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每年的春季都是职场中人换新东家的高峰期。因此,不管是业内资深人士还是新入职场的新鲜人,不可避免地都会关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初来乍到的新人,该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赢得新同事的好感?本期就教你几招如何用身体说话的方式,以赢得职场好感。
在人类的沟通中语言传达的信息只占了7%,肢体语言却占了55%。换句话说,如能恰当地使用你的眼神、表情甚至手脚,都可以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职场中这一规律同样适用,90%的人会在见到你的4分钟内形成对你的第一印象,而这其中60% 80%的评价来自你不太在意的肢体语言。所以新入职的你,如果想让自己很快就被接纳,甚至是广受欢迎,那就别放过从头到脚每一个用身体说话的机会!
●打开自己:当双臂交叉在前胸的时候,无论在任何文化中都是一种明显的自我保护暗示,这一姿势提示感到不够确定或者不够安全 他出不来,你也进不去”。这样的防御性姿势也会引发听众的戒备心理,这显然不会让你受欢迎。当然双手交叉在背后会显得比较有信心和气势,不过在东方文化中这种领导讲话式的姿势显得有些不够谦虚谨慎。比较而言,开放性的肢体语言比较放松,容易让人亲近,例如双臂自然下垂或者在适当的时候微屈前臂伸出双手,有谁会拒绝一个接纳的怀抱呢?不过,如果你实在是觉得开放的姿势比较困难,不妨双手交叉在腰以下,不过即使天再冷也不要搓来搓去,否则同样是不自信的表现。
身体语言切忌使用过度
几乎所有人都希望一出场就赢得大家深刻的印象,但是在职场夸张的肢体语言绝对是禁忌。即便你羡慕金凯利几乎每块儿面部肌肉都经过精细锻炼,但过于丰富的肢体动作等于明白地告诉别人你对自己的语言不够自信,而且有做作或过于夸张的嫌疑。
在会议室,你需要表现得比办公室更加职业,因为这里不仅会出现你的同事,还有你的领导、下属甚至客户,也因此会议室里经常充满着复杂而微妙的权利和利益关系,你举手投足甚至不经意闪过的笑容或者疑惑的眼神,也经常被一双双从不同角度审视的眼睛捕捉到,并被解释为你对各种问题的真实的看法以及对待不同人的内心态度。审慎地使用你的身体语言,不仅可以让你迅速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准位置,还会帮助你在新环境中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权利的双手:在商务场合,握手在一开始就是彼此位置和权利的最好交待。握手时,如果你的手掌掌心向上,意味着你愿意服从对方,这姿势肯定会讨领导喜欢;而掌心向下的姿势比较适合与下级握手时使用,迅速树立你的威信;平级的同事之间,手掌垂直的握手方式最有亲切平等的感觉。握手的奥秘还在于与对方使用相同的力度,当然对于个别“大力水手”的铁腕则不必如此。同时,手掌的干燥和温暖也很重要。一个小窍门是,开会前想象你的手掌捧着一个暖炉,即可以让你的掌心温度提高3
4度。切记,不要为了凸显女性的温柔而伸出绵软无力的纤纤玉手,在职场这可是缺乏信心和能力的信号。
作为新人,第一次聚餐也是同事们从最私人的角度观察你的绝好机会。他们都期望从你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中了解在“职业外套”下的你真实样貌,弄不好会让他们大跌眼镜,而利用好了则会让他们喜出望外。后一种情况不但会让他们深化对你之前的认识,而且还会在个人层面上更愿意接纳你的加入。
●用心的位置:即使在这样放松的场合,依然有一些默认的规矩。最一般的规律是左侧为上座。即便西方人也会认为坐在右边的人用左手袭击他的可能性较低,所以这个座位是留给你最需要保护的上司的。如果可能的话,你可以考虑守住靠门口的座位,当然不要先一屁股坐下但可以把包或外衣放到椅子上,然后先请大家到里面就座。让同事们背后朝向墙壁不仅会让人更放松,也会让你显得更谦逊和周到,因为这个位置通常还是上菜的通道。
●用头致意:头部的微小运动也可以展露我们的内心,在运动空间狭小的餐桌上善用则大有裨益。如果你不希望新同事认为你的眼睛长在额头上,那么请略略收起你的下巴,但也不要埋头在盘子上,否则就是不满或不自信的表现;如果你希望让对方感觉你对他们所说的感兴趣或者让自己显得更亲切,请略略侧着头倾听。在非正式场合这个姿势还可以凸显女性的美丽。在餐桌上,你的新同事们难免会聊一些公司或部门的八卦或掌故,甚至在宽松的气氛中会抱怨或讽刺公司的制度或领导,此时最安全的反应就是轻轻点头(必要时也可以带上中性的微笑)。放心,这样的点头不一定意味着赞同。
“软化”他人身体语言的SOFTEN法则
其实上面的建议并不局限于列举的情境,每一种都可以被移植和灵活使用。如果你觉得上面的细节难于记忆,不如记住畅销书《5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中所给出的“软化”他人的身体语言SOFTEN法则:S(Smile微笑)+O(Open Posture 开放性姿势)+F(Forward Lean身体前倾) +T(Touch接触)+E(Eye Contact眼神交流)+N(Nod点头)。最后,请记住再精准的肢体语言也要自然自发才能取得效果,所以用你的身体说话前请先把心打开吧,没有人会拒绝真诚与亲切。
(实习编辑:张华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临床心理科(本部)
主任医师
云南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精神科 精神康复科
上海新科脑康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