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热门话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成长热门话题

如何让孩子学会自我反省

举报/反馈
2010-06-18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当孩子犯错时,应让他懂得羞愧和内疚。如孩子做错事,家长可直接平静指出错误所在,促使孩子自我反省,激发起他的羞愧感和内疚感,以后不再犯此类错误。

  典型案例: 姑姑送给童童两条美丽的小金鱼。童童十分喜欢,把鱼儿放在玻璃缸里,看它们在水中自由地畅游。有一天,童童突发奇想,把金鱼从水中捞出来,丢在地板上。看到金鱼不停甩动尾巴,童童觉得很好玩。 “童童,你怎么这么残忍!鱼会干死的,赶快把它们放回水里去。”

  妈妈看到这一情景,大声呵斥童童。童童无动于衷,对妈妈的呵斥置若罔闻。这时,外婆走过来说:“童童,如果你口渴时不给你水喝,你会怎样呢?” “我会很难受。”童童有过口渴难耐的经历,便不假思索地说。

  “是啊,没水喝很难受,可你把鱼从水里抓出来丢到地上,让它们没水喝,你说它们难不难受啊?而且,鱼是水生动物,比人类更需要水,一旦离开水,会很快死的。它们拼命甩动尾巴,是因为它们太难受了。”外婆开导童童。

  童童不作声了。沉思了片刻,童童对外婆说:“我错了,我以后再不把金鱼丢到地上玩了。” 分析: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面对童童的错误,妈妈一味责骂的教育方法一点都不奏效,而外婆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就能引导童童自我反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判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自我反省的能力是人们一种内在人格智力,是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不断进步的前提条件。对成人而言,具备自我反省的能力,就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自尊、自律,有计划地规划人生。

  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进取,度过一次次难关,一步步走向成功。在幼儿时期,孩子尚未形成完备的自我意识,自我反省的内在人格智力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需要家长正确引导,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家长不妨借鉴以下几点: 不直接对孩子的错误横加指责 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不要一味给予斥责,这样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对家长产生抵触情绪,使孩子内在智力的发展受到限制。这时,家长可采用冷静的态度,从侧面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省,明辨自己的过失。

  上例中的童童在外婆的引导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省,最终认识到错误。 让幼儿自己承担犯错的后果 孩子做错了事,许多家长常常替孩子去承担犯错的后果,使孩子觉得做错了也没关系,丧失责任心,不利于培养其自我反省的能力,使他以后容易再犯类似的错误。

  所以,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承担犯错的后果,让孩子明白,一旦犯错,将会造成不良甚至严重的后果。如童童把金鱼从水中抓出丢到地板上玩,要让童童意识到金鱼的死很可惜,金鱼缸将是空空的了,而这些都源于自己的错误行为,自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重视负面道德情感的良好效应 给孩子灌输正直、善良、勇敢等正面道德情感,可塑造其美好的心灵,而让孩子体验羞愧、内疚等负面道德情感也会使其受益匪浅,而且羞愧、内疚等负面道德情感与正面情感相比,更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促使他不断自我反省,区分好坏、是非、对错和美丑,改正错误。

  因此,当孩子犯错时,应让他懂得羞愧和内疚。如孩子做错事,家长可直接平静指出错误所在,促使孩子自我反省,激发起他的羞愧感和内疚感,以后不再犯此类错误。

(实习编辑:陈兴娣)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