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心理治疗:治疗病态怀旧应从心开始

  怀旧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人之常情。对故人、故乡和过去生活的回忆怀想,有时能增添生活的韵味和激发心中的热情。

  但社会中还有一些人以另一种方式怀旧。他们认定今不如昔,生活在今天,志趣却滞留在昨日,一言一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这种怀旧心态,称之为病态怀旧心理。

  表现

  依恋过去的事物。如保存大量的旧照、旧服装、旧书、旧报纸;给孩子取旧时代的名字;依恋过去的友人。如过分热衷于搞同乡会、同学联谊会等。

  有的男士女士过去曾有过一段恋情,因故未成连理,如今已届中年,旧情萌发,开始“第二次握手”;依恋过去的经历。很看重过去所取得的功绩,把所获得的奖状、勋章、奖品都很仔细地保存,时常追忆当年辉煌的经历。相比之下,现在这些荣誉的光环正逐渐在消失,心理时常有失落感,一些幼年受溺爱或早年生活丰厚的人也有同样感觉。在怀旧中寻找童稚与宁静本可厚非,但因怀旧而导致今不如昔的感受就有危害了。病态的怀旧会阻碍个体适应环境,对社会变革产生阻力,个人的交际圈也会大大缩小。有病态怀旧行为的人很难与时代同步,这有碍于他们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特点

  不合时宜。有些服饰、装束、语言、物体过去风靡一时,现在已不合时宜,跟不上潮流,但仍然保持过去的做法。

  对社会持有偏见。偏见是一种心理定势和社会心理刻板印象。认识上极端保守,对新生的事物看不惯,崇尚传统尤其反对任何形式的变革。

  回避现实。病态怀旧者,不满现状,又能为力。大多采取回避现实的态度,怀疑与否定一切,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反对者,也是现实生活的不适应者。

  普遍性与差异性。病态怀旧存在于各个年龄阶段,但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儿童的怀旧,多见于人格滞留,虽说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但仍依恋母亲的怀抱和摇篮,渴望处处得到父母的保护,缺乏主动性与独立性;青少年的怀旧大多因为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他们本可以享受更多的自由,又对这突如其来的自由感到恐惧与不安;中老年怀旧则是回避现实,对社会存在偏见,不合时宜。如中年人的固定观念,表现为过分固持己见,如“坚信”某种经验是“真理”,对某件事做出决定不再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适当修改或采纳他人建议,从不听从别人劝告或与之持相反的意见。即使有足够的事实证明这种经验是错误的,内心也不得不承认其错,但在口头上绝不认错,甚至由于在心理上达不到平衡而不能自控,错误地坚持或一意孤行,我行我素,惟我独尊。

  而老年人由于长年累月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个性心理特征更加明显。他们的兴趣、爱好、气、性格具有突出的个性化,比中年人更具特点、更加定型。他们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习惯和爱好,不赞成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更法轻易改变。不 自觉地坚持自我为中心,自我防卫意识较强,对什么都感到怀疑,固执地想保护自己而采取利己的态度和方法,办什么事都优先考虑自己。

  调适

  积极参与现实生活。如认真地读书、看报,了解并接受新生事物,顺应时代潮流,不能老是站在原地思考问题。

  寻找最佳结合点。如果对新事物立刻接受有困难,可以在新旧事物之间寻找一个突破口。

  发挥正常怀旧心理的积极功能。正常的怀旧有一种寻找安静、维持心灵平和、返璞归真的积极功能。这方面的功能多一些,病态的、消极的心态就会减少。因此,也不应对怀旧行为一概反对,正常的怀旧还是要提倡的。

2011-06-07 00:00:00浏览10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