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FAQ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情感FAQ

门当户对有多重要?

举报/反馈
2010-06-07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门当户对”的观念早已不再新鲜,白马王子迎娶灰姑娘的童话即便成为现实,也不过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足为怪。在观念和个性日趋多元化的城市中,今天的青年男女又如何看待“门当户对”呢?

  个案一:

  同庆 男 27岁 网络技术工程师

  小珍 女 24岁 室内设计师

  交往时间:一年零四个月

  “即使很有感觉,如果她不能明白地告诉我她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我想自己也不会去爱上或娶她。”当记者问同庆“门当户对”对他有多重要时,这个安静的小伙子踌躇了一会儿说。

  同庆与小珍是去年春天开始交往的,小伙子幽默地称自己的爱情为“非典时期的典型性爱情”。当时他们都在北外的高级英语培训班里上课,班上的同学大多是工作一段时间后来“充电”的,临时凑成一个小集体,大家都很新奇,交往也很频繁。同庆说,小珍是个安静的女孩,正好是他所喜欢的那种类型。

  他自我介绍道,大学以前的生活是在长江边的一个小城市里度过的,那里安静、干净,多是来旅游观光的人;同庆的爸爸妈妈都是上世纪70年代响应号召去三峡建坝的知识分子,他们也都是很安静的人。受家庭氛围的熏陶,从小对安静有“癖好”的同庆上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科。

  由于“非典”形势的严峻,各大高校纷纷封校,培训班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大多数同学都留在了学校上自习。关系实质性的改变应归因于一幅画。同庆回忆说,一次课间,小珍为他画了一张素描,在他礼节性的赞扬之后,小珍的脸竟然红的一塌糊涂。小珍的家在南方海边的一个小城市,每次想家的时候,她总是对同庆说,那是一个很美的地方,阳光明媚,海风舒爽,一派亚热带的风光。

  同庆认为,现在他所理解的“门当户对”,与过去传统的家庭背景或经济水平差异还不大一样,主要是针对两人的行为方式、语言和习惯,他觉得这些东西都依赖于家庭教育与成长经历。“一个人也许并没有带太多的心眼儿去找(男)女朋友,但大多最后找的和‘门当户对’都差不离。”同庆认真地说,“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自己也越来越认同一些传统的东西。”

  对人们常说的“性格互补”,同庆也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一个很活泼,一个很安静,一个说要听摇滚,一个说要看书,一个说闷,一个说烦,这种关系能长久吗?”

  当然,他俩的爱情也不都是一帆风顺。日常生活中,磨磨嘴皮赌赌气总在所难免。现在双方交往中的最大隔阂就在于语言和饮食,比如出生在广东的小珍说“龙眼”,同庆却听成了“走远点”,小珍习惯清淡,同庆却喜欢辛辣,“不过她一直都在迁就我。”同庆憨憨地笑道,“这些都是小事,两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也就好了,更重要的是生活中两人对是非的判断以及对事物的看法。刮风下雨都是在所难免的,只要不出现昼夜颠倒就行了。”

  个案二:

  李战 男 27岁 媒介策划专员

  朱晓风 女 25岁 酒店部门主管

  交往时间:二年

  李战现在是北京一家物流公司的策划专员,一年前他还在河南一个保险公司上班。当记者问到他一年前的情感生活时,尽管“有言在先”,这个短发、瘦瘦小伙子的笑容就变得有些不自然了。沉默了一会儿后,他开口说起了自己的经历:“我们的分手是必然的,当时她也说了,‘我们不是一路的人’。”

  李战出生于豫东淮阳农村,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他们文化水平不高,教育儿子的方法也很传统,拼命地劳作和鼓励孩子好好念书。父母的鞭策加上个人的勤奋,1996年,李战考上了大学。2000年,李战从郑州大学金融专业毕业,他选择了商丘的一家保险公司。在那里,他结识了阿朱。

  阿朱是商丘市人,她父亲是市内某机械厂的厂长。虽然比李战小两岁,但两人相识时,她已是一个大酒店的部门主管了。“我们是朋友介绍认识的。”李战脸上渐渐有了光彩,他说那天下午的夕阳很美,彼此的印象也很不错,他们顺着人行道,走了很久,说了很多。

  在最初的半年里,李战和朱晓风快乐地相处着。只是随着交往的深入,李战逐渐发现,一些让对方难以理解或容忍的东西越来越多地摆在了双方面前。如牡丹花开的时候,李战建议说一起去菏泽吧!朱晓风摇摇头,李战觉得朱晓风太慵懒,太习惯一成不变!

  “当时我很苦恼,想了许多,最后想来想去觉得可能是因为双方‘家庭条件不一样’造成的。我的父母都是农民,从小我接触的最多的便是土地和庄稼;而她从小就被家里宠着,读书,工作,似乎什么事都很一帆风顺。”他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多些风雨与挑战,因为年轻,还可以做很多事情。一年之前,两人在是否来北京发展的问题上产生了极大分歧。

  李战说,与朱晓风的最后一次见面在一个飘着轻音乐的酒吧里,尽管那时双方都很伤感,但各自对底线的把握都很坚定,朱晓风最终没有同意离开那个城市,因为她觉得放弃一份稳定且让人羡慕的工作,去过一种无序与充满风险的生活,她不习惯。

  个案三:

  张明 男 28岁 技术总监

  穆晓玲 女 25岁 广告创意人

  交往时间:三年零一个月

  “当时我问他,‘你是独生子,家境好;我有个妹妹,我还要供她上大学,我们结婚,会给你带来许多负担,你介意不介意?’他说,‘我不介意那些’。”穆晓玲一脸幸福地回忆着那段往事。

  晓玲来自广西的一个小县城,父亲曾是一家采石场的场主,家里也还算富有。只是在晓玲高三那年,采石场出了事故。祸不单行,不久妈妈也生病去世,从此家道中落。因为她和妹妹上学都需要钱,父亲去了深圳打工。大学四年,晓玲都基本靠自己,做过打字员,直销,甚至到饭店做过洗碗工。记忆中有一次被烫伤后,饭店老板给了她50元钱,就把她推了出来……

  不久后,晓玲认识了张明。张明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来自东北的一个省会城市,父亲是高级知识分子,母亲是女企业家,整个家庭在当地都小有名气。两人确定关系是因为两人去看升旗的那个清晨,明一不小心把她的眼镜摔碎了,看着明蹲在地上一片一片地捡起破碎的镜片,晓玲感动坏了。

  甜美的果实往往有着艰辛的过程。“2001年是最困难的一年。”晓玲说,那年,明刚刚毕业,她却生了场大病,花去了大部分明父母给明创业的钱,后来公司也倒闭了。“那一年,我们了解对方很多。”晓玲说,“只有经历一些事情之后你才能真正的认识一个人。很多结婚后才有的矛盾,我们当时就遇到了。但现在两人已磨合到只需一个眼神,对方就知道下面要说什么了。

  “最初,我也曾非常担心两个人的婚后生活会因为门户的问题而不快乐,在结婚之前我想了很久。我觉得我们的家庭背景有相当大的差异,根本就不属于‘门当户对’的婚姻。他家境富裕,能有许多钱让他创业。我家却连基本生活费都支付不起。”

  去年,晓玲开心地挽着明做了他的新娘。现在,他们已经买下了自己的房子,虽然婚后的生活压力也很大,但却过得很开心。

  晓玲认为,“门当户对”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待人处事与对钱的态度”,“我也曾经怀疑两个生活背景、生活经历、家庭条件完全不同的人是不是能够在一起。现在我觉得只要确信自己充分了解对方,对人品、性格、家境都很清楚,确信自己能把握或者能适应他的家庭。对个人的能力也非常了解,即使不是门当户对,也可以过得很好。”

(实习编辑:陈兴娣)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