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年底职业疲劳症”攻击你心理?

  “最近觉得好累!”“工作怎么这么多,没完没了!”“我以前很喜欢这份工作,可是现在,越做越没劲!”接近年底,这类埋怨之声并不少见,甚至我们自己也是其中的抱怨者。工作的应接不暇,令心理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我是否真的适合做这一?

  国内一人力资源服务商发布的万人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人薪水低于前一年同期,近80%的职场人感到精神紧张和压力,三分之二的职场人感到压抑,超过70%的职场人对工作产生倦怠,表示“不喜欢现在的工作”。

  不过,人力资源专家就提醒:这并不一定是需要重新择业的职业倦怠,而是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年底工作量激增,悄然来袭的“职业疲劳”!

  职业疲劳VS职业倦怠

  关于职业倦怠问题,近年一直备受关注。职业倦怠又叫做“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职场人士工作了3-5年,通常是职业倦怠的爆发期。

  而职业疲劳职场人员在工作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疲惫、能量被掏空的感觉,更有甚者,还会感觉职业枯竭,工作麻木,再也激不起一丝涟漪。据调查,从行业来看,白领、教师、医生以及媒体从业者的患病率比较高;

  从个性角度讲,具有敢于冒险和迎接挑战、独立性强,并且不容许自己或他人失败等人格特征的人也容易陷入职业疲劳。它具有阶段性、周期性的倦怠,最明显的症状之一,是对工作实行“拖”字诀,拖拖拉拉就是不想完成。

  单看这样的定义,是不是难以区分?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陈宁解释,可以从两者的调节方式上去看。疲劳是可以通过休整、读书充电、放松身心来调节恢复的,闯过“年关”,工作热情就可以复活;倦怠是个更大范围上的概念,不是放松就可以重拾激情的,心理倦怠多于身体疲劳,往往需要自我判断,审慎考虑是否需要另行择业。

  疲劳的你,倒在何方?

  职业疲劳周期和人的生命周期一样,有一定规律可循。对任何一个从业人员来说,到了一定的时间它是必然要以一种固定的形式出现。我们到底为什么如此疲劳?人力资源专家对产生原因做了一个归纳,我们可以自我审视一番。

  主观原因

  重大的挫折、打击或挫折打击的长期叠加

  工作的不顺利,会不断给人不同程度的挫折和打击,令人怀疑自身的能力,自信逐渐降低,并且不断为自己的失败和工作不力找借口。

  攀比心态作怪

  工作时间长了,同行之间的交流、对比也会增加,见到同行职高薪厚,失了平常心,抱怨越来越多,心态逐渐由波动发展到失衡。

  工作多年,进步不大以前业绩优秀的职员,面对公司(社会)和家庭的多重压力难以调整。

  客观原因

  重复的工作内容

  重复劳动在内容上缺乏新意,随着个人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已取得的成绩已不再兴奋。但企业不断发展,对职员的要求会不断提高,缺少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职员缺乏提升专业水平的动力。

  操作、管理上的负面因素长期存在和一些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由于沟通、理解以及思想工作的不畅、不到位,从业人员逐渐认为公司的制度不利自己的发展,部门领导的某些处事原则、行为作风使自己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差,而且看不到有改善的迹象。这样的管理会让职员对企业、部门、领导的信赖度逐渐降低,从而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

  工作要求提升

  职场人士凭原来的技能和付出,越来越难以满足和完成新的工作要求和更高的业绩目标,而导致对工作失去信心,产生麻木的工作态度。

  四招赶跑职业疲劳

  职业疲劳,一方面是来自于自我内部压力的疲劳,另一方面,如果长期从事自己能力过剩的工作,也会使人心生厌倦。而到了年底是最容易产生职业疲劳感的时期。人力资源专家建议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做一些调整。

  职业目标要合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工作的年限、工作的能力、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结合对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多方支持很重要。多与人交流沟通,多和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人相处,有一个固定的“亲友圈”,可以帮助自己跳出困境,以饱满的姿态投入自己的工作中去。

  提升综合能力。针对自己的岗位要求及任职资格,有效加强自己的综合能力,增强自己的职业含金量,是突破瓶颈的最终方式和手段。

  认识“职业发展规划不会一次完成”。我们的无力感,通常来自于我们总是希望一步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而事实上,职业规划并非一次就能完成。我们要改变对规划的看法,把它看做经营自己未来的一项长期的战略工作。

  职业疲劳主要是身体上的疲累,当你对工作产生疲劳感时,应该静下来思考自己擅长什么,期望得到什么,工作没做好是自己努力不够还是方向偏差。在生活中多培养其他兴趣,有业余爱好作为“第二职业”,更能激发个人的潜力,重拾自信,将延缓自己的职业寿命。

  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申请休息几天,多跟朋友和家人共度快乐时光,或者多做运动,锻炼身体,对放松身心、调整心态更有益处。当然,作为企业,也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刺激不同员工的工作动力。

(实习编辑:张华仙)

2010-12-27 00:00:00浏览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性伴侣经常发脾气暴躁易怒是怎么回事
出现女性伴侣经常发脾气暴躁易怒,一般是精神压力过大导致,但也不排除是焦虑症、躁狂症导致,建议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方法改善。1、精神压力过大如果女性伴侣长期处于工作压力过大或家庭环境过于吵闹等状态,可能会对颅脑神经组织正常活动产生影响,造成脑内神经递质传递紊乱,引起情绪变化幅度过大、经常发脾气等症状。建议适当慢跑、散步等运动,也可以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辅助改善以上症状。2、焦虑症可能是患者受颅脑急性损伤、盲目使用药物、自身性格影响、家族遗传等因素影响,脑内神经递质传递紊乱,影响情绪变化,引发的一类精神障碍疾病,造成经常发脾气、情绪暴躁易怒等症状。建议患者配合医生使用盐酸丁螺环酮片、盐酸曲唑酮片等药物改善症状。3、躁狂症可能是患者受周围环境变化刺激、家族遗传性病变、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因素影响,对患者自身心理状态产生影响,造成心理状态异常引发的一类病变,引起易怒、情绪变化幅度过大、精力过于旺盛等症状。需要患者配合医生使用富马酸喹硫平片、奥氮平片等药物治疗。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等疾病导致,建议根据病因选择适当方法改善。若无法采用以上方法改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