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沉默心理法比讲述自己更疗伤

  美国研究人员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与人们普遍持有的观点相反,经历创伤后选择沉默疗伤的人,并不比选择讲述自己感受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相反,沉默疗伤效果可能更好。

  不少人认为,经历创伤后讲述自己的感受有利于心理健康。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马克·D·西里博士和同事经过研究发现,这种观点几乎没有任何科学根据。

  调查哪种方式疗伤效果好

  为调查讲述感受是否对有受创伤经历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影响,西里和同事对一个长期网络调查的数据做了分析,大约3.6万人参加了这一网络调查。 这一研究中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受调查者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的反应。“9·11”事件发生当日,受调查者收到一封电子邮件,请他们讲述对这次恐怖袭击的看法。在2138名立刻查看这封邮件的受调查者当中,有1559人做出回复,讲述了自己的感受。

  在跟踪了这2000多人此后的心理状况后,研究人员发现,选择回复邮件、讲述感受的人1至2年后比没有回复邮件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可能性要高不少,回复邮件篇幅越长者面临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结论沉默是金 研究人员解释说,这一电子邮件的效果与心理辅导人员在受创者经历创伤后立刻要求其讲述自己感受相当。 西里说:“没有证据表明,以讲述受创感受作为治疗手段对人们有益,相反还有证据表明这对人们有害……如果人们不想谈论创伤,那完全没问题。”

  但西里说,这也不应理解为受创后不能讲述自己的感受,“关键在于经历集体创伤后让他们自己选择是否讲述感受,以及自己选择是否采取干预治疗措施,而不是被迫接受外界干预。”

(实习编辑:张华仙)

2010-12-27 00:00:00浏览5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16个月宝宝孤独症的表现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16个月宝宝孤独症的表现,主要包括语言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行为刻板、情绪不稳定等。 1、语言发育障碍 孤独症的宝宝在语言发育方面会出现明显的异常,通常不会与人进行正常的沟通,也不会模仿别人的语言,而且会出现失语的情况,无法正常与人进行交流。 2、社会交往障碍 孤独症的宝宝会出现社会交往障碍,对别人的呼唤缺少反应,而且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不喜欢与他人进行互动。 3、兴趣狭窄 孤独症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兴趣狭窄的情况,对于正常的儿童玩具不感兴趣,而且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比如泥土、布块等。 4、行为刻板 孤独症的宝宝还会出现行为刻板的情况,行为比较刻板,而且会重复一些刻板的动作,比如玩手枪、转圈等。 5、情绪不稳定 孤独症的宝宝情绪不稳定,会出现持续性的情绪波动,而且容易出现激惹的情况,遇到事情容易出现愤怒的现象,而且情绪不稳定,有时候会出现过度激动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做好宝宝的防护和护理。饮食上建议家长注意保持宝宝的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果宝宝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家长带着宝宝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