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三十岁前如何抓住人生转折

  导语:工作越来越多,上司要求越来越高,令你喘不过气。在这一瞬间,你有种快要窒息的感觉。看来,你已陷入工作的低潮中。

  为何20-30岁才跳两级,但很多人30-40岁身家暴涨,因为30岁很重要!李嘉诚、盖茨、杨元庆在30岁时都抓住了人生的转折,你的30岁又做了什么人生计划?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定下人生目标

  一艘没有航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1、你为什么是穷人,第一点就是你没有立下成为富人的目标。

  2、你的人生核心目标是什么?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的根本差别并不是天赋、机遇,而在于有目标。

  3、起跑领先一步,人生领先一大步:成功从选定目标开始。

  4、贾金斯式的人永远不会成功。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成功?真正能完成自己计划的人只有5%,大多数人不是将自己的目标舍弃,就是沦为缺乏行动的空想。

  5、如果你想在30岁以前成功,你一定在25至30岁之间确立好你的人生目标。

  6、每日、每月、每年都要问自己:我是否达到了自己定下的目标。

  二:两个成功基点

  站好位置,调正心态,努力冲刺,30岁以前成功。

  (一)人生定位

  1、 人怕入错行: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2、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3、 从三百六十行中选择你的最爱。人人都可以创业,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创业成功。

  4、 寻找自己的黄金宝地。

  (二)永恒的真理:心态决定命运,30岁以前的心态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1、 不满现状的人才能成为富翁。

  2、 敢于梦想,勇于梦想,这个世界永远属于追梦的人。

  3、 30岁以前不要怕,30岁以不要悔。

  4、 出身贫民,并非一辈子是贫民,只要你永远保持那颗进取的心。中国成功人士大多来自小地方。

  5、 做一个积极的思维者。

  6、不要败给悲观的自己。有的人比你富有一千倍,他们也会比你聪明一千倍么?不会,他们只是年轻时心气比你高一千倍。人生的好多次失败,最后并不是败给别人,而是败给了悲观的自己。

  7、 成功者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

  8、 宁可去碰壁,也不要在家里面壁。克服你的失败、消极的心态。

  (1) 找个地方喝点酒。

  (2) 找个迪厅跳跳舞。

  (3) 找帮朋友侃侃山。

  (4) 积极行动起来。

  三:三大技巧

  1、管理时间:你的时间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把一小时看成60分钟的人,比看作一小时的人多60倍。

  2、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3、自我管理,游刃有余。

  (1) 创业不怕本小,脑子一定要好。

  (2) 可以开家特色店。

  (3) 做别人不愿做的生意。

  四:四项安身立命的理念

  30岁以前一定要形成个人风格。

  1、做人优于做事。做事失败可以重来,做人失败却不能重来。

  (1) 做人要讲义气。

  (2) 永不气馁。

  2、豁达的男人有财运,豁达的女人有帮夫运。30岁以前搞定婚姻生活。

  3、忠诚的原则:30岁以前你还没有建立起忠诚美誉,这一缺点将要困扰你的一生。

  4、把小事做细,但不要耍小聪明。中国人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把小事做完美的人太少。

  五:五分运气

  比尔·盖茨说: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

  1、人生的确有很多运气的成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国的古训说明各占一半。

  2、机会时常意外地降临,但属于那些不应决不放弃的人。

  3、抓住人生的每一次机会。机会就像一只小鸟,如果你不抓住,它就会飞得踪。

  4、智者早一步,愚者晚一步。

  六:六项要求

  1、智慧

  (1)别人可你以拿走你的一切,但拿不走你的智慧。

  (2)巧妙运用自己的智慧。

  (3)了解智者与愚者的区别。

  2、勇气

  (1)勇气的力量有时会让你成为“超人”。

  (2)敢于放弃,敢于“舍得”。

  3、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领袖气质”。

  (1)激情感染别人。

  (2)“三·七法则”实现领袖气质。

  (3)拍板决断能力。

  (4)人格魅力。

  4、创造性:不要做循规蹈矩的人。25-30岁是人生最有创造性的阶段,很多成功人士也都产生在这一阶段。

  5、明智

  (1) 知道自己的长处、短处,定向聚焦。

  (2) 尽量在自己的熟悉的领域努力。

  6、持之以恒的行动力:在你选定行业坚持十年,你一定会成为大赢家。

  七:七分学习

  1、知识改变命运。

  2、30岁以前学会你行业中必要的一切知识。

  a) 每天淘汰你自己。

  b) 在商言商。

  3、太相信书的人,只能成为打工仔。

  4、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

2011-05-11 00:00:00浏览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药疹过敏后会留下什么副作用
药疹过敏后可能会有皮肤损害、黏膜损伤、内脏器官功能损害等副作用。患者应立即停用可疑致敏药物,避免再次接触,防止过敏反应加重。1、皮肤损害:药疹过敏常导致皮肤出现各种皮疹,如红斑、丘疹、水疱等,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等。皮疹消退后可能会留下色素沉着,使局部皮肤颜色加深,影响美观。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等症状,长期搔抓可能导致皮肤苔藓样变,进一步加重皮肤损害。2、黏膜损伤:药疹过敏可累及口腔、眼、生殖器等部位的黏膜。口腔黏膜受损时,患者可能出现疼痛、溃疡,影响进食和说话;眼部黏膜受累可引起眼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生殖器黏膜损伤则会出现红肿、糜烂、疼痛,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生活不便。3、内脏器官功能损害:药疹过敏可能影响肝脏、肾脏、血液系统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例如,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导致肝功能异常,出现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肾脏受累时,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肾功能衰竭等;血液系统受影响可能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增加感染和出血的风险。同时,要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和摩擦,可使用温和的护肤品缓解皮肤干燥和瘙痒。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药疹一般多久消退完
药疹一般1-3周消退完。药疹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外用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其消退时间与药物代谢、免疫反应类型及药物特性、药疹类型和患者个体情况密切相关。药疹消退主要与药物代谢动力学和免疫反应过程相关。药物半衰期决定其在体内的清除速度,多数药物在停用后5-7个半衰期可基本清除。免疫介导的超敏反应需要时间平息,IgE介导的速发型反应消退较快,而T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反应消退较慢。皮肤炎症反应的消退涉及炎性细胞凋亡、炎性介质清除和组织修复等过程,通常需要1-3周完成。轻型药疹如麻疹样或荨麻疹样药疹,炎症程度较轻,组织损伤有限,因此恢复较快。适当的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加速这一过程。影响药疹消退时间的因素包括药物特性、药疹类型和患者个体情况。长半衰期药物如胺碘酮引起的药疹消退较慢。重型药疹因表皮广泛坏死,需要更长时间修复。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药物清除能力下降,药疹消退延迟;而年轻的患者由于器官、系统功能较强,药疹消退时间就会缩短。若出现药疹,建议立即停用正在使用的可能致敏药物,并尽快就医。向医生详细告知近期用药情况,以便准确判断致敏药物。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可能加重过敏反应的食物,如海鲜等。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若药疹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出现高热、皮肤大面积水疱、破溃等情况,应及时复诊。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药疹子是什么样的
药疹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在皮肤黏膜上引起的炎症性皮疹,也被称为药物性皮炎,通常伴有瘙痒等不适,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多样。药疹本质上是人体对药物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作为抗原,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导致皮肤黏膜损伤。引发药疹的药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抗生素类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很大,有的人可能初次用药就出现药疹,有的人则在多次用药后才发病。药疹症状表现多样,轻型药疹可能仅出现散在红斑、丘疹,伴有轻微瘙痒,类似常见的皮肤病。固定型药疹常在皮肤特定部位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红斑,边界清晰,再次使用致敏药物时,在同一部位会再次发作且症状加重。而重型药疹病情凶险,如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皮肤会出现大面积水疱、表皮松解,像烫伤一样,伴有高热、黏膜糜烂等症状,严重威胁生命健康。一旦怀疑药疹,首先要停用可疑药物,再遵医嘱进行治疗。对于轻型药疹,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药膏减轻炎症。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能有效控制过敏症状。若为重型药疹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可能会使用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磷酸钠等糖皮质激素进行系统治疗,以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如果出现疑似药疹症状,不要自行处理,应及时就医。日常用药时,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不良反应,有药物过敏史要告知医生。用药过程中若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皮疹、瘙痒等异常,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避免随意使用来源不明或成分复杂的药物,降低药疹发生风险。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儿童多动症药物治疗有副作用吗
儿童多动症药物治疗是存在副作用的。药物治疗是多动症干预的重要手段之一,虽能有效改善症状,但不可忽视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家长及医护人员需充分了解,权衡利弊,以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目前用于治疗多动症的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兴奋剂,如盐酸哌甲酯;另一类是非兴奋剂,如盐酸托莫西汀。兴奋剂类药物常见副作用包括食欲减退,可能导致儿童进食量明显减少,影响营养摄入与身体发育;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干扰正常睡眠节律;还可能引发情绪波动,如烦躁、焦虑不安等。非兴奋剂药物部分儿童用药后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像恶心、呕吐、腹痛,影响消化系统正常功能;也有一定几率导致头晕、乏力,使儿童日常活动耐力下降;少数还会出现肝酶升高,影响肝脏正常代谢。不同个体对药物副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有些儿童可能仅出现轻微不适,持续用药一段时间后身体适应,副作用减轻或消失;但有的儿童反应较为强烈,副作用给生活学习带来较大困扰。并且,药物副作用的发生还受剂量、用药时长等因素影响,剂量越高、用药越久,出现副作用风险相对越大。建议家长务必带儿童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全面评估诊断,由医生依据儿童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选择合适药物与剂量,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儿童身体、情绪、学习等各方面变化,定期复诊,一旦发现难以耐受的副作用,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策略。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