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个案分析

宝宝年龄虽小可面子问题大

举报/反馈
2010-08-09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虽然不少家长常常称赞和鼓励自己的宝宝,但当自己心情不好时,家长对孩子语言和肢体的伤害还是会一并而上。你知道吗?四五岁甚至两三岁的宝宝,也同样有隐私、有自尊心,而且在“面子”问题上,表现得一点也不含糊。

  被比较、被取笑,孩子会很生气

  三岁的钰钰着实太调皮了。表弟康康到自己家做客时,钰钰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和康康分享,往往是康康拿起一件玩具,钰钰就跑过去,把玩具直接抢走,被夺玩具的康康只好大哭。这可让当妈的气坏了,妈妈狠狠批评他。钰钰一脸不服气,把玩具扔到一边,直到弟弟回家,一直没有理妈妈。

  欣欣的妈妈经常和同为妈妈的邻居聊天。有一天聊到尿床的问题,欣欣妈妈无意中说出欣欣上小学了,还在尿床。6岁的欣欣当时的表情很难看,瞪着眼睛直嚷嚷:“谁说我还尿床了,没有这回事!”

  父母眼中的“小毛头”,也有自尊心,父母不经同意就触及他的隐私和“痛点”,并以说笑取乐的方式来说出他经历的糗事,会让孩子觉得丢了“面子”,感到难堪、屈辱、气恼甚至无法接受。

  以爱的名义,伤害还存在

  郑州市儿童医院儿保科副主任医师焦敏说,很多家长都会犯一个错误,就是没有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把孩子的缺点和短处拿出来说,其实孩子从很小就开始爱面子了,这种做法会伤害孩子的感情。“孩子从2~3岁开始,自我意识就建立了,认识到男孩儿和女孩儿的区别,认识到自己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对自我和周围的世界开始了简单思考。”焦敏说,“但同时认识也是模糊的,对自我的评价,更多的是来自家长和周围人的评价,如果家长不顾及孩子的自我意识,进行伤害,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现在以爱的名义,来伤害孩子面子的事情还是存在的。”东方心理教育事业发展中心心理咨询师张炜说,“孩子3岁以后有了自我意识,会自主选择喜欢的事,会有小小的自尊心,父母如果言行伤害到他,会不开心,甚至反抗。”

  张炜建议,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来判断孩子的行为,家长心目中“乖孩子”是自我的需求,它的标准不能套到每一个孩子身上,防止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伤到孩子的自尊。

  健全人格需要维护孩子“面子”

  “心理学上有一个马革利翁效应,对于小孩,如果家长给予正面评价,肯定他是一个善良的孩子、聪明的孩子等,孩子会向良性发展;而批评孩子是个人见人烦、到处找麻烦的孩子等,不良的评价,会让孩子对自己的定位不良,这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不利。”焦敏说。

  孩子的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事实上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强的,家长应小心保护,家庭是孩子自信心建立的基础和强有力的保障。孩子与生俱来有对爱的需要,因此非常在意父母对自己的评价。

  爱面子是一种健康而正常的心态,它意味着孩子有自尊心和自我意识,这对于孩子的健全人格特别重要。如果过度打压,会使孩子变得异常反叛或者自卑。

  家长即使批评孩子,也不要在众人面前训斥、指责孩子或抖搂孩子的丢人事,更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些举动损伤到大人的自尊而批评孩子。最好是家长和孩子单独在一起时,通过温和的方式引导孩子,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