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让宝宝认识物体转换

  从“眼不见,心不烦”,到“眼不见,心却在想”, 客体永存性的获得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儿童从局限于当时当地的身体动作中解放出来,认识到物体的位置转换和永久存在性。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从儿子劳伦特出生起,他一直观察、记录着儿子的成长过程。

  5个月:看不见就是消失了

  劳伦特5个月了,手脚的动作与视线之间变得更协调了。皮亚杰拿着玩具去逗引儿子,劳伦特会朝着玩具伸出小手,做出抓取的动作,并伴有急切的“嗯呀”声。但是当玩具移出他的视野之外,他也就甘心罢手了,不再去搜寻,视线重新回到了父亲的脸上。是不是劳伦特认为不在自己视野中的玩具就是消失了,不存在了?

  在以后的两个月中,皮亚杰依然没有发现劳伦特会寻找视野之外的玩具。皮亚杰在观察记录中写到:“在给劳伦特喂奶时,我给他奶瓶,他伸手去拿。但就在这时候,我把奶瓶藏在手臂后面。如果他看到奶瓶的一头露在外面,他就会蹬脚叫喊,做出种种模样,想要得到奶瓶。然而,如果我把奶瓶完全藏起来,什么也看不见,他就停止哭叫,似乎奶瓶已不再存在,已融化在我的手臂里。”

  7个月:眼不见,心还在想

  劳伦特7个月零13天的那个下午,对于皮亚杰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劳伦特的反应明显与以前不一样了。他看到了父亲手中的玩具熊,依然兴奋地想伸出手去抓,父亲用手挡住了孩子的视线,玩具熊消失在劳伦特的视野中。这次,他突然试着拍打父亲的手,用力要挪开它或压低它,努力想拿到这个看不见的小熊。皮亚杰从孩子的这个动作意识到孩子已经“眼不见,心却在想”。从那一天开始,劳伦特经常表现出想去寻找见到过又被隐藏起来的物体,他意识到“看不见的东西”依然存在。

  10个月:小皮球怎么不见了?!

  10个月的劳伦特已经学会了爬,他活动的空间更大了,经常会爬到地毯的另一边去寻找妈妈刚才藏在地毯下的玩具。一天,皮亚杰给他买来一只小皮球,劳伦特十分喜欢,整日捧着它,看着它滚来滚去。小皮球滚到父亲的脚边,皮亚杰弯下腰去用手盖住了球,并悄悄拿走了球。劳伦特迅速爬到父亲身边,用力挪开父亲盖住皮球的手,发现皮球不见了,他紧皱着眉头露出十分惊奇的表情。因为他是那么地坚信皮球是在父亲的手下。皮亚杰分析婴儿这时的思维特征,认为他们已经开始具有了“客体永存性”的概念。

  皮亚杰在对他的三个孩子进行观察时,发现他们都是在快满周岁的时候,才会寻找被藏起来的东西。他们懂得不在眼前的物体依然存在,正是这种认识使婴儿的智慧有了一个新的进展,但同时也增加了婴儿的痛苦,他们认为母亲一定在某个地方,但却不和我在一起,这使得婴儿的情感发展更为丰富。

  11个月:半客体永存性

  在此之后的几天,皮亚杰又与儿子劳伦特进行了一场游戏。劳伦特11个月的一天,皮亚杰拿走了劳伦特抱着的玩具熊,把他放在红色的枕头下,劳伦特爬到枕头边,迅速地把小熊找了出来。然后,皮亚杰又一次拿走了小熊,在劳伦特的注视下,把小熊放在红枕头下,再取出来,在劳伦特的面前晃了一下以后又放到蓝色的枕头下。皮亚杰想知道,劳伦特将会在什么地方去找回小熊。结果劳伦特还是爬到红色的枕头下去寻找,当然是一无所获。

  皮亚杰认为12个月左右的婴儿确实相信被隐藏物体的永久存在性,否则不会去寻找。但是,这时婴儿对于永存物体的位置认识还存在着明显的欠缺。他们所表现出的只是重复他上一次找到过物体的动作。这说明,婴儿的某些认识过程还没有得到发展,称作“半客体永存性”。

  18个月后:真正的“眼不见,心却能想”

  皮亚杰对1岁以后的婴儿进行一个实验。如果先把娃娃藏在布A下,然后让婴儿看着将它移到布B下时,他们会正确地在布B下寻找。但如果娃娃先被藏在布A下,然后不让婴儿看到,将它移到布B下(比如在转移时两块布部分叠盖在一起),这时婴儿就仍会错误地在A下寻找。1岁后的婴儿能跟踪注视物体位置的连续变换,他们能够正确地找到隐藏的物体,但是对没有实际看到的一些可能发生的动作依然没有概念。用皮亚杰的术语来说,就是婴儿还不能处理“看不见的转换”。

  只有到了18个月以后,婴儿能够理解看到的和没有看到的转换,并在最后一个隐藏地点寻找没有亲眼看到藏起来的东西。这时,婴儿的思维就真正发展到“眼不见,心却能想”的阶段。

  其他学者的研究

  一些研究者提出,实际上婴儿具有客体永存性的年龄比皮亚杰理论所说的要早,他们还设计出不同的方法来测试。

  爱丁堡大学的汤姆·鲍尔(Tom Bower)就进行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实验。在其中一个实验里,他以8个月以下的婴儿为实验对象,让他们坐在桌前,父母在对面拿着可爱的玩具逗引他们。这时,鲍尔拿一块隔板从婴儿正盯着看的玩具前穿过,把记录心率作为婴儿对玩具的兴趣指标。

  在半数婴儿的试验中,隔板穿过后玩具仍在原处,在另一半试验中,隔板穿过后玩具消失。鲍尔认为,如果这些婴儿不具有客体永存性,那么当玩具消失时他们不会感到惊奇。而实际上,心率测量的结果显示婴儿在玩具消失时比在玩具重新出现时更惊奇。在另一个实验中,隔板静止不动而让父母拿着玩具在隔板后移动。其中一些实验,玩具最后停

  鲍尔对婴儿客体永存性进行的实验

  止在隔板后面;另一些实验中玩具则出现在隔板的另一端。鲍尔发现,8个星期大的婴儿会将眼睛转向隔板的另一端期待玩具从那里出现。这两个实验的结果都对“眼不见,心不想”这一简单说法提出了质疑,鲍尔提出了一种更为复杂的解释。他认为,这一年龄期的婴儿没有认识到地点与运动是相联系的,在他们看来,同一个物体,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则成了一系列不同的物体。

  下面一项研究结果支持鲍尔的这一观点。在这项研究中,通过多面镜子反射将婴儿母亲的多个影像呈现给婴儿。5个月以下的婴儿很高兴看到自己母亲的三个影像,并依次与其交往。5个月以上的婴儿则因多个影像而显得困惑、苦恼。鲍尔认为5个月以上的婴儿认识到自己只有一个母亲,却不能从一个地点或一个运动来确认她。

  看来皮亚杰很可能低估了婴儿的认知能力,婴儿在感觉—运动某些方面的发展比皮亚杰所说的要发生得更早。不过,毫无疑问,客体永存性的获得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儿童从局限于当时当地的身体动作中解放出来,认识到物体的位置转换和永久存在性。

  启示:父母可以在婴幼儿发展的早期经常与他们玩“躲猫猫”的游戏,可以是玩具躲猫猫,也可以玩成人与孩子相互躲猫猫的游戏,在游戏中要提示孩子关注玩具放置(或人躲藏)的不同位置,这样的游戏有利于婴幼儿短暂性记忆的发展。

(实习编辑:张曼)

2010-06-11 00:00:00浏览24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皮肤松弛吃什么能紧致、每天可以按摩吗
皮肤松弛可食用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等。食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直接改善皮肤松弛。每天可以按摩,但需注意手法。1、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胶原蛋白是维持皮肤紧致有弹性的关键物质,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合成胶原蛋白的能力下降。食用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蹄、鱼皮、鸡爪等,可为皮肤补充胶原蛋白原料。2、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抑制自由基对皮肤的损伤,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柠檬富含维生C,可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部分需求,有助于增强皮肤抵抗力,保持皮肤光泽与弹性。坚果类食物如杏仁、核桃富含维生素E,杏仁可直接食用,或搭配酸奶、水果制作成沙拉,核桃可用于制作糕点、饮品,能帮助皮肤对抗氧化应激,延缓皮肤衰老,改善松弛状况。3、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蓝莓、绿茶等富含抗氧化剂,可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皮肤细胞损伤。蓝莓含有大量花青素,抗氧化能力强,可直接食用新鲜蓝莓,也可将其制作成蓝莓果酱涂抹面包。4、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三文鱼、橄榄油等富含健康脂肪,如Omega-3脂肪酸,能保持皮肤水分,减少皮肤炎症,提升皮肤弹性。三文鱼肉质鲜嫩,可采用清蒸、烤制等烹饪方式,能为身体补充 Omega-3脂肪酸。橄榄油常用于凉拌菜或低温烹饪,其富含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改善皮肤质地,让皮肤更加紧致、有光泽。改善皮肤松弛状况,除饮食调整外,保持充足睡眠至关重要,每晚应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利于皮肤新陈代谢。做好防晒措施,紫外线是导致皮肤老化松弛的重要因素,外出时涂抹防晒霜、佩戴遮阳帽等。定期进行皮肤护理,使用合适护肤品,帮助皮肤保持水分和弹性。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盆底肌修复能缩阴紧致吗
盆底肌修复通常能辅助缩阴紧致。通过专业的盆底肌修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盆底肌的状态,进而辅助实现缩阴紧致的效果,但其并非缩阴紧致的唯一手段,且效果存在个体差异。盆底肌是一组复杂的肌肉群,其中包括环绕阴道的肌肉纤维。这些肌肉的正常收缩和舒张,维持着阴道的张力和弹性。在妊娠、分娩等过程中,盆底肌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其收缩能力下降,进而使阴道松弛。当盆底肌受损后,对阴道的支撑作用减弱,阴道壁就容易出现松弛、下垂等情况,影响性生活质量及女性的生活舒适度。而通过修复盆底肌,增强其收缩力,能够重新对阴道起到良好的支撑和紧致作用,改善阴道松弛状态。盆底肌修复主要通过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进行。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如电刺激疗法,利用不同频率的电流刺激盆底肌肉,引起肌肉被动收缩,从而增强肌肉力量。康复训练则包括凯格尔运动等,通过患者自主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锻炼肌肉的耐力和协调性。当盆底肌经过修复和锻炼后,肌肉纤维增粗,肌肉力量增强,其对阴道的包裹和支撑作用得以提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缩阴紧致的效果,改善阴道的松弛状况,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产后女性或有盆底肌松弛问题的女性,应尽早进行盆底肌评估。若确定存在盆底肌松弛,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盆底肌修复。若盆底肌松弛严重,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咨询医生,考虑盆底基底组织重建手术等方法。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皮肤松弛吃什么能紧致皮肤
皮肤松弛可通过食用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等来辅助调理。1、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猪蹄、鱼皮、鸡爪等食物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维持皮肤弹性和紧致的关键成分,能支撑起皮肤组织。日常适当食用上述食物,可采用炖煮的方式,每周2-3次,有助于补充胶原蛋白,增加皮肤弹性,辅助改善皮肤松弛状况。但需注意,这类食物脂肪含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肥胖等问题。2、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橙子、柠檬、猕猴桃等水果富含大量维生素C,西兰花、菠菜等蔬菜则富含多种维生素。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有助于增强皮肤的紧致度和光泽度。例如每天食用一个橙子或一杯鲜榨橙汁,能为身体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3、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瘦肉、鱼肉、鸡蛋、牛奶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有助于维持皮肤细胞的正常代谢和更新,增强皮肤的修复能力,对改善皮肤松弛有积极作用。每天保证摄入一定量的瘦肉、一个鸡蛋和一杯牛奶,可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在通过食物辅助紧致皮肤时,要保持饮食均衡,各类食物合理搭配,不可过度依赖某一类食物。同时,要注意防晒,紫外线会加速皮肤老化,导致皮肤松弛加剧。坚持适量运动,如瑜伽、慢跑等,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代谢功能,对皮肤健康有益。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皮肤松弛吃什么药能紧致
皮肤松弛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多种药物进行改善,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氧化药物、雌激素类药物、维A酸类药物以及中药等。1、抗氧化药物: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抗氧化剂,能对抗自由基损伤,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增强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E软胶囊补充,在使用时,需注意剂量,避免长期大量服用,以免引起腹泻、出血倾向等不良反应。2、雌激素类药物: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皮肤变薄、弹性下降,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雌二醇或局部使用结合雌激素乳膏等药物,以增强皮肤保湿及胶原含量。但使用时需警惕血栓及激素依赖性肿瘤风险。3、维A酸类药物:外用维A酸(如他扎罗汀乳膏、异维A酸凝胶)可刺激成纤维细胞活性,促进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生成,改善皮肤质地,使用时应遵循医嘱,密切监测身体情况,以便及时处理异常问题。4、中药:部分中药可通过改善微循环、调节气血或抗氧化作用辅助缓解皮肤松弛。临床常用方剂包括八珍汤、归脾汤等;中成药如复方丹参片、六味地黄丸等。需注意,中药疗效个体差异显著,需经中医师辨证后使用,避免自行配伍。皮肤松弛的改善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差异和具体原因。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必要时可结合医美手段,如热玛吉、超声刀等,需由专业医生进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也有助于延缓皮肤衰老。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