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心恋爱强迫症影响心理健康

  常常夺命追魂call引得恋人烦不胜烦?可就是一边想着“我知道这样不好”,一边心理还是好像得了强迫症似地没法改?都说要把坏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对“恋爱强迫症”同样如此!

  每天查一次岗,关心对方

  从一天一通电话到一天三四通,再到想call的时候就一定要call到他;从善意的谎言到习惯性找理由搪塞……一些小习惯一开始还无伤大雅,但有些人很可能会将之逐渐升级,最后演变成“情感强迫症”!

  小习惯升级强迫症

  要知道“恋爱强迫症”对你们的恋情可没有帮助,最常用的分手理由中,“管太多”、“粘太紧”可是名列前茅。所以快来check一下,你有没有以下潜在的强迫症倾向?

  关心恋爱运势

  恋人没有立刻回电时,心里隐隐冒火

  可能升级症状:

  死命call到他接为止。即便没什么大事,无论最后call没call到,无论对方是否有正当理由,都会大发雷霆,质问不休。

  恋人接到任何电话,都会看似随意地问一句:谁打来的?有疑问时还会进一步追问

  慢慢发展成会登录对方邮箱,偷看他的手机通话记录、收件箱或者发件箱。一旦发现是异性打来的电话或者短信,有可能越俎代庖自己回过去,并盘问关系等等。对方要是和别人很亲近(无论同性还是异性),就会感到不满、失落。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仍总怀疑对方有第三者,并且坚信自己所谓的“第六感”,甚至有过跟踪对方的行为。

  拯救“强迫症”

  在上述种种由一些小习惯可能导致的“爱情强迫症”中,我们发现,“患者”大致有这三大共性:害怕寂寞;嫉妒心、猜疑心重;不自信。有专家认为,所谓爱情强迫症的患者,其实是想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在情感关系中的存在感。追call也好,“汇报癖”也好,潜台词无外乎“我在为你付出”、“我希望你也这么来回报我”。假如,你发现自己已经有轻微的“爱情强迫症状”,又该如何自疗呢?

  录下对方的爱情表达,需要时拿出来。对方说“我爱你”时,用手机录下来;对方写给你的情书,也随时带在身边。如果心里有了疑虑,“是不是他不像以前那么爱我了?”为避免和对方直接纠结,听听、看看那些甜蜜的表白吧。爱情强迫症之所以发作,是因为内心情绪不稳定,如果能得到温柔安抚,就能得到情绪满足。

(实习编辑:张华仙)

2011-02-21 00:00:00浏览2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心理强迫症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心理强迫症可能由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心理压力、不良性格特征、童年创伤经历等多种因素导致,建议患者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治疗。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可能导致个体对某些特定的心理刺激产生过度反应,从而导致强迫症。这是因为基因可能影响大脑中负责处理情感和行为调节的区域的功能。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建议每6个月至1年前往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医院心理科进行一次专业的心理评估。 2.神经生物学因素 神经生物学因素包括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失衡,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强迫症的发生。这些物质参与了情绪调节和奖赏系统,当其失衡时可能会导致强迫性思维和行为。药物治疗是常见的神经生物学因素引起的强迫症的治疗方法,例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氟西汀胶囊,可增加突触间隙中的5-羟色胺水平,缓解强迫症状。通常温水送服即可,具体剂量以及服用频次应遵医嘱。 3.心理压力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失调,进而诱发强迫症。因为持续的压力会导致身体释放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影响大脑的化学平衡,使个体更容易出现强迫症状。放松技巧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法,可以帮助患者学会控制自己的紧张感,减少强迫症状的发作频率。每天可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 4.不良性格特征 不良的性格特征,如完美主义、焦虑倾向等,可能成为强迫症的诱因。这些特征可能导致个体对自己的期望过高,难以接受任何偏离预期的情况,从而形成强迫性的行为模式。建议患者尝试新的活动和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运动等培养积极的性格特征。每周至少花2-3小时参与兴趣爱好活动。 5.童年创伤经历 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可能导致个体在成年后出现心理强迫症。因为这种经历可能导致个体的大脑发育异常,或者形成固定的负面记忆,使得他们在面对类似的情境时容易触发强迫症状。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CBT),可以帮助患者重新审视他们的童年经历,并学习如何以更健康的方式应对类似的情境。还可每天花15-20分钟写日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帮助处理童年创伤。 心理强迫症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以及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建议定期进行心理咨询或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强迫症经常不开心怎么回事,怎么办
强迫症患者经常不开心,可能是由于病情加重、心理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社会心理因素等原因所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精神心理科进行相关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1、病情加重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中,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出现上述症状。此时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来缓解不良的情绪,也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倾诉的方式进行改善。 2、心理压力过大 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大脑皮层过度兴奋,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此时可以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进行缓解,也可以适当参加户外活动,比如打羽毛球、慢跑等,能够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不适症状。 3、焦虑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患者会出现反复出现的想法或行为,比如怀疑门窗是否关好、出门前反复检查等。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焦虑的情况发生,从而出现经常不开心的现象。 4、抑郁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会伴有抑郁的情况发生,从而出现上述现象。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盐酸氟西汀胶囊、盐酸舍曲林片等。 5、社会心理因素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过应激事件的影响,如亲人去世、失恋等,可能会导致精神压力过大,从而出现此类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听舒缓的音乐来缓解不良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还要注意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林勇强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心理强迫症有什么表现
心理强迫症一般指强迫症,表现一般有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强迫并发症。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种常见的精神心理科疾病。 1、强迫观念 强迫症患者会出现强迫观念,指反复闯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观念、情绪、冲动等,并无现实意义且违背个人意愿。主要表现为强迫思维、强迫穷思竭虑、强迫对立观念、强迫怀疑等。患者可根据医生指示使用氟西汀、舍曲林、氯丙咪嗪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配合精神动力学治疗、森田疗法等心理疗法。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医生有时会考虑电抽搐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外科神经手术治疗等方法。 2、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指患者通过反复的动作或行为,来阻止或降低强迫观念所导致的焦虑、痛苦,常继发于强迫观念。包括强迫检查、强迫计数、强迫询问、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患者可根据医嘱使用普萘洛尔、苯二氮?类药辅助缓解症状。 3、并发症 强迫症是一类反复出现无意义的、不可摆脱的强迫观念、冲动和行为的疾病。强迫症多与其他精神障碍共患,如抑郁症、社交恐惧症、抽动秽语综合征等。强迫症的治疗可根据医生指示使用抗强迫的药物,如舍曲林、氟伏沙明、帕罗西汀等,也可辅以心理支持治疗、改良电抽搐治疗等。 患者在确诊强迫症后,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平时需要患者长期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和他人交流,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强迫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定期去医院复诊,监测自己的病情变化,同时有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