经修复,改善麻木症状。但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2、物理治疗改善循环:如超短波疗法、腰椎牵引、冲击波治疗等。超短波疗法通过高频电磁场,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水肿。腰椎牵引采用持续或间歇牵引模式,增加椎间隙宽度,可缓解椎间盘压力。冲击波治疗通过机械应力刺激激活成骨细胞,可促进纤维环修复。3、手术解除压迫:如椎板切除术,可扩大椎管容积,解除马尾神经压迫,适用于中央型巨大突出或合并椎管狭窄者。术后需佩戴腰围4-6周,逐步恢复日常活动,6周后可开始腰背肌锻炼。手术指征严格限定为保守治疗无效、进行性肌力下降或马尾综合征患者。建议患者避免久坐久站,每45分钟起身活动5分钟。另外,搬重物时采用屈膝下蹲姿势,避免直腰弯腰,睡眠时选择硬板床,侧卧时双膝间夹枕头,可保持脊柱生理曲度。急性期后可佩戴腰围辅助支撑,但不超过2周,以防肌肉萎缩。如果出现大小便失禁或双下肢无力,建议患者立即就医。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腰间盘突出正确锻炼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和神经功能障碍。正确的锻炼方法如核心肌群锻炼、伸展运动、低冲击性有氧运动等,有助于缓解症状、增强核心肌群并改善脊柱稳定性。锻炼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避免加重损伤。1、核心肌群锻炼:核心肌群包括腹肌、背肌和盆底肌群,其力量增强可减轻腰椎负荷并改善脊柱稳定性。常见的核心锻炼包括平板支撑、桥式运动和鸟狗式运动。平板支撑通过保持躯干平直强化腹肌和背肌;桥式运动通过抬臀加强臀部和下背部肌肉;鸟狗式运动通过交替伸展对侧肢体提高协调性和稳定性。锻炼时需注意动作规范,避免过度用力或姿势不当。2、伸展运动:伸展运动有助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肌肉紧张和神经压迫。腰背部伸展可通过猫牛式运动实现,该动作通过交替拱背和凹背增加脊柱灵活性。腿后肌群伸展可通过仰卧位抬腿或站立位前屈完成,有助于减轻坐骨神经痛。伸展运动应缓慢进行,避免突然用力或过度拉伸,以免加重症状。3、低冲击性有氧运动:低冲击性有氧运动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有益,可提高心肺功能并促进血液循环。推荐的运动方式包括游泳、步行和骑自行车。游泳因水的浮力可减轻脊柱负荷,同时增强全身肌肉力量;步行和骑自行车对腰椎压力较小,适合大多数患者。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过度疲劳。建议在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锻炼初期应以低强度、低负荷为主,逐步增加强度和频率。若锻炼过程中出现疼痛加重或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腰间盘突出可以打封闭针吗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及神经功能障碍。封闭针治疗是一种通过局部注射药物缓解症状的方法,常用于疼痛管理和炎症控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封闭针治疗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但其适应症和效果需根据具体病情评估。封闭针治疗通常包括硬膜外注射和神经根阻滞两种方式。硬膜外注射是将药物注入硬膜外腔,通过减轻神经根周围的炎症和水肿缓解疼痛。神经根阻滞则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受压迫的神经根附近,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常用的药物包括局部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前者用于快速镇痛,后者用于抗炎和减轻神经根水肿。封闭针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急性期疼痛明显、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对于神经根受压严重、疼痛剧烈且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封闭针治疗可作为一种过渡性治疗手段,帮助缓解症状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此外,封闭针治疗也可用于术前评估,通过暂时缓解疼痛判断手术的必要性。尽管封闭针治疗在一定范围内有效,但其效果因人而异,且并非根治性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在短期内疼痛明显缓解,但症状可能复发。长期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引发副作用,如局部组织萎缩、感染风险增加及血糖升高等。建议患者在考虑封闭针治疗时,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充分评估自身病情和治疗风险。同时,应结合其他保守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崔尚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腰间盘突出感觉有东西顶腰部的原因和处理
腰椎间盘突出感觉有东西顶腰部,可能是由于椎间盘退变、损伤、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椎间盘突出,压迫周围神经或软组织所致,其处理方法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一、病因:1、椎间盘退变: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水分逐渐减少,弹性减弱,纤维环出现裂隙,髓核失去弹性。在劳损或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破裂,髓核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或软组织,产生腰部不适。2、损伤:长期反复的弯腰、扭转等动作,或急性外伤如冲撞、跌倒、扭伤等,可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神经或软组织。3、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伏案工作、久坐久站、过度负重、不良体位等,会使椎间盘承受异常压力,加速退变和损伤。二、处理方法:1、卧床休息:初期应严格卧床休息,以减轻腰椎负担,促进炎症消退。一般建议卧床3至5天,甚至2至3周,使用硬板床,症状缓解后可带腰围离床活动。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热疗、牵引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活血通络、止痛作用。其中,牵引治疗可通过骨盆牵引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有助于突出的间盘复位。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以镇痛消炎;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可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脱水剂如甘露醇可减轻神经根水肿;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2可促进神经修复。4、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以及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椎间盘镜等,以及开放手术如椎间盘切除术、椎间融合术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腰部保护,避免不良姿势和过度负重,定期进行康复锻炼。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