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化解儿童心理问题的良方

  生活中,父母往往对自己孩子的发热、咳嗽、打喷嚏过于关注了。无可厚非,对于弱小的孩子来说,生理疾病的确是头号敌人。而单纯关注孩子身体状况是不够的,一个真正健康的孩子,不但要身体健康,更要心理健康。

  生活中,父母往往对自己孩子的发热、咳嗽、打喷嚏过于关注了。无可厚非,对于弱小的孩子来说,生理疾病的确是头号敌人。而单纯关注孩子身体状况是不够的,一个真正健康的孩子,不但要身体健康,更要心理健康。

  那么,对于孩子遇到的一些心理上的问题,父母该通过哪些手段进行疏导和化解呢?

  1、受屈孩子的安抚

  孩子受到委屈时,父母应该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当时的心情。当孩子向你表达某种感受时,你可用孩子的原话表示你对他的理解。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称作反射情感。

  如,小勇从幼儿园回家后,一直不高兴,妈妈问他出了什么事,小勇说:“今天下午,明明不是我打刘娟的,可是老师硬说是我打的,真气人!”这时,我们可以接着说:“明明不是你打的,老师硬说是你打的,是气人!”小勇觉得父母是站在自己一边的,气也就慢慢地消了。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安抚受委屈的孩子,使抑郁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孩子的情绪便会趋向平静。

  相反,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委屈的样子,一个劲地追问:“老师对你说了什么?!干了什么?!”,“你为什么不对老师说清楚?!你怎么这么蠢?!”

  对面这样追问和责备,所起到的作用只会使孩子倍感感不满和委屈,使孩子负性情绪的能量成倍地增长,可以说父母的这种解决方法无疑等于火上浇油。

  2、允许孩子自然流露各种情绪

  孩子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是毫无掩饰的,他们敢爱、敢恨、敢说、敢笑,这是幼小孩子心理方面的一种优势,一种使得孩子能及时宣泄各种情绪能量的优势。他们自然流露这些情绪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只要不扰乱别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伤及别人,就没有什么对和错之分。并且我们要鼓励孩子他们这样做。

  发脾气、反抗行为、哭泣、大声喊叫比默默承受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当然,这里所提倡的情绪宣泄,必须区别于以哭闹为手段去达到某种不合理的需要。

  有的年轻父母或者不了解情绪自然流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意义,或者缺乏相应的耐心,他们往往不允许孩子公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当孩子出现了不良的情绪时,他们强行地让孩子自我压抑,甚至有的父母还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式压抑孩子的情绪的自然流露。

  有的男孩心里难过时大哭不已,往往会遭致父母们的讥笑或者压制:“男子汉也哭,羞!羞!!羞!”、“男子汉要坚强,不许哭!”如果长期地经常这样压抑自己或者受到压抑,最终将会使孩子不堪重负,而导致心理失衡,造成人格方面的病态发展。孩子的残忍行为、强迫行为、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等等,很多时候就是其内心的紧张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或者正当的宣泄而造成的。

  3、玩具也存在心理问题矫治功能

  玩具不仅有玩耍功能,还能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父母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问题选择玩具。

  1)积木、棋类、串珠

  玩这些玩具,需要“心静”,因此能让孩子改变缺乏耐性、注意力不易集中等问题。经常玩这类玩具,有利于培养毅力和注意的坚持性。而这些玩具,对于那些性格孤僻不爱动、沉默寡语、不合群的的孩子来说,会更容易令他们沉迷于此,而失去许多与人交往的机会,孩子越是沉迷于此,他们就越发变得孤僻不爱动、沉默寡语、不合群。

  2)制作性玩具

  制作玩具可以纠正孩子急躁的脾气。孩子性情暴躁,做事毛手毛脚,“破坏性”很强,他们如果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会慢慢培养耐心、细致、不急不躁的良好性格,使孩子变得心灵手巧。

  3)新奇玩具

  给内向的孩子买些特别“好”的玩具,让其有“资本”吸引其他孩子,并从中获得与人交往、分享的快乐。

  4)动态玩具

  给性格孤僻不爱动、沉默寡语、不合群的的孩子,提供动态的玩具,如惯性玩具、声控玩具等,让他们在轻松、自由、不受压制的游戏氛围中追逐汽车、飞机、坦克,踏着童车四处转,并和小伙伴一起共同操作,使用同一玩具。

  另外,有些孩子存在着某些心理行为问题,这时我们可通过游戏方式进行矫治,例如:纠正孩子怕黑的游戏,将房间里的灯全关上,在黑暗中进行抢球比赛,看谁抢得多。多次活动后,孩子也就不怕黑暗了。

  此外,目前多数学校还是应试教育,为提高升学率采用题海战术,学生以考试成败论英雄,片面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忽视情商的培养,对孩子的心理畸形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造成孩子面对挫折不知该如何面对,不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以致发生极端的行为。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心理科主任匡桂芳提醒,儿童出生气质类型可以分为三种:易抚养型、中间缓慢型、难抚养型。易抚养型儿童天生乖巧爱笑,正面情绪比较多,适应能力比较快;中间缓慢型儿童适应性慢,能忍耐,心理变化不容易被发现;难抚养型儿童爱哭闹,坚持性特别高。与易抚养型相比,中间型与难抚养型心理更脆弱,更容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出现问题。

(实习编辑:张曼)

2010-06-18 00:00:00浏览3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崔馨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滴眼药水后有白色絮状物
眼药水一般指滴眼液,患者使用滴眼液后,眼睛里有白色絮状物,常见原因是药液凝固形成物质、泪囊炎、角膜炎等疾病造成。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其引起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1、药液凝固形成物质 患者可能是由于药液流到睫毛上凝固形成的白色物质。一般不用进行治疗,可使用棉签把分泌物组织清理干净。同时在治疗阶段需要保持眼部的卫生和清洁,避免用手揉眼睛。 2、泪囊炎 泪囊炎主要是由于泪道组织狭窄或者堵塞,从而导致细菌潴留在泪囊区诱发。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热、泪腺部疼痛、红肿、白色脓性分泌物等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诺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类滴眼液治疗,使泪囊里面的炎症消退。若泪囊炎出现脓肿,必要时还需采取手术治疗。 3、角膜炎 角膜炎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不注意眼部卫生、角膜外伤等也可诱发。患者会出现有白色絮状物的症状,还伴有眼疼、畏光、流泪、眼睛刺痛感、眼睛充血等症状。若是细菌感染引起,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上述抗生素类滴眼液进行治疗。若是真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可外用氟康唑滴眼液、更昔洛韦滴眼液等抗真菌类或抗病毒类滴眼液治疗。 除以上常见因素之外,还可能是因为结膜炎、沙眼等原因引起。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尽量单独准备脸盆和毛巾,使用流动水洗手、洗脸,以免眼部不适症状加重。
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眼睛干用什么眼药水好
眼睛干用什么眼药水好,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因决定,临床常见病因有结膜炎、角膜炎、用眼过度等,建议患者到医院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后对症用药。 1、结膜炎 结膜炎患者会出现眼睛干涩的症状。结膜炎分为急性结膜炎和慢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患者常表现为眼干、眼痒、异物感。急性结膜炎的症状相对慢性结膜炎更为明显,除上述症状以外,还可伴有眼红、眼痛、结膜囊分泌物增多、流泪、结膜下出血、结膜水肿等症状。如果为细菌感染导致的结膜炎,则可以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诺氟沙星滴眼液等。如果为过敏性结膜炎,则可以应用一些抗过敏的滴眼液,如色甘酸钠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 2、角膜炎 角膜炎也可能会引起眼睛干燥,主要是因为角膜炎破坏了眼球浅表面的泪膜导致。眼球最前方是角膜,角膜前面还有一层泪膜,主要起到润滑眼球表面,防止角结膜干燥的作用,如果泪膜结构或成分受到破坏,就可能会导致眼干、眼涩、眼部异物感。对于细菌性角膜炎,建议患者使用抗细菌滴眼液,如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类。对于病毒性角膜炎,建议使用抗病毒滴眼液,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类。 3、用眼过度 由于过度地用眼可导致眨眼次数不足,从而引起反射性分泌泪液的减少,同时眼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使得内膜蒸发过快,从而导致眼睛干涩、不适。长期如此容易造成干眼症,严重者可造成角膜损伤。建议患者使用滴人工泪液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在生活中避免过度地使用眼睛可以用热毛巾进行眼睛部位的热敷,能够有效地改善局部的症状。
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滴眼药水后眼睛刺痛正常吗
滴眼药水后眼睛刺痛是否正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患者在滴眼药水后眼睛刺痛为短暂性,则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患者在滴眼药水后眼睛刺痛持续未消除,则属于不正常现象。 1、正常现象 眼睛里有相应的pH值,也就是酸碱度。不同的眼药水,由于制作工艺不同,部分眼药水pH值可能与眼睛的pH值存在差异,所以,部分眼药水使用后就可能会引起眼睛的一过性刺痛,这种情况下一般是正常的。此时建议患者闭目养神5-10分钟,等眼药水充分吸收后眼睛刺痛等不适症状则可缓解或消失。 2、不正常现象 如果患者在滴眼药水后眼睛刺痛持续未消除,且存在加重的可能性,则一般属于不正常现象。这可能是眼药水过期变质导致,如果患者在使用眼药水时未查看生产日期,可能会导致患者误用过期的眼药水,此时眼药水的有效成分出现变质,进而会导致眼睛出现刺痛的现象,患者需要及时停止使用该眼药水,同时还需使用专门的冲洗液冲洗眼睛,有助于刺痛的缓解。如果患者对于眼药水出现过敏现象,也可能会在使用眼药水后出现刺痛的情况,此时患者应及时停止使用该眼药水,如果症状较轻可以不需特殊治疗,如果出现眼睛刺痛严重,并伴有眼睛红肿等不适,建议眼睛局部使用冰袋、冰毛巾进行冷敷,以起到收缩血管、减轻水肿、缓解疼痛的作用,但注意温度不宜过低,以免发生冻伤;必要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根据检查进行治疗。 患者在使用眼药水前需先把手洗干净,以免污染眼睛,而且眼药水瓶也不可触及眼睛,避免受到污染。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眼药水,不可自行随意改变眼药水的种类和用量。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