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备用文章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备用文章

农村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与矫正

举报/反馈
2010-05-31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一、农村学生自卑心理问题的提出

  自卑是人内心的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缺乏自信心,课堂上不敢发言,解题效率低;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行为瞻前顾后等。自卑心理在整体上可概括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和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两个方面。

  自卑感人人都有,特别是具有生活依附性的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心理调适能力较弱,自卑感可能更强烈。但是,当学生的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学习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心理障碍,这时候就需要给予矫正,否则,将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江苏省宿城区陈集初级中学是一所离城较远的农村中学,经济落后,使学生的自卑心理在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冲突之下,更显得突出和加剧。为了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具针对性、时代性与实效性,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针对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立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题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二、农村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分析

  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并对在校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调查,我们认为,自卑心理是学生心理特征的一个正常的组成部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大约在4岁以后就会出现。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其具体成因有多方面:

  1.个体心理缺陷。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只要处理得好,缺陷也能转化为各种各样的优越感。”如果排除生理上的某些不足所引起的自卑心理,那么,我们重点要解决的应该是学生心理上的自卑。

  心理自卑多是交往受挫或对自我能力估计过低造成的。有的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交往方式,在交往中蒙受羞辱,最后导致心理上的自卑。有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被归结为自己不聪明或不用功,从而产生自卑、焦虑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2.家庭暗示。主要指家庭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引起的后果。有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但大多数学生因为父母是农民,家庭教育简单粗暴,缺乏正确引导,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如性格内向,胆小恐惧,害怕与人交往,学习没有快乐感等。

  3.学习诱发。有一个案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某学生平时不爱学习,害怕学习,初一年级刚开始的时候,他的成绩还算可以,进入初二年级后,成绩已下降到班级后几名了。教师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收效不大。进入初三后,总是遭到别人的责骂和白眼。到后来,家长和教师都有点放任自流了。没有家长的鼓励,没有教师的疏导,在班级舆论的打击下,使他彻底放弃了努力。这样慢慢地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沦为一名自卑心极强的学生。

  4.自主评价过低。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不客观,偏高了是自信,偏低了就产生自卑。特别是对待成年人的批评,他们所能做到的就是你越骂我笨,我就越笨,反正别人不会夸我的。这些不良状况长期积累就导致学生自主评价过低,缺乏自信。

  三、解决农村学生自卑心理的方法建议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真诚沟通。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是缺乏鼓励,所以,要矫正学生的自卑心理,教师首先要成为学生“朋友”,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他的“自己人”。通过师生间的真诚沟通和鼓励,去了解问题。

  2.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为学生“松绑”。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社会调查、征文竞赛、文艺汇演、义卖义捐等,既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一些共同的思想问题,还能为他们发挥自才能与特长提供舞台。通过发现学生长处,培养学生自信,从而使他们从内心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在活动中,实现了学校德育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3.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班风与舆论。针对初中学生有向往集体生活的心理特点,我们特别注重发挥班主任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因势利导,利用班集体这一“熔炉”,让他们学会发现别人优点,努力建设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集体舆论和班风。在班集体中实行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教育,努力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个性。

  4.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学生的自卑心理有相当多的因素是家庭促成的,因为家长的眼睛老是盯着孩子的成绩,训斥和指责太多。教师在学校辛辛苦苦的教育效果需要在家庭中得到巩固,如果仅仅把责任都归为学校,那是对教育的狭隘认识。为此,我们通过建立健全家庭教育网络体系,特别通过学校举办讲座和交流,充分发挥家庭的力量,共同来监管或矫治学生行为的偏差。

  5.培养学生自信,让学生敢说“我能行”。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演讲比赛,我故意选了一位有自卑心理倾向的学生,让他参与集体活动,尤其是上台亮相。我先发动其他学生支持他,开始他并不愿意,最后通过同学和教师的鼓励,他还是上台了,虽然表现得不是很好,我还是找了一些优点进行了表扬。从此他变化很大,对上课也有了一定兴趣,终于有了进步。

  有一天他问我:“我能行吗?”我说:“当然行,连上台演讲都这么好,还有什么不能的呢? 我敢肯定你的成绩也一定会上去的。”他不住地点头。我知道,从此又多了一名充满自信和认真学习的学生。

(实习编辑:张曼)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