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预防心理问题 “秒杀”要有度

  “今天你秒了吗?”如今,“秒杀”已成为不少青年人对话的开场白。随着“秒杀”在网上风生水起,数不清的年轻人为了能够把自己心仪的宝贝收入囊中,他们开始守着家中的电脑,瞪圆了双眼使劲地刷新页面点击鼠标。抢到宝贝的,心花怒放,四处炫耀;抢不到的,在家中捶胸顿足。

  其实“秒杀”就是将“限时抢购”的购物方式移植到了网络上,是一种限定产品销售时间的促销手段。因其操作方便快捷,足不出户就能够以“无法想像的折扣”“抢”到所需要的商品。谁都想以低价获得超值的商品,并且万人一起竞争的感觉能让成功“秒杀”者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所以“秒杀”深获人心,然而,心理专家提醒说,“秒杀”过程中过分执著,甚至沉迷其中,就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压力,影响到个人的情绪与正常生活。

  A “秒杀”让人欢喜让人忧

  说起“秒杀”,24岁的林小姐最有发言权,她自称是一个标准的“秒杀狂”。当全职主妇的她,小日子过得非常“滋润”,不用外出工作,而且不用为家庭经济操心,购物可以随心所欲,因此,林小姐最喜欢每天在家上网购物,所有网购的网址她都一清二楚。床单、鞋子、衣服、小家电、电子产品……几乎生活中能用到的东西她都要在网上“秒杀”一番。她说:“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看着眼前五花八门的商品,一看就停不了。只要守在电脑前面抢购,就有可能抢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感觉非常过瘾。”不过,林小姐也坦言,出于冲动“秒杀”下来的很多商品都没有实际用处,常常被搁置在一旁,而且有时还会出现货不对板的情况,搞得自己心情不佳。

  而在一家企业担任业务经理的尹小姐也非常热衷“秒杀”,不过她更注重的是“秒杀”时的刺激和成就感。“每当成功地‘秒’到一样限量商品时,我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觉得自己很厉害,心里充满了自信,做起事情来会特别带劲。业绩不好心情低落时,‘秒杀’就成了我消除沮丧感的最佳方法之一。”尹小姐觉得,“相对于买到的东西,‘秒杀’活动本身更吸引我。我要的就是那种刺激,追求的是战胜了对手的快感。”

  而吴先生则对“秒杀”深恶痛绝。吴先生的妻子也是个“秒杀”达人,有时一个月花在“秒杀”活动上的费用高达数千元。“不仅仅是费用的支出,还有情绪的传染。”吴先生说,“我的心情,经常经历坐过山车般的刺激。老婆如果‘秒’到了想要的东西,那天的家务活我就不用做了,还可以得到其它的奖励。如果‘秒’不到,我那几天就要倒霉了,不光要做家务,还要面对老婆的一张‘臭脸’。”

  B “秒杀”只应成为生活中的“调味品”

  江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副科长、心理咨询师邓文英认为,能以最快的速度“秒杀”成功实属小概率事件。如果“秒杀”参与者过分执著于最终结果,甚至沉迷其中,就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个人情绪和正常生活。

  这种心理状况类似于购买彩票时的心理状况,对获得大奖抱有巨大的希望,当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焦躁不安、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问题。

  另外,参与“秒杀”活动需要参与者在一段时间内高度集中精神,在商家有目的的引导下,这种心理亢奋的状态就会到达顶点,参与者很可能产生不理智的消费冲动,买下自己不需要的商品。

  “还有很多年轻人参与‘秒杀’是为了追求新鲜感和刺激感。适当地将其作为生活的‘调味品’是有益的,但是如果沉迷其中,将其当做生活的重心,恐怕就得不偿失了。”邓文英说,很多年轻人在悠闲的生活环境里,对生活没有追求,没有新鲜感;也有一部分年轻人朝九晚五地上班工作,枯燥的生活让他们找不到刺激,“秒杀”正好能满足他们追求刺激,寻找乐趣的需要。在电脑面前与成千上万人一起抢购一件商品,那种挑战成功的快乐,能够让他们摆脱日常生活中的沉闷和来自工作或生活的压力,但要知道,过犹不及。

  C 如何才能做到“秒杀”有度?

  对于如何做到理智地参与“秒杀”,邓文英认为,“秒杀”本来就是一种游戏,参与者也应该以一种游戏的心态参与,这样就不会有过大的心理负担。

  在“秒杀”过程中要记住以下几个原则:

  1、不要过于计较得失:应把“秒杀”当成一种娱乐。对要“秒杀”的物品不能期望过高,不能有“绝对要秒到”的心理。应顺其自然,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2、不要盲从:有需要再进行“秒杀”,“秒杀”前最好列个计划表,有计划地进行理性消费。另外,最好“秒杀”信得过的、口碑好的商品。

  3、要学会抓住生活的重心:要知道“秒杀”只是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生活必须找到重心,活在当下,明确自己的角色,在工作、家庭、朋友、学习中找到生活的乐趣。不能在生活中把“秒杀”扩大化,占据了生命中宝贵的时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到“秒杀”带来的乐趣和好处。

(实习编辑:张华仙)

2010-11-09 00:00:00浏览6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内膜息肉会引起尿路感染症状吗
当子宫内膜息肉体积大、位置特殊脱出宫腔压迫或堵塞尿道口,或并发感染引发宫腔感染、白带增多时,可能会增加尿路感染风险;但是并非所有子宫内膜息肉都会导致尿路感染,个体免疫力、尿道抵抗力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发生,且息肉不直接侵犯尿道。子宫内膜息肉可能由于雌激素水平过高、炎症刺激等多种原因引起,其症状可能包括月经异常、阴道分泌物异常等。如果息肉体积较大或位置特殊,可能会脱出宫腔,对尿道口产生压迫或堵塞,可能导致排尿困难、尿频等尿路感染症状。此外,如果子宫内膜息肉并发感染,还可能引发宫腔感染,白带增多等症状,这也可能间接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然而,也需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子宫内膜息肉都会导致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个体的身体条件、生活习惯、免疫力等。如果个体具有较强的免疫力,尿道的抵抗力较高,即使患有子宫内膜息肉,也不一定会发生尿路感染。此外,子宫内膜息肉本身并不直接侵犯尿道,而是通过影响排尿功能或并发感染等方式间接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应及时就医并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应遵医嘱根据息肉的大小、位置、症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保守治疗、子宫切除术等合适的治疗方案。
吴天鹏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女性尿路感染用什么药比较好
女性尿路感染可以选用呋喃妥因、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明确病原体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进行治疗。1、呋喃妥因:呋喃妥因在体内被细菌的黄素蛋白还原,形成活性产物,该产物可干扰细菌体内的多种酶系统,如丙酮酸脱氢酶,抑制乙酰辅酶A的生成,从而阻碍细菌的正常代谢,达到杀菌的目的。呋喃妥因对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等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多用于辅助治疗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部分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反应,少数患者会发生皮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2、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其能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进而达到杀菌的效果。其抗菌谱广,对常见的尿路致病菌,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由于该药物可能影响骨骼发育,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3、头孢克肟:头孢克肟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对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具有高度稳定性。在尿路感染治疗中,可辅助应对多种病原菌感染。头孢克肟通常耐受性良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腹泻等过敏反应和胃肠道不适。对青霉素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使用时需谨慎,可能存在交叉过敏反应。治疗期间,建议患者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增减剂量,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病情反复。另外,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严重不适,立即停药并就医。
郭凯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女性尿路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女性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可分为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两大类。非疾病因素包括生理结构特点、不注意外阴清洁、性行为因素等;疾病因素包括糖尿病、尿路结构异常以及尿道结石等一、非疾病因素:1、生理结构特点:女性尿道较短且直,长度仅约3-5厘米,约为男性尿道长度的1/4,且尿道口紧邻阴道和肛门,这使得细菌更容易从外部侵入尿道,引发感染。2、不注意外阴清洁:如不及时更换内裤、不勤换卫生巾等,会导致外阴滋生细菌,从而感染到尿道。3、性行为因素:频繁的性生活或性伴侣较多时,细菌容易通过性交过程进入尿道,引起感染。性生活后未及时排尿,无法冲刷尿道内的细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二、疾病因素:1、糖尿病:当女性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时,免疫力下降,抵抗细菌入侵的能力减弱,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2、尿路结构异常:部分女性可能存在尿路结构异常,如尿道狭窄、膀胱憩室等,这些异常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增加细菌在尿路内滞留和繁殖的机会,从而引发反复感染。3、尿道结石:如果尿道内存在有结石,排尿的时候会导致尿道划伤,从而出现尿路感染的现象。女性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内衣裤,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定期体检,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郭凯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女性经常尿路感染是怎么回事
女性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可分为非疾病原因和疾病原因。非疾病原因包括个人卫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特殊时期等;疾病原因包括尿路梗阻、糖尿病以及尿路结构异常等。一、非疾病原因:1、个人卫生习惯:排便后擦拭方向错误,容易将肛门周围的细菌带入尿道口,增加感染风险。2、生活习惯:长时间憋尿会使膀胱内的细菌有更多时间繁殖,增加感染的风险。 穿着不透气的紧身裤或内裤,会使外阴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细菌繁殖加快。3、特殊时期:月经期:经血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若卫生用品使用不当,如长时间不更换卫生巾,会增加感染风险。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和尿道自净能力减弱,抗菌能力降低,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二、疾病原因:1、尿路梗阻:比如尿道畸形、妊娠或者肿瘤等,可引起尿液排出障碍,从而导致尿液无法及时冲刷尿道,促使尿道的病菌生长与繁殖,引发尿路感染。2、糖尿病:当女性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时,免疫力下降,抵抗细菌入侵的能力减弱,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3、尿路结构异常:部分女性可能存在尿路结构异常,如尿道狭窄、膀胱憩室等,这些异常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增加细菌在尿路内滞留和繁殖的机会,从而引发反复感染。女性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内衣裤,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定期体检,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