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当心!打孩子打出心理问题

  针对“家庭体罚子女现象”的调查显示,近2/3儿童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在接受调查的498名大学生中,54%的人承认自己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家长的体罚,高达被体罚总数的71.38%。体罚的形式以父母手打脚踹为最多,占到88%,借助工具,如棍棒、皮带、衣架等实施暴力的占1.6%。

  从体罚的种类看,辱骂占25.28%,罚跪占16.36%,罚站占13.38%,被父母逐出家门的占4.09%。心理学家指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滥用体罚会给孩子造成诸多心理问题。

  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孩子郁闷 “滥用体罚会造成诸多心理问题。”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峰指出,“儿童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孩子过得并不开心。”最近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联手举办的调查结果发现,参加调查的孩子中竟然有78%感到不开心,因为父母责怪、训斥甚至动手打孩子而感到不开心的占到15%。

  肖峰主任分析指出,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成为孩子郁闷的“罪魁祸首”。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需要:首先就是父母的爱护和关怀,而不是父母的责怪和打骂;第二点,被他人接受,被他人尊重;第三点,得到别人的赞赏;第四点,在家里有地位。而滥用体罚会破坏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亲经常打女儿,会造成女儿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在青春期容易出现早恋,还会使女儿数学成绩差;父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逆反心理,不愿服从社会规范,或者退缩、幼稚,缺少男子气;母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等。也就是说,打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新的心理问题。

  滥用体罚会丧失惩戒效果 “滥用体罚会破坏父母和孩子的亲密感情。”肖峰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一种尊重平等和谐支持的关系。一旦滥用体罚,既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肖峰特别指出,体罚不但使孩子不再愿意与父母亲近,而且打多了,只会使父母子女之间在感情上产生隔阂,严重的甚至会对抗、对骂、对打。 滥用体罚会丧失惩戒的效果。

  体罚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如果滥用,父母动辄就是几板子或几巴掌。打孩子打惯了,习以为常了,孩子对打也就没有了惧怕。孩子一旦对打失去了惧怕。“打”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也就丧失了它的威慑力。

  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有些孩子所咕哝的:“动不动就打,只会打”。美国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40%的父母觉得打骂之后,孩子的表现还是一样。

  滥用体罚不能真正让孩子明辨是非 国外有专家分析了自1938年以来体罚孩子的众多后果,跟踪分析了打屁股对孩子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她认为:通过打孩子屁股,你可以让孩子暂时听话,但问题是,孩子心里并不特别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应该让孩子从内心里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是“如果我怎么怎么了,妈妈就会打屁屁……”否则,一旦家长不在身边,不存在打屁股的威胁了,孩子们就不会有分辨是非的主动性了。

  滥用体罚还会使孩子学习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个性压抑,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这是很糟糕的。孩子往往会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以暴制暴”,学会了“打人经验”,染上了暴力行为。

  日前,美国一个专家小组分析调查了过去60年有关“打屁股”的案例,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童年经常挨“屁板”的人们更容易滋生侵略性、反社会的行为,更容易虐待配偶和孩子。

  无论是打还是使用别的方式处理或惩罚孩子的过失的意义,不是针对事件的结果,关键的是针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态度。批评、惩罚的根本目的与重点是让孩子思考事件的本身,而不是如何避免、减轻惩罚。

  当孩子对可能被惩罚的方式、轻重等考虑的越多,就越不关心事件本身的问题,从事件本身吸取的教训和经验越少!因为打骂只会使孩子不再在你的面前表现你不喜欢的行为,并非真的改正了,而躲到你背后,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继续淘气,继续使坏;打骂只是让他学会了逃避被打,而没有学会什么是该,什么是不该的是非善恶。

  家长期望完全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一味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决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效果。

(实习编辑:陈兴娣)

2010-07-08 00:00:00浏览2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穿鞋脚背疼怎么回事
穿鞋脚背疼多考虑是鞋底过硬引起的,也可能是足弓塌陷、足底筋膜炎、足部骨质增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引起的。1、鞋底过硬若患者穿的鞋底过硬,可能会导致脚后跟部位受到挤压,进而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患者可更换舒适的鞋子,以免再次挤压脚后跟。同时患者也可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状。2、足弓塌陷如果患者本身存在足弓塌陷,在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后,可能会出现足底疼痛的情况。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若患者病情较重,患者也可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如跟腱切断延长术等。3、足底筋膜炎若患者长时间穿鞋,可能会导致足底筋膜反复受到摩擦,进而可能会引起无菌性炎症,就可能会出现足底疼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4、足部骨质增生如果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可能会使足部骨质发生增生,会出现局部钝痛、行走受限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5、类风湿性关节炎若是长期处于潮湿、阴暗环境,可能会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发作时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来氟米特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改善。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姜渭主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三甲
穿鞋没有穿袜子会脚臭怎么回事,怎么办
穿鞋没有穿袜子会脚臭,可能是鞋子不透气、不注意清洁、脚癣、臭汗症、多汗症等原因所造成的,患者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1、鞋子不透气如果鞋子不透气,可能会导致脚部出汗过多,从而出现脚臭的现象。建议患者及时更换鞋子,尽量穿宽松、透气的鞋子,也可以通过及时更换鞋子的方式进行改善。2、不注意清洁如果在平时没有定期清洁鞋子和袜子,可能会导致鞋子内部存在较多的汗液,从而出现鞋子发臭的情况。建议患者定期对鞋子和袜子进行清洁,也可以在洗鞋子后放置于阳光下暴晒,能够起到消毒杀菌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去除鞋子内部的臭味。3、脚癣如果患者不注意自身的清洁,频繁更换鞋子和袜子,可能会使脚部受到真菌的感染,从而出现脚部瘙痒、长水疱、脚臭等情况。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勤洗脚的方式进行改善。4、臭汗症存在臭汗症的患者,未及时更换鞋袜,可能会使脚部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也会出现脚臭的情况。建议患者勤洗脚,保持脚部的清洁与干燥,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氯化铝溶液、明矾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5、多汗症多汗症是指在正常生活环境和条件下,患者局部或全身皮肤异常多汗。如果患者患有多汗症,可能会出现全身或局部出汗异常增多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铝溶液、氯化铝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林庆荣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穿鞋脚往外歪什么原因
穿鞋脚往外歪多考虑是鞋子不合脚引起的,也可能是足弓塌陷、足外侧萎缩、拇外翻、类风湿关节炎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鞋子不合脚如果患者穿的鞋子过小,可能会导致脚部受到挤压,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现象。患者可以更换舒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穿过小的鞋子,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2、足弓塌陷如果患者长时间负重站立,可能会导致足弓塌陷,从而出现足底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疼痛,也可以通过足弓矫形器进行治疗。3、足外侧萎缩如果患者存在足外侧萎缩的情况,可能会导致穿鞋时出现足部歪斜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营养神经,也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进行改善。4、拇外翻如果患者长时间穿不合脚的鞋子,可能会导致脚部受到挤压,使脚部外侧的肌肉和韧带变得比较紧张,从而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现象,在走路时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脚歪现象。患者可以通过穿宽松舒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走路来改善,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手术矫正的方式进行治疗。5、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等症状,还可能会导致脚部关节畸形,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来氟米特片、硫酸羟氯喹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乌脚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乌脚病一般指黑脚病。黑脚病一般指的是色素沉着,通常是由于长期摩擦、皮肤炎症、激素水平变化、皮肤老化、肝脏疾病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长期摩擦 如果患者长期穿不合脚的鞋子,或者是长时间走路,会导致脚部皮肤受到摩擦,使皮下的毛细血管发生扩张,从而引起脚部皮肤发黑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更换合脚的鞋子,避免长时间走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另外,患者也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色素沉着的情况。 2、皮肤炎症 如果患者不注意脚部卫生,可能会导致皮肤受到细菌、真菌等感染,引起皮肤炎症,导致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疼痛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激素水平变化 如果女性处于妊娠期或者是月经期,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此时也会出现黑色素沉着的现象,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在妊娠期结束、月经期结束后,体内的激素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皮肤发黑的情况也会逐渐得到缓解。 4、皮肤老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内的细胞会逐渐老化,从而出现皮肤发黑、皮肤弹性下降等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皮肤护理措施,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护肤品或者化妆品,以免引起皮肤不适症状。 5、肝脏疾病 如果患者存在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发生紊乱,从而引起皮肤发黑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肝移植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