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对谁都好 这是心理缺陷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性格,但却又很多人有相同的性格缺陷,比方说你是一个所有人眼里的“大好人”。也许你要疑惑,当好人不是很好嘛。

  确实,从小的教育就告诉我们要当一个好人,但是,如果是一个无论对什么人都有求必应好的无以复加的人的话,那么,他大概已经迷失了自己。

  有些人是众人眼里的大好人,对家人无微不至、对朋友有求必应,即便是对陌生人也慷慨相助,哪怕自己受苦受累受伤害也不对别人说“不”。美国一名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对他人太友善的无私性格或是一种病态。

  对人友善却伤自己

  这是通过一名女性密友的故事分析这种“友善病”。

  泰勒的朋友对工作、家庭、朋友面面俱到,抚育两个孩子、照看房子、参加家庭教师协会会议、照顾老母亲之余还当起兼职护士。亲友们有问题也都爱向她求助。一个侄女每天给她打电话,控诉自己丈夫,声称婚姻走到尽头,一说就是数小时,时而痛哭流涕,时而怨声载道。

  表面来看,这名朋友是大家眼中最友善无私的人。而她私下对泰勒坦诚,自己身心俱疲。有一次面对一名倾诉烦恼的同事,她表面上礼貌应对,还不断安慰对方,实际上早已不耐,“我想让她闭嘴或滚开,想扇她一耳光”。

  泰勒说,人们从小就被教育说对人友善是一种善行。许多女性和她的这名朋友一样,不断给予以取悦于人,不由自主地赞同对方、满足对方要求,难以对别人说“不”。

  友善原来只是面具

  美国心理学家莱斯·巴巴内尔认为,对他人友善至泰勒朋友这种程度已经不再是值得赞美的善良性格,而是一种病理状态,名为“看管人性格紊乱”或“取悦病”。

  巴巴内尔在其著作《揭开友善的面具》中写道:“极端无私是一种用来掩盖一系列心理和情感问题的性格特征。”

  他说,这类女性为数不少,她们友善无私的背后通常是痛苦、孤立、空虚、罪恶感、羞耻感、愤怒和焦虑。“问题是要成为圣徒可能会致命。当给予成为活着的理由,那人就不再是人”。

  巴巴内尔说,大多数习惯取悦于他人者,对拒绝和敌意有着根深蒂固的畏惧和焦虑,从小就学习如何尽力避免拒绝他人引起敌意,因此戴上友善的面具,只考虑他人而忽略自己,“他们希望感到被人需要”。

  改变习惯解救自我

  这种过分取悦他人的滥好人可能需要付出高昂代价,譬如活在对拒绝和失败的恐惧中、充满自卑、失去自我、时常自我责备、对人际关系缺乏安全感、无力抉择、疲于追求完美、感觉被孤立等。

  一家夫妻关系中心负责人说:“如果某人太顺从,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没有自己的声音,那就容易受人欺负。”阿布斯说,要改变这种长期以来的行为习惯需要“痛苦的努力”,需要更多了解自己的恐惧和担忧。此外,专家还建议“好人”努力学习为自己说话,尝试说“我想”、“我要”。

  最后需要记住,要回应别人的需求,但前提是不能为此违背自身意愿。换句话说,要像爱自己一样爱邻居,但首先要爱自己。

(实习编辑:陈兴娣)

2010-06-02 00:00:00浏览7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何志凌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甲
超雄是基因缺陷吗
超雄是指超雄体综合征。超雄体综合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种基因异常情况,但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基因缺陷。如有异常,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诊治。 基因缺陷通常是指由于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原因导致的遗传物质的改变,从而引起生物体在结构、功能或发育等方面出现异常。超雄体综合征是指男性个体的染色体核型为47,XYY。正常男性的染色体核型是46,XY,而超雄体综合征患者多了一条Y染色体。这种染色体异常通常是由于在精子形成过程中,Y染色体不分离导致的。 从临床表现来看,超雄体综合征患者在某些方面可能与正常人有所不同。一部分患者可能在身高方面具有优势,身材较为高大。在智力方面,多数患者的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但也有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在行为和心理方面,部分患者可能表现出脾气较为暴躁、易冲动、攻击性较强等特点。然而,这些表现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而且其程度也因人而异。 此外,超雄体综合征的诊断通常是通过染色体检查来确定的。对于患者及其家庭来说,得知患有这种疾病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困扰。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对这类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超雄体综合征患者虽然存在基因异常,但并不意味着不能过上正常的生活。通过适当的教育、心理支持和行为引导,许多患者可以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因此,对于超雄体综合征患者,其家属日常可引导患者进行太极拳练习。患者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身体放松,双手自然下垂。接着进行左右野马分鬃等动作,每个动作都要缓慢、柔和、连贯。通过专注于动作,可以让患者的注意力从可能的冲动行为上转移开,同时也有助于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对患者的情绪稳定和行为控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储永良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甲
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是什么
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以后,机体产生的一种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可以引起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通过血液、体液,以及母婴等方式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进入人体后可以侵犯人体免疫系统,包括CD4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后24-48小时内到达局部淋巴结,导致CD4T淋巴细胞数量短期内一过性迅速减少。大多数感染者未经特殊治疗,CD4T淋巴细胞可自行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进入无症状和有症状的慢性感染期,此时体内可能已经出现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可刺激产生抗体,抗体常在感染后数周出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不具有保护作用,血清抗体阳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仍有传染性。无症状血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的感染者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传染源,血清病毒核酸阳性而抗体阴性为窗口期,亦是重要的传染源,窗口期通常为2-6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针对性的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在饮食上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适当地进行体育运动,增加身体中的抵抗力,避免出现病毒的感染。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重度免疫缺陷患者标准有哪些
重度免疫缺陷一般是指重度免疫功能缺陷,重度免疫功能缺陷患者的标准一般包括T细胞数量、免疫球蛋白、补体、B细胞数量、功能性淋巴细胞等。 1、T细胞数量 患者的T细胞数量会出现明显减少的情况,而且CD4T细胞也会出现明显下降的现象。 2、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的免疫活性分子,可以参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如果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低于正常标准,可能是存在免疫功能缺陷的情况。 3、补体 补体是人体的免疫活性分子,可以参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如果患者的补体含量低于正常标准,可能是存在免疫功能缺陷的情况。 4、B细胞数量 B细胞是体积最小的白细胞,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B淋巴细胞、B细胞和T细胞等,可以产生抗体,参与免疫调节。若患者的B细胞数量减少,可能会导致免疫功能缺陷,容易出现感染、肿瘤等情况。 5、功能性淋巴细胞 功能性淋巴细胞是指具有产生抗体、分泌免疫球蛋白等功能的淋巴细胞,可以发挥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功能。如果患者的功能性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可能会导致免疫功能缺陷,容易出现感染、肿瘤等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此外,建议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