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治疗

职场焦虑浮现 上班族如何求存

举报/反馈
2010-11-24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刚踏入职场江湖的小蒲是四川某知名高校的研究生,为了选择更有前景,工资更高的工作,国内、国际知名企业的招聘会他考了个遍,连番“苦战”后,虽然已收到了好几份 offer,但心头总不踏实,还期待更好的机会出现。一段时间下来,他陷入了深度焦虑之中。近日,父亲打电话关心他工作的问题,因为控制不住情绪,他还冲父亲发了通脾气……

  职场菜鸟:心浮、气躁、睡不好?

  学会生存才能飞得更高

  “我是一只职场菜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梦想的offer得不到,找一份混饭工作的要求也算高?”这年头找工作不易,不少应届毕业生刚想迈进职场的第一脚,就吃了闭门羹,甚至撞得一鼻子灰。被一次次的面试和笔试,折腾得丢三落四、脾气急躁、情绪冷漠、晚上睡不好等等。心理专家指出,这是一种 “职场焦虑”,严重者可能诱使强迫症、恐惧症等神经症产生,而年轻人则可能在长期过度紧张后出现人格扭曲。

  我省心理专家段晓英认为,职场新人的焦虑根源是因为求职者对未来无法把握而产生心理问题。应对每次的面试、笔试,应该把它当作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放下面子,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各种问题,抱着从零学习的态度,尽快缩小自己和老员工的差距。“很多时候焦虑都因为不自信而加重,而自信源于自身实力,所以要抓紧练好内功,融入社会中。”

  心理学博士朱文波也有相同的观点,因为我国教育和现实社会存在脱节,许多应届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都需要一

  个再学习的问题,重新学习业务知识,重新学习处理职场人际关系,焦虑自然无法避免。朱文波认为,应届毕业生的首要任务是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给自己一个合适的目标,放下身架,学习他人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像小蒲一样焦虑的同学,应该适当慢下来,做到张弛有度,平时多给自己“放松”的心理暗示,调好自己的节奏和心情,再度出发。

  职场老人:升迁、跳槽、遭淘汰?

  调整心态按自己已定的节奏走

  升迁的烦恼,与领导相处的困难,跳槽的担忧,淘汰的危险……在从职场新人蜕变为职场老人后,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有压力就会有焦虑,在职场中的焦虑是多种多样的。”朱文波介绍,他曾为一位中年女性做过心理辅导,原因是单位上让她升迁,她需要照顾家庭不愿意升,在领导的多次谈话后,她心理也出现了焦虑问题。其实,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职场老人产生焦虑问题的原因:有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因为升迁、跳槽、淘汰等因素焦虑,主要是没找好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一个实际、长远、可持续的规划,给自己一个既定的

  节奏,把工作和生活有效分割,工作才能让生活更美好。朱文波特别强调,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工作是为了能够让生活更美好。

  如果遭遇淘汰怎么办?段晓英认为,职场生存是工作能力、社交能力乃至心理能力的综合考验。如果被淘汰应该自我反省,了解缘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适时自我安慰,千万不要过度否定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提升能力,以应对今后职场的挑战。“很多银行的女职员都被淘汰的问题所困扰,因为她们大多是吃青春饭,随时都有可能被新人顶替,长期重复的工作让人疲乏。”

  此外,朱文波也表示,给自己正确的定位,不断提升自己能力,经常运动,给自己诸如“加油,我一定办得到!”的心理暗示,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工作,焦虑问题就能得到缓解。 吴俊杰

  对抗焦虑教你几招

  自我疏导

  一般来说,急性焦虑在短期内可慢慢恢复。如果症状始终无法缓解,则不妨尝试自我疏导方法调适自己的情绪:当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时,心理上产生的新的体验有可能驱逐和取代焦虑心理。

  自我刺激

  去想象种种可能的危险情景,让最差的情景首先出现,并重复出现,你慢慢便会想到任何危险情景或整个过程都不再体验到焦虑。此时即可终止刺激过程。

  自我放松

  有意识地在行为上表现得快活、轻松和自信,另外还可以运用音乐、瑜伽、冥想等方法来帮助放松。

  饮食“充电”

  享受饮食。情绪沮丧的人多吃全麦谷类食物,以补充维生素;常感疲惫不堪的人,请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而容易发怒的人应多吃苹果、香蕉以补充钾;不光顾快餐店;避免以药物减轻压力,改掉以咖啡及浓茶提神的习惯。

  专业治疗

  如果焦虑过于严重,可以遵照医嘱,选服一些抗焦虑的药物,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求助。

  训练呼吸

  保持坐姿,身体后靠,双掌放于肚脐上。把你的肺想象成一个气球,用鼻子长长地吸一口气,使气球充满气,保持2秒钟。再用嘴呼气,给气球“放气”,你要用4秒的时间吸气,再用4秒的时间呼气,必须每天坚持练习多次。

(实习编辑:张华仙)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