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别拿孩子智商划等级

顾伯美 儿童少年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级甲等

  暑假本该是孩子们享受生活、四处玩乐的日子,然而,有些孩子却被家长带到医院,强制进行智商(即IQ)测试。近日,记者从多家医院了解到,暑期带孩子测智商的家长越来越多,有些医院儿童智商测试已经预约到8月中旬了。

  7月13日,《生命时报》记者来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测查室。虽然下午的门诊还没开始,但已经有6个家长带着孩子在门口等着测智商了。李女士是一位7岁男孩的家长,她告诉记者,家人一直觉得孩子很乖巧,之前从没想过智商有问题,但前些日子小学入学面试时,孩子怯场不敢说话、故事没背好,老师建议他们带孩子测测智商,看看智力有没有问题。“为了对孩子负责,我们决定带他来测一下。”李女士说。还有家长表示,孩子学习成绩滑坡、期末考了班级倒数,老师怀疑孩子智商有问题,家长来的目的是为了“还孩子一个清白”。据调查,很少有家长带孩子做智商测试是为了“发现神童”。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测查室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的6—9月份是儿童测智商的高峰期,除了一些因疾病就诊的孩子,其余都以入学面试表现不好和升入三四年级学习成绩下降的孩子为主。

  据了解,在其他一些综合医院的儿保科,预约测试智商的家长也很多。对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门诊专家顾伯美副主任医师表示,部分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有困难的孩子,的确可能有智力方面的问题,进行智商测定有利于早期干预。但智商测试只是一种评估手段,智力是人们认识世界、适应环境的综合能力,智商高低不能预测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成就,测出孩子是“天才”还是“庸才”。家长和学校都不应迷信智商分数,更不能据此给孩子贴标签、分等级。

  此外,专家还表示,智商分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着年龄、教育程度而发展,因此,不要因为孩子测的结果不理想就对孩子失去信心。每个孩子都有其心智发育特点,关键在于因材施教。最后,智商值是孩子的隐私,如果必须测,不要告诉孩子结果,以免他出现自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老师和家长也不要把“哪个孩子智商多少”这类话挂在嘴边。

(实习编辑:张华仙)

2010-07-26 00:00:00浏览8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王焕强
精选
王焕强副主任医师心理科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
去咨询
擅长:常见睡眠障碍(失眠)、焦虑症、神经症、心身疾病、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青少年心理行为异常指导,老年期精神障碍 ,以及其他常见精神疾病与心理问题的诊断,评估及治疗。
崔界峰
精选
崔界峰副主任医师临床心理科
北京回龙观医院
去咨询
基于各种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或来访者的需要,根据症状或个人成长的轻重缓急,分阶段地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和温尼科特式心理动力学治疗,并将各种心理治疗流派有机结合,针对焦虑恐惧、各类人格障碍、愤怒烦躁、情感困扰、婚姻家庭关系、夫妻治疗、性心理障碍、亲子关系、网络成瘾、双相情感障碍、有一定程度自知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帮助患者理解症状,了解自己,增强自我功能,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达到个人实现和自我掌控的目标。可通过面对面心理治疗、网络视频及电话咨询等方式,与患者和来访者建立长期稳定的治疗关系,保证其获得后疗效的巩固和维持,及社会功能的远期改善。
王学红
精选
王学红副主任医师心身疾病科
十堰市中医院
去咨询
诊疗范围:1、各类神经症(如焦虑症、恐惧症、疑病症等)、心因性精神障碍及睡眠障碍。2、脑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身心障碍),以及躯体疾病与精神病共病(多病并存);3、癫痫性精神病;4、酒精及药物依赖性精神障碍。5、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重症精神病。6、老年及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7、长期的社会心理压力导致的反复“逛医”,多医院、多种检查“无异常”的全身多处躯体不适症状(心身障碍或疾病)。8、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提供相关精神障碍患者的会诊-联络服务。
查看更多心理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